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115个酰肼类抗结核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MLR建模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2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2LOO)以及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2ext)分别为0.766、0.663、0.748和0.733、0.614、0.715.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抗结核药物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AR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抗结核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42个5-pheny-l-phenylamino-1H-imidazole 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847、0.931。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5-pheny-l-phenylamino-1H-imidazole 类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因而能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6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06、0.865、0.815.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因而能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61个苯乙基噻唑硫脲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1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07、0.878、0.913.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苯乙基噻唑硫脲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因而能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摘要: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61个苯乙基噻唑硫脲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eave-one-out, 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 CV)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07、0.878、0.913.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苯乙基噻唑硫脲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因而能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摘要: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6个苯并噁嗪酮衍生物类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PLS)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PLS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eave-one-out, 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 CV)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06、0.865、0.815.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表征类苯并噁嗪酮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分子结构信息,因而能建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为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摘要:采用分子表面随机采样分析(RASMS)对61个苯乙基噻唑硫脲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MLR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rm(test)分别为0.919、0.856和0.848。结果表明,RASMS能较好表征噻唑硫脲化合物N-(2-苯乙基)-N`-(2-噻唑基)-硫脲(PETT)及其衍生物抗艾滋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信息,且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研发新型抗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表面随机采样分析(RASMS)对61个苯乙基噻唑硫脲衍生物抗艾滋病药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MLR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rm(test)分别为0.919、0.856和0.848.结果表明,RASMS能较好表征噻唑硫脲化合物N-(2-苯乙基)-N`-(2-噻唑基)-硫脲(PETT)及其衍生物抗艾滋逆转录酶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信息,且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研发新型抗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部分有机物蝌蚪麻醉活性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49种有机化合物结构与其蝌蚪麻醉活性的内在定量关系。首先应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MEIV)表征49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所建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分别为0.9415、0.9127和0.9253,证明该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vector of atomic interaction field,3D-HoVAIF)对31种磺胺类药物进行结构表征,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磺胺类药物与其pKa值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hip ,QSPR)模型.以R(建模相关系数),Rcv(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MSEF(拟合误差)和RMSEP(预测误差)作为衡量模型预测能力的标准,其值分别为0.950,0.926,0.547,1.18(MLR);0.896,0.783,0.595,0. 919(PLS).结果表明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能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信息,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指出了sp3杂化的N原子与sp2杂化的S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是影响磺胺类药物pKa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逐步回归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均三氮苯类衍生物除草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所建模型相关统计量如下:建模相关系数(R)、留一法(LOO)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_(cv))、外部样本验证相关系数(Q_(ext))和标准偏差(SD)分别为0.897、0.818、0.856和0.470.结果表明,3D-HoVAIF能较好地表征均三氮苯类衍生物分子的结构信息,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指出了SP~3杂化的C之间的立体作用、SP~2杂化的N与SP~3杂化的C之间的立体作用、SP~2杂化C与SP~3杂化的N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以及SP~3杂化的C与X(卤素)之间的静电作用是影响该类化合物除草活性的重要因素.为高活性除草剂类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原子场相互作用矢量(3D-VAIF)对苦味二肽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逐步回归(SMR)结合多元性性回归(MLR)建立苦味二肽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同时采用内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所建模型相关统计参量如下:复相关系数(Rcum2)、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2)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983、0.934、0.876。结果表明,三维全息原子矢量法能较好的对苦味二肽结构进行表征,优于以往传统的氨基酸描述子。从而可以为新的强活性肽类药物的分子设计和改造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法研究了24个5,6-二氢-2-吡喃酮衍生物与HIV-1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并采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了药物分子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_(cum)~2)为0.961、留一法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_(cv)~2)为0.897,外部交互验证复相关系数(Q_(ext)~2)为0.880,从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对化合物的抗艾滋病活性具有比较好的预测能力.然后通过分子对接研究了配体小分子和HIV-1蛋白酶活性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结合模式,这些信息对于以后设计合成新的抗艾滋病药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偏最小二乘法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偏最小二乘法(PLS)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化学计量方法,它综合了多元线性回归法(MLR)和主成分回归法(PCR)的优势,具有预测能力强和模型相对简单等优点。PLS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同时算法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文章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的应用,对改进算法,如移动窗口PLS(MWPLS)、稳健PLS(RPLS)、加权PLS(WPLS)和非线性PLS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应用PLS时数据的预处理、变量的选择、噪声的处理和非线性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原子电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AED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203个甾族化合物中4434个碳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建立多元线性定量结构波谱相关(QSSR)模型,同时运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变量进行筛选,最后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建模计算值、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校验(cross-validation,CV)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74、0.9571和0.9537.其结果表明,AEDV,AHSI与13CNMR谱化学位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