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剑桥晶体数据库中同配配合物的Sn(Ⅱ)―X和Sn(Ⅳ)―X(X=O,S,N,C,P,As,Se,Te,F,Cl,Br,I)键长数据,采用键价参数B=0.037nm拟合得到Sn(Ⅱ)―X和Sn(Ⅳ)―X的键价参数R0,这样拟合的经验参数R0中有一些是首次推出.本文所报道的Sn(Ⅱ)―O键基于B=0.037nm的R0值(0.1956nm)可适用于多数Sn(Ⅱ)呈各种配位数时的氧化态指定,而文献报道的B=0.055nm和R0=0.1859nm主要对于低配位的情况能取得Sn(Ⅱ)原子价态指定的较好结果.本研究证明,进一步研究键价参数对键价和(BVS)计算至关重要的那些可能的因素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基于精确的晶体结构数据并设定B=0.037nm以拟合经验参数R0是通常采用的键价参数推导方法.与此相反,作者提出从分子气相电子衍射的键长设定经验参数R0,然后从晶体结构数据拟合经验参数B.以Pb(Ⅱ)—卤素键为例,PbX_2气相电子衍射Pb—X(X=F,Cl,Br,I)键长分别为0.2036,0.2447,0.2598和0.2804nm,经拟合到最佳B值分别为0.0382,0.040,0.040,0.0386nm,与普适参数B值0.037nm有一定的差距.所提出的键价参数不仅得到比较理想的键价值和计算结果,而且保留了键价参数R_0作为单价键长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精确的晶体结构数据并设定B=0.037nm以拟合经验参数R0是通常采用的键价参数推导方法.与此相反,作者提出从分子气相电子衍射的键长设定经验参数如然后从晶体结构数据拟合经验参数B.以Pb(II)-卤素键为例,PbX2气相电子衍射Pb—x(X=F,Cl,Br,I)键长分别为0.2036,0.2447,0.2598和0.2804nm,经拟合到最佳B值分别为0.0382,0.040,0.040,0.0386nm,与普适参数B值0.037nm有一定的差距.所提出的键价参数不仅得到比较理想的键价值和计算结果,而且保留了键价参数风作为单价键长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明旦  胡盛志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2):1104-1109
根据镧系元素络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确定了单价键长R0的镧系收缩效应,并对已有的键价参数进行了系统的修订.建立了Ln-O键的R0对原子序数N在普适参数B=0.037 nm下的线性方程R0(nm)=0.2879-0.00132N.用不同参数进行键价和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最后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钨氧键价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麒明  周朝晖  胡盛志 《化学学报》2004,62(18):1733-1737
根据键价理论中的指数方程sij=exp[(Ro-rij)/B],利用晶体结构报告中不同氧化态n的329个W-O键长数据,选取不同的B值对键价参数R0进行了拟合,建立了一系列R0-n线性方程,并进而得到与W氧化态无关的键价参数R0=0.1896 nm和B=0.028nm.与文献数据比较,本文拟合的键价参数取得了较好的键价和计算结果,讨论了几个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考虑立体活性孤对电子附近次级键配位原子的贡献,对文献报道的三十个氨基多羧酸锑(III)螯合物的晶体结构中配位多面体描述进行了全面的修正.配位多面体的几何构型指定采用了单位球内截多面体的两面角判据及其相关的ANVPDA程序.所有配位多面体几何构型的修正均得到了键价计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考虑立体活性孤对电子附近次级键配位原子的贡献, 对文献报道的三十个氨基多羧酸锑(III)螯合物的晶体结构中配位多面体描述进行了全面的修正. 配位多面体的几何构型指定采用了单位球内截多面体的两面角判据及其相关的ANVPDA程序. 所有配位多面体几何构型的修正均得到了键价计算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纳米TiO2对Sn(Ⅱ)、Sn(Ⅳ)和二丁基锡(DBT)的吸附作用,探讨在不同pH值、吸附时间、试样浓度和试样体积下,不同用量的纳米TiO2的吸附效果以及试样的洗脱条件和效率。结果表明,Sn(Ⅱ)和Sn(Ⅳ)的浓度≤6.0μg/mL、体积≤500 mL、pH=3.0;DBT的浓度≤0.2μg/mL、体积≤50 mLp、H=4.0,30 mg纳米TiO2对Sn(Ⅱ)、Sn(Ⅳ)和DBT的吸附率≥90.0%。在25℃条件下,纳米TiO2对Sn(Ⅱ)、Sn(Ⅳ)和DBT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23.6μg/mg、13.7μg/mg和0.628μg/mg,适用于无机锡和二丁基锡污染的吸附去除及对水中无机及丁基锡的定量富集。用4 mol/L HCl对吸附的Sn(Ⅱ)、Sn(Ⅳ)和DBT进行洗脱,洗脱率达到98%以上,可做为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最近发展的价键组态相互作用(VBCI)方法计算了SN2反应X-l+CH3Xr→XlCH3+X-r(Xl=Xr=F, Cl, Br, I)的反应能垒和价键相关参数. 计算结果表明, VBCI能垒与采用分子轨道理论的CCSD(T)方法计算的能垒相一致. 讨论了SN2反应的反应参数.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最近发展的价键组态相互作用 ( VBCI)方法计算了 SN2反应 X-l +CH3 Xr→ Xl CH3 +X-r ( Xl=Xr=F,Cl,Br,I)的反应能垒和价键相关参数 .计算结果表明 ,VBCI能垒与采用分子轨道理论的 CCSD( T)方法计算的能垒相一致 .讨论了 SN2反应的反应参数 .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含双端氧配位的Mo—Fe—S原子簇化合物[Fe(MoS_4O)_2][N(C_2H_5)_4]_3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该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019(4),b=16.959(5),c=18.234(5),β=97.34(2)(°),z=4。最终一致性因子为:R=0.0740,R_w=0.0598。该化合物中的Mo—S_t端键和Mo—S_b桥键比不合端氧配位的相应化合物Mo—S键长长得多,可能是由于Mo的价态降低和氧的电负性比硫大得多,氧对Mo的配位使s→→O发生电荷转移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标题所示的一系列新的含三(取代吡唑)硼氢根的金属配合物,均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进行表征.配合物[η3-HB(3-(2'-thie)-5-Mepz)3]Zn(NO3)·1/2THF(2c)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硝酸根是以不对称双齿方式与Zn原子配位(Zn-O(2)键长为0.1966(4)nm,Zn-O(3)键长为0.2463(4)nm);而在镉的类似物{[η3-HB(3-Ph-5-Mepz)3]Cd(NO3)(THF)}(2e)中,NO-3则以双齿方式与Cd原子配位[Cd-O键长为0.2334(3)和0.2356(3)nm].NO-3随金属不同取不同方式配位的现象,为解释锌、镉碳酸酐酶的不同活性(与酶活性中心配位的HCO-3是NO-3的等电子体)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配合物2c和2e均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Z=2.2c晶胞参数:a=1.16250(10),b=1.2422(2),c=1.32590(10)nm;α=71.410(10)°,β=73.090(10)°,γ=65.660(10)°;R=0.0755.2e品胞参数:a=1.13030(10),b=1.2099(2),c=1.2607(2)nm;α=102.050(10)°,β=91.780(10)°,γ=93.620(10)°;R=0.0302.  相似文献   

13.
用新方法合成并测定了含Mo(0)的双核化合物(Et_4N)_2[(CO)_4Mo(μ-S)_2MOS_2](Ⅰ)和(Et_4N)_2[(CO)_4Mo(μ-S)_2WS_2](Ⅱ)的晶体结构.Ⅰ和Ⅱ空间群均为Pbcm,Ⅰ的a=1.8403(2)nm,b=1.1963(1)nm,c=1.3482(1)nm,Z=4,R=0.042;Ⅱ的a=1.8453(2)nm,b=1.2004(2)nm,c=1.3494(3)nm,Z=4,R=0.032,Ⅰ和Ⅱ的阴离子均为以Mo(0)为中心的八面体和以Mo(Ⅵ)(或W)为中心的四面体共边且以μ-S连接,Mo(μ-S)2M(M=Mo,W)共平面.其中Mo—Mo键距为0.2992(2)nm,Mo—W为0.30330(8)nm,并发现其Fourier IR中Mo(0)-Sb键的v=424.3 cm~-1。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新型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镉(Ⅱ)配合物[Cd(dyma)2(phen).H2O][dyma=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phen=1,10-菲啰啉],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d(dyma)2(phen).H2O]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ī;晶胞参数a=0.905 17(14)nm,b=1.221 94(19)nm,c=1.338 1(2)nm,α=69.761(2)°,β=72.313(2)°,γ=83.650(3)°,V=1.323 0(4)nm-3,Z=2,Dc=1.810 g.cm-3,μ=1.199 mm-1,F(000)=724,R1=0.037 5,wR2=0.085 7.中心Cd原子为七配位,分别与1,10-菲咯啉2个N原子、2个2-(1,3-二噻烷-2-亚基)丙二酸的羧基4个O原子和1个水分子配位.配位水分子与2个不同Cd(dyma)2(phen)分子中没有配位的羧基O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构筑成三维网状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三苯基氯化锡和对苯二甲酸二钠、哌嗪荒酸二钠在甲醇中反应 ,合成了双核有机锡 (Ⅳ )配合物 [Ph3 Sn (CH3 OH)O2 CC6H4 CO2 (CH3 OH)SnPh3 ]·2CH3 OH (1)和 [Ph3 SnS2 CN(CH2 CH2 ) 2 NCS2 SnPh3 ]·2CH3 OH (2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这两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 1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n ,a =1.5 199(5 )nm ,b =0 .90 0 0 (3)nm ,c =1.82 0 6 (6 )nm ,β =113.970 (5 )° ,Z =2 ,V =2 .2 75 5(13)nm3 ,Dc=1.413g/cm3 ,μ =1.146mm-1,F(0 0 0 ) =980 ,R1=0 .0 35 3,wR2 =0 .0 6 0 6 .化合物 2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a =1.5 0 6 6 (5 )nm ,b =1.0 875 (4 )nm ,c =1.35 42 (5 )nm ,β =91.6 14(5 )°,Z =2 ,V =2 .2 178(14)nm3 ,Dc=1.498g/cm3 ,μ =1.35 1mm-1,F(0 0 0 ) =10 0 8,R1=0 .0 40 1,wR2 =0 .1148.在 1和 2的晶体中 ,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配合物 1由未配位的甲醇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用 X射线方法测定了二 (对氯苄基 )二氯化锡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C2/c,晶体学参数: a=2.8010(3), b=0.4882(2), c=1.2174(3)nm,β =111.71(1)°, V=1.5467(7) nm3, Z=4, Dx=1.893g· cm- 3,μ (MoKα )=23.24cm- 1, F(000)=856.00, R=0.025, Rw=0.038, Sn C键长为 0.2148(3)nm, Sn Cl键长为 0.23754(9)nm。空间构型为畸变四面体构型的单分子有机锡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CuB r2和亚乙基硫脲反应生成Cu(I)配位聚合物[Cu3(etu)3B r3]n(etu=亚乙基硫脲),单晶X射线衍射测得该晶体为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0.762 46(6)nm,b=1.198 48(10)nm,c=1.224 52(7)nm,α=68.202(5),°β=74.607(6),°γ=87.652(7)°,V=0.999 61(13)nm3,Z=2,Mr=736.82,Dc=2.448 g.cm-3,μ=9.477 mm-1,F(000)=708,偏差因子R1=0.030 6,wR2=0.071 0.配合物由环状[Cu(etu)B r]3单元聚合而成,形成Cu4S2B r2和Cu2S4B r2聚合体,两聚合体通过μ2-S桥键交替连接,形成平行于晶胞b轴的[Cu3(μ3-etu)(μ2-etu)2(μ2-B r)2B r]n一维链.Cu(I)均为变形四面体配位,亚乙基硫脲以S原子与Cu(I)结合,形成μ2-S和μ3-S两种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1++G(d,p)及MP2/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单电子锂键复合物Y…Li-CH_3[Y=CH_3,CH_2CH_3,CH(CH_3)_2,C(CH_3)_3]的结构与性质.结果表明,三种单电子锂键复合物H_3CH_2C…Li-CH_3(Ⅱ),(H_3C)_2HC…Li-CH_3(Ⅲ)和(H_3C_3)_3C…Li-CH_3(Ⅳ)单电子锂键强度依Ⅱ(-26.7 kJ·mol~(-1))<Ⅲ(-30.2 kJ·mol~(-1))<Ⅳ(-32.8 kJ·mol~(-1))的顺序递增,相对于单体Li-CH_3,复合物Ⅱ,Ⅲ及Ⅳ中Li-CH_3键虽然拉长,但其伸缩振动频率出现了反常的蓝移,且蓝移程度依次增大,分别为15.1,18.9和20.5cm~(-1).供电子体中甲基数目的递增加强了这种单电子弱键作用,而若电子受体LiH中H被CH_3取代,则减弱了弱键相互作用.利用自然键轨道(NBO)及分子中原子(AIM)分析进一步对体系的弱键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 (n Bu) 2 SnO与ArCHCHCO2 H反应 ,合成 5个二聚二丁基锡芳基丙烯酸酯氧化物 {[(n Bu) 2 Sn(O2 CCHCHAr) ] 2 O}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 {[(n Bu) 2 Sn (O2 CCHCHPh) ] 2 O}2 ( 1)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化合物 1是以Sn2 O2 四面体为中心的 ,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 ,内环锡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外环锡为六配位的畸变加帽体三角双锥结构 .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 =1 0 172( 11)nm ,b =1 3 80 4( 16)nm ,c =1 470 3 ( 17)nm ,α =10 6 75 0 ( 18)° ,β =10 5 61( 2 ) )° ,γ =10 0 2 95 ( 18)° ,Z =1,V =1 82 9( 4 )nm-3 ,Dc=1 413g/m3 ,μ =1 40 0mm-1 ,F( 0 0 0 ) =792 ,R =0 0 5 5 9,wR =0 12 5 0 .  相似文献   

20.
[Mn3O(O2CCH2Cl)6(C5H5N)2(H2O)]· CH2ClCOO· H2O在 pH=4.5的 HOAc NaOAc的缓冲水溶液中和 2,2′联吡啶 (bipy)反应,制得了混合价双核锰配合物 [(bipy)2Mn(μ-O)2Mn(bipy)2](ClO4)3· 1.5H2O。该配位化合物的 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 P21/c,晶胞参数: a=1.3854(3), b=1.3943(3), c=2.4225(5)nm,β =103.30°, V=4.554(2)nm3, Z=4, Dc=1.448g· cm- 3。其紫外可见光谱在 640nm处有一个峰,可指派为桥配体 O2-到 Mn?的电荷迁移光谱 .循环伏安实验说明,此配合物在半波电位 E1/2为 1.25V处,有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这相应于 (Ⅲ, Ⅳ )态氧化为 (Ⅳ,Ⅳ )态 ,另外在 0.37V处有一阴极峰,相应于 (Ⅲ,Ⅳ )态还原为 (Ⅲ,Ⅲ )态,在 0.81V处有一氧化峰,相应于 (Ⅲ,Ⅲ )态氧化为 (Ⅲ,Ⅳ )态,这两个峰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