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Li在不同浓度、不同溶剂组成的LiBF4/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LiBF4/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电解质溶液中的优先溶剂化现象. 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分析表明, Li主要与DMF分子相互作用, 导致该分子的C=O伸缩振动谱带、N—C=O形变谱带、CH3摇摆谱带等发生了分裂. Li与其它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较弱, 谱带的分裂现象并不明显. Li溶剂化数的计算显示, Li第一溶剂化层内DMF分子的数目一般大于2, 这说明 Li在混合溶剂体系内优先与DMF分子相互作用. 量子化学计算支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赵扬  王键吉  轩小朋  卓克垒 《化学学报》2006,64(21):2145-2150
利用13C NMR光谱技术研究了Li在碳酸丙烯酯(PC)+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优先溶剂化现象. 根据溶剂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位移随锂盐浓度的变化关系, 确定了与Li发生配位的原子. 碳原子的配位位移值随混合溶剂组成的变化关系表明, 在LiClO4+PC+DMF混合物中, DMF分子对Li的溶剂化作用较PC分子强. 定量计算得到, 在n(PC)∶n(DMF)=1∶1(摩尔比)的混合溶剂中, PC与DMF分子数在Li第一溶剂化层中的比率为0.12, 说明Li优先被DMF分子溶剂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13C NMR光谱技术研究了Li在碳酸丙烯酯(PC)+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的优先溶剂化现象. 根据溶剂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位移随锂盐浓度的变化关系, 确定了与Li发生配位的原子. 碳原子的配位位移值随混合溶剂组成的变化关系表明, 在LiClO4+PC+DMF混合物中, DMF分子对Li的溶剂化作用较PC分子强. 定量计算得到, 在n(PC)∶n(DMF)=1∶1(摩尔比)的混合溶剂中, PC与DMF分子数在Li第一溶剂化层中的比率为0.12, 说明Li优先被DMF分子溶剂化.  相似文献   

4.
陈俊蓉  蔡静  李权  赵可清 《化学学报》2008,66(5):536-54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乙醇、丙醇、丁醇、戊醇与N,N-二甲基乙酰胺形成的1∶1氢键复合物进行计算研究. 结果表明: 醇与N,N-二甲基乙酰胺形成的复合物存在强的氢键, 表现为羰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醇羟基反键σ轨道的相互作用. 振动分析显示, 分子间C=O…H—O氢键的形成使C=O和H—O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 溶剂对氢键产生较大的影响, 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 复合物氢键有蓝移趋势.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配体N-皮考林酰肼(简写为Hphz)及其双核钯配合物[Pd2(phz)2Cl2].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 配体和配合物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分别为C 2/cP 21/c, 分子式分别为C6H7N3O和C12H12Cl2N6O2Pd2. 晶体学参数, Hphz, a=1.9245(2) nm, b=0.38927(2) nm, c=1.8073(2) nm, b=107.255(2)°, V=1.2931(2) nm3, Z=8, Dc=1.409 Mg/m3, F(000)=576, μ(Mo Kα)=0.102 mm-1, R=0.0541, wR=0.1762; [Pd2(phz)2Cl2], a=1.48274(9) nm, b=1.44797(9) nm, c=0.73951(5) nm, b=92.719(3)°, V=1.5860(2) nm3, Z=4, Dc=2.329 Mg/m3, F(000)=1072, μ(Mo Kα)=2.62 mm-1, R=0.0262, wR=0.0555. 在配合物[Pd2(phz)2Cl2]分子内, 两个钯(II)原子, 均呈畸变的N3Cl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 晶体内通过分子间氢键N—H…Cl 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分子间吡啶环存在相互作用. 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 分子内及分子间的金属钯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表明, 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 ν(C=O)和ν(C=N)红移, ν(C—N)蓝移, 荧光光谱表明, 配合物金属对配体n-π*激发(310 nm)引起的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芳香基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为先导物设计并合成了5个含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芳香三唑类化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α-(4-甲氧基苯甲酰基)-2-(1,2,4-三唑-1-基)]乙基-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0.73482(15) nm, b=1.1051(2) nm, c=1.1209(2) nm, α=90.32(3)°, β=101.97(3)°, γ=105.13(3)°, V=0.8578(3) nm3, Z=2, Dc=1.357 g/cm3, F(000)=368, µ=0.324 mm-1. 生物测试结果显示这5种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杀菌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LiClO4/丙酮溶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的相互作用. 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分析表明, Li与丙酮分子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 导致丙酮C—C伸缩振动谱带、C=O伸缩振动谱带等发生了分裂. Li的溶剂化数随溶液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在所研究的LiClO4浓度范围(0.31~3.98 mol•kg-1)内由3.4减小到1.9. 此外, 根据的谱带变化确定了溶液中存在的多种离子对的形式, 计算了缔合平衡常数, 并与电导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解释了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离子缔合常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有机配体上取代基团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0.15 mol/L NaCl溶液), 应用多核(1H, 13C和51V)多维(COSY和DOSY) NMR以及变温技术等谱学方法研究双过氧钒配合物[OV(O2)2(D2O)]/[OV(O2)2(HOD)]N-取代皮考啉酰胺的相互作用. 它们反应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N-甲基-皮考啉酰胺≈N-(2-羟乙基)-皮考啉酰胺>N-乙基-皮考啉酰胺>N-丙基-皮考啉酰胺, 这说明了皮考啉酰胺N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影响反应. 竞争配位导致一系列新的7配位的过氧钒物种生成, 而利用上述谱学方法则有助于揭示此类相互作用体系的反应过程和配位机制.  相似文献   

9.
N,N-二甲基甲酰胺中电沉积制备镁镍储氢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燕  刘卫红 《化学学报》2007,65(7):575-578
采用恒电位沉积法, 选用适宜的添加剂和络合剂, 成功地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沉积出致密的黑色Mg-Ni储氢合金膜. 并初步探讨了其共沉积机理. XRD显示沉积层中含有非晶态Mg-Ni相和微晶态Mg相. SEM图及相应能谱图分析表明合金颗粒以团聚状态存在, 合金成分不是很均匀. AAS分析表明沉积合金中Mg的原子摩尔分数达27.3%. LAND电池测试系统测得所镀合金膜的放电比容量最高为172.4 mAh/g.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LiClO4/丙酮溶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轩小朋  王键吉  赵扬  卓克垒 《化学学报》2005,63(18):1693-1698
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LiClO4/丙酮溶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的相互作用. 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分析表明, Li与丙酮分子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 导致丙酮C—C伸缩振动谱带、C=O伸缩振动谱带等发生了分裂. Li的溶剂化数随溶液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在所研究的LiClO4浓度范围(0.31~3.98 mol•kg-1)内由3.4减小到1.9. 此外, 根据的谱带变化确定了溶液中存在的多种离子对的形式, 计算了缔合平衡常数, 并与电导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解释了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离子缔合常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以2-苯氧乙醇为起始剂, 合成了两种新型氮支套索冠醚: N-(2-苯氧乙基)单氮杂-18-冠-6 (18CE)与N-(2-苯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15CE).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新冠醚及其中间体的结构.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两冠醚与Na, K, Ag, NH4+, Ni2+, Cu2+, Pb2+和Co2+在25 ℃的配位作用, 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N-(2-苯氧乙基)引入氮杂冠醚环和参与配位, 18CE和15CE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比单氮杂-18-冠-6, N-(2-羟基乙基)单氮杂-18-冠-6, N-(2-甲氧基乙基)单氮杂-18-冠-6和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的对应配合物明显提高.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紫外光谱皆提供了支链的苯氧基参与配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武望婷  胡怀明  王尧宇  史启祯 《化学学报》2005,63(22):2032-2036
在水-乙醇混合体系中,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2,2-联吡啶(C10H8N2, 简写bipy)与Eu(NO3)3•4H2O反应, 首次培养出黄色单晶[Eu(C10H9N2O4)(C10H8N2O4)(H2O)3]•0.5bipy•3H2O.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晶胞参数a=0.93392(16) nm, b=1.3100(2) nm, c=1.3895(2) nm, α=97.205(3)°, β=105.411(2)°, γ=106.364(2)°, V=15.35(2) nm3, Z=2, μ=2.118 mm-1, Dc=1.686 Mg/m3, F(000)=786, R=0.0116, wR=0.0507, GOF=0.995. 晶体测试结果表明, 该单晶结构为铕的9配位配合物, 两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分别以负一价和负二价酮式和三个水分子同时参与配位; 每个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羧基氧、酰胺基中的羰基氧和C=N中的氮与Eu3+配位, 形成两个共边的稳定五元环, 另三个配位原子则分别来自三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 该配合物在空间呈扭曲的单帽四方反棱柱, 而在不对称单位中还有游离的一个2,2-联吡啶分子和三个水分子, 这些游离分子与配位分子之间存在大量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 整个分子在空间呈三维网状结构. 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3.
武海顺  张竹霞 《化学学报》2005,63(11):973-978
采用B3LYP/6-31G*方法, 对内含式化合物X@Al12P12 (X=Li0/+, Na0/+, K0/+, Be0/2+, Mg0/2+, Ca0/2+, H和He)的不同对称性构型进行计算, 讨论其最稳定构型的几何参数、布居分析、偶极矩、电离势、包含能、频率、HOMO-LUMO能隙和自旋密度.发现X@Al12P12化合物中, 客体X=Na0/+, K0/+, Mg和He几乎处在笼的中心, Be和Ca0/2+处在中心附近0.033 nm的半径内, Li0/+, Be2+, Mg2+和H很大程度上偏离笼的中心位置. 大部分金属内含式化合物的C3对称性构型稳定.Li0/+, Be0/2+, Mg2+, Ca2+和H与其它离子相比更易嵌入笼内形成稳定的内含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稀土配合物[Nd(o-NO2-C6H4COO)3(DMF)2]2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芳  陈亚芍 《化学学报》2007,65(8):667-672
合成了一种新的双核倒反中心的稀土钕配合物[Nd(o-NO2-C6H4COO)3(DMF)2]2. 通过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的结构. 钕配合物[Nd(o- NO2-C6H4COO)3(DMF)2]2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a=1.18652(12) nm, b=1.24784(13) nm, c=1.29958(13) nm, α=64.220 (1)°, β=66.306 (1)°, γ=71.825 (1)°, V=1.5645 (3) nm3, Dc=2.167 mg/m3, Z=2, μ=3.415 mm-1, F(000)=986. 配合物中每个Nd(Ш)被4个邻硝基苯甲酸根桥联, Nd(Ш)的配位数为8, 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5个邻硝基苯甲酸羧酸根的6个氧原子和2个DMF的羰基氧原子. 配合物中的氢键和ππ 堆积作用使其成为三维立体结构. 同时发现了标题配合物固体具有光致发光现象, 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N-(二茂铁酰胺基)硫脲类阴离子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洁  黎朝  刘文侠  杨睿  江云宝 《化学学报》2006,64(16):1716-1722
我们将N-(苯甲酰胺基)硫脲类阴离子识别受体研究拓展至N-(二茂铁酰胺基)硫脲, 设计合成了N-(二茂铁甲酰胺基)-N'-(取代苯基)硫脲(3a3e, 取代基X=p-OCH3, p-CH3, H, m-Br, m-CF3), 其中二茂铁基系芳香性的电化学活性基团、“—NH—”为连接臂.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 “—NH—”连接臂的特性和3a3e作为阴离子的电化学响应受体的可行性. 我们发现, 3a3e分子中的N'-苯环取代基不影响其半波电位(0.31V vs. Ag/AgNO3); 二茂铁环芳香质子和酰胺基—NH质子的核磁化学位移不受取代基的影响, 而N'-苯基芳香质子和硫脲—NH质子的化学位移显著地受制于取代基; 说明受体3分子中酰肼基N—N单键高度扭曲, 阻碍了N'-苯环取代基电子效应传递至二茂铁基. 我们观察到乙腈中3的氧化电位因阴离子如CH3CO2和F的结合负移200 mV, 二茂铁基芳香质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 意味着阴离子结合诱导了受体3分子中酰肼基N—N单键构型变化, 使阴离子结合信息得以传递至二茂铁环. 吸收光谱滴定实验表明, 乙腈中3a3e与阴离子结合时在约315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 光谱红移达5820 cm-1, 阴离子如CH3CO2和F的结合常数在106 mol-1•L, 均远高于传统的二苯基硫脲类受体(1); 我们还发现, 尽管13a3e分子中硫脲—NH质子酸性对取代基的依赖性相近, 3a3e之阴离子结合常数的取代基效应强于1. 我们认为, 这是由于N—N键的变构作用导致3a3e的吸收光谱红移、阴离子结合常数和阴离子结合常数的取代基效应远高于传统的N,N'-二苯基硫脲类受体, 因而体现了“—NH—”连接臂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