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无机杂化钒氧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于它新颖的结构和在催化、电化学、光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磁性能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8].功能体系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构筑取决于反应物相互作用的本性.近年来,将有机胺分子作为结构导向剂引入无机骨架中,获得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9,10].  相似文献   

2.
新型化合物[Ni(en)2V6O14]n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 -氧簇合物在催化吸附、医药临床、能量存储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1~ 3 ] .钒 -氧簇合物的结构新颖 ,在材料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 ,以简单的无机、有机起始原料在相对低温下制备金属 -氧簇合物晶体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研究工作 [4 ] ,并且已经合成出一维链状化合物 Cu(prn) 2 V2 O6[5]、层状结构 Ni(C10 H8N2 ) 2 V3 O8.5[6]及三维网状结构 (H2 en Me)[Ni(en) 2 V12 O2 8][7] .我们采用水热技术合成了由 { V V 2 O7} n 单元层与桥配体 [Ni(en) 2 ]2 +构建的三维无机 -有机化合物 [Ni(en…  相似文献   

3.
分子组装在材料科学、催化和生物化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所以分子组装引起了化学、固体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犤1犦。分子组装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具有配位能力的金属配合物作为建筑块与过渡金属阳离子反应。氰基桥联多核配合物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具有特别优异的磁性质,近10年来在配位化学领域倍受关注犤2~8犦。在系列配合物犤M(en)2犦犤Ni(CN)4犦(M=Ni,Cu,Zn,Cd等)中,犤Cu(en)2犦犤Ni(CN)4犦和犤Cd(en)2犦犤Ni(CN)4犦的晶体结构已经通过单晶衍射的方法测得犤9,10犦。在犤Cu(en)2犦犤Ni(CN)4犦中,Cu原子为六配…  相似文献   

4.
金属-氧簇合物不仅在许多均相和异相的反应中有潜在的应用,而且还有可能形成一些特殊功能的材料,已经引起了从事生物无机和磁化学等科学家的兴趣犤1,2犦。其中具有球壳形结构的狖V18O42狚,通式为MX犤HYV18O42(E)犦的簇合物在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如(N2H5)2犤Zn3V18O42(SO4)(H2O)12犦·24H2O犤3犦,狖犤Cu(1,2-pn)2犦4犤V18O42(H2O)犦狚·8nH2O犤4犦,其中由于还原程度的不同,狖V18O42狚的钒的混合价态组成有多种多样。在已见报道中金属离子M主要是碱金属和碱土…  相似文献   

5.
无机-有机杂化钒氧酸盐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在催化、医药、光、电、磁等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是将有机氮配体或者过渡金属配合物直接连接到矾氧骨架上以获得各种新奇结构。合成出许多属于L/V/O、MXLY/V/O、L/P/V/O和MXLY  相似文献   

6.
钒氧化合物由于其有趣的阴离子结构和在催化反应、药物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1,2].近年来,一些具有1D链、2D层和3D开放骨架结构的钒氧化合物陆续被报道[3~7].由于柔软的V—O—V键和其可调变的多面体,一些金属原子(如W,Mo,P,As等)可被引入钒氧团簇而形成异构的或新的氧簇结构.在笼状的[As8V14O42]4-阴离子中可包含一些小的无机分子(如SO23-、SO42-、H2O或HPO24-)[8~14].我们[10]曾报道了[As8V14O42]4-笼内包含HPO4基团的化合物[Co(en)3]2·2H3O·[As8V14O42(HPO4)]·2H2O.本文通过在As-V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7.
金属-氧簇合物因其结构多样性及在催化、材料和医药等方面的应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犤1犦。在众多金属-氧簇合物中,Keggin结构及金属取代Keggin结构金属-氧簇被大量报道,但由于很难获得高质量单晶,有关二帽Keggin结构的报道非常少,目前只有几例报道犤2~9犦。近年来,随着水热法应用到金属-氧簇的合成,陆续获得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的簇合物。1998年,通过水热法获得了第一个二帽pseudo-Keggin结构簇合物犤NH4犦4H犤PMo8VⅣ4VⅤ2O42犦·24H2O犤10犦。我们用水热法以三乙胺做模板剂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二帽pse…  相似文献   

8.
用H3BO3, NH4VO3, Cu(CH3COO)2·H2O和乙二胺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颖结构的多钒硼酸盐H3{[Cu(en)2]5-[(VO)12O6B18O42]}[B(OH)3]2·16H2O,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谱和热重分析表征.在该化合物的结构中,环状的B18O42通过18个B-(μ3-O)-V键被两个V6O18簇夹在中间,簇阴离子[(VO)12O6B18O42]13-分别通过4个[Cu(en)2]2+与邻近的簇阴离子靠静电相互作用连接成无限二维网状结构,其空洞尺寸为0.619~1.817 nm.  相似文献   

9.
以Co(NO3)2,2,2'-联吡啶(2,2'-bipy)及NaV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于200 ℃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o(2,2'-bipy)(H2O)V2O6(1),其结构经IR,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1属于单钭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7.855 6(3)(A),b=21.056 2(5)(A),c=9.552 1(6)A,α=90.000°,β=110.236(5)°,γ=90.000°,V=1 423.65(8)(A)3,Z=2,Dc=2.126 g·cm-3,μ(Mo Kα)=2.548mm-1,R1=0.058 6,wR2=0.093 5.1为一种二维层状结构,由[VO4]四面体通过共顶点构成的一维钒氧链,链与链之间以[Co(2,2'-bipy)(H2O)]2 基团连接而成.  相似文献   

10.
以犤Fe(CN)4(bipy)犦2-为建筑块和犤Ni(pn)2犦2+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狖犤Ni(pn)2犦犤Fe(CN)4(bipy)犦狚2·3H2O(pn=1,3-丙二胺)。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0317(3)?,b=18.6175(2)?,c=18.5124(3)?,α=90.00°,β=115.2447(9)°,γ=90.00°,V=4997.7(17)?3,Z=4,Dc=1.462g·cm-3,μ=1.369mm-1,F(000)=2296.0,R1=0.0359,wR2=0.0514。配合物中Ni-CN-Fe的连接存在直线型和弯折型两种构型,从而产生氰根桥连的一维螺旋链结构。  相似文献   

11.
Na2[(VO)12O6B18O39(OH)3]·(11H3O)·4H2O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V2O5, Na2B4O7·0H2O, NaH2PO4·2H2O, 乙二胺和H2O为原料, 按物质的量比0.5∶1∶1∶2.24∶111在180 ℃条件下晶化, 得到棕色晶体Na2[(VO)12O6B18O39(OH)3]·(11H3O)*4H2O. 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389 70(8) nm, b=1.661 59(9) nm, c=1.427 48(8) nm, β=95.691 0(10)°. Z=4, R=0.054 9. 该化合物的结构主要由阴离子簇[(VO)12O6B18O39(OH)3]13-构成. 该阴离子簇由B18O39(OH)3十八元环夹在两个以共边方式交替相连形成的V6O15簇中间, 通过共用氧原子形成三明治式结构新颖的硼-钒-氧阴离子簇, 结构中Na+以离子键方式将阴离子簇相互连接, 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层与层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 价态计算结果表明, 结构中n(VⅣ)∶n(VⅤ)=5∶1.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3d过渡金属离子掺杂Zn3(OH)2V2O7·2H2O的微米花结构,其分子式可表达为Zn3-3xM3x(OH)2V2O7·2H2O(其中M=Cu,Co,Ni,Mn;0.001≤x≤0.20)。应用XRD、SEM、TEM、UV-Vis DRS、EDX和BET等分析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和形貌分析结果显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产物仍保持Zn3(OH)2V2O7·2H2O的六方晶体结构,微米花由主晶面为(0001)的纳米片组装而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显示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后带边吸收红移,其中以Cu的掺杂产物Zn3-3xCu3x(OH)2V2O7·2H2O最为明显,带边吸收扩展到可见光区。首次对Zn3(OH)2V2O7·2H2O及其不同金属离子掺杂产物Zn3-3xM3x(OH)2V2O7·2H2O进行了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产物相比掺0.1at%Cu的Zn2.997Cu0.003(OH)2V2O7·2H2O对亚甲基蓝(M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对掺杂离子种类、掺杂离子浓度对产物可见光催化性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在水热条件下,以Na10[A-α-SiW9O34].18H2O、氯化铜、四氮唑乙酸和1,2-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维有机-无机杂化单铜取代Keggin型硅钨酸盐[Cu(dap)2(H2O)][Cu(dap)2][Na(H2O)5]H[α-SiW11CuO39].H2O(1),并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结构片段由1个单铜取代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单元[α-SiW11CuO39]6-,1个支撑的[Cu(dap)2(H2O)]2+配离子,1个[Cu(dap)2(H2O)]2+桥配离子,1个[Na(H2O)5]+离子和1个结晶水分子组成.在[α-SiW11CuO39]6-单元中,缺位位点完全被一个铜原子占据,而不是被半个铜原子和半个钨原子所占据.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分子结构片段与4个邻近相同片段相连构筑有机-无机杂化三维框架.  相似文献   

14.
在合成犤Co(bpma)(tn)Cl犦2+体系配合物的实验中,得到犤Co(ptma)(amp)Cl犦2+体系的一反式(ptma中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经式异构体(m3犤ZnCl4犦·0.5H2O),其中bpma=N,N'-二(2-吡啶基甲基)胺,tn=1,3丙二胺,ptma=N-(2-吡啶基甲基)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此配合物异构体构型选择性形成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结构中配体间C-H…π相互作用使之更稳定的结果。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1.55978(19)nm,b=1.33324(16)nm,c=2.2077(3)nm,β=94.832(3)°,V=4.5748(10)nm3,Dc=1.696g·cm-3,Z=8,F000=2360,μ(MoKα)=23.72cm-1,R=0.0475,Rw=0.1204。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8个配合物阳离子,8个犤ZnCl4犦2-阴离子及4个水分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5.
采用CoCl2·6H2O、4,4'-联吡啶和NH4VO3,以H2O作溶剂(摩尔比1∶2∶2∶1950)在170℃下水热反应合成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Co(μ2-bpy)V2O6(bpy=4,4'-联吡啶),经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其晶体结构.此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晶胞常数a=0.81599(7)nm,b=0.85826(7)nm,c=1.02031(8)nm,α=87.111(2)°,β=75.305(2)°,γ=74.784(2)°,Z=2.Co(μ2-bpy)V2O6是无机的双金属氧化物层,犤Co2V4O12犦n通过有机的桥式配体μ2-bpy以N-Co配位键桥联而成.晶体的三维共价结构含有多种开放式孔道,其中最大孔道的尺寸为0.5nm×0.7nm.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此晶体具有约2.0eV的光学能隙,属于半导体,在420℃以下是热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在DMF溶剂中合成了犤Co(H2O)4(2,2'-bipy)犦(bdc)和犤Cu(2,2'-bipy)(bdc)(H2O)犦(2H2O)(DMF)二个配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解析。配合物犤Co(H2O)4(2,2'-bipy)犦(bdc)中,bdc2-以离子形式未与金属配位,但与配位水分子形成了8个氢键,从而使分子结构扩展为二维双层氢键网络。在配合物犤Cu(2,2'-bipy)(bdc)(H2O)犦(2H2O)(DMF)中,bdc2-以双单齿形式与金属离子配位,从而使分子结构扩展为一维拉链型;未配位的水分子将一维拉链扩展为二维氢键网络。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两个二价的过渡金属磺酸化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犤Ni(cyclam)(1,5nds)犦·1/3H2O(1)以P2(1)/c空间群结晶,晶胞参数为a=8.583(5),b=10.533(6),c=12.946(7)?,β=92.433(9)°。犤Ni(cyclam)犦2+与两个磺酸基团形成弱配位,从而构筑了一维的配聚物。犤Ni(cyclam)犦2+与磺酸基团之间的作用还通过O2S-O…H-N型氢键进一步被加强。化合物犤Co(cyclam)(H2O)2犦(1,5nds)·2H2O(2)以P1珔空间群结晶,晶胞参数为a=8.738(5),b=9.324(5),c=10.118(5)?,α=81.382(8),β=64.868(8),γ=62.999(8)°。在该化合物中,磺酸基团没有与Co2+形成配位键,而是以平衡离子的形式存在并与配离子形成氢键,构筑了有序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8.
(enH2)5[(VO)12O6B18O36(OH)6]·2(H3O)·6H2O的水热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4VO3,H3BO3,乙二胺,MoO3,H2O为原料,按物质的量比2∶20∶9∶3∶222,在180℃条件下晶化,得到黑色棱形晶体(enH2)5[(VO)12O6B18O36(OH)6].2(H3O).6H2O.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336 8(3)nm,b=1.599 8(3)nm,c=1.663 4(3)nm,α=94.040(1)°,β=91.530(1)°,γ=95.830(1)°,V=3.528 1(12)nm3,Z=2,Dc=2.099 g/cm3,μ=1.649 mm-1,F(000)=2 228,15 641个可观察独立衍射点射点(I>2σ(I)),最后结构精修到偏离因子R1=0.047 5,wR2=0.150 4,S=1.039.该化合物的结构主要由阴离子簇[(VO)12O6B18O36(OH)6]12-构成.该阴离子簇由B18O36(OH)6十八元环夹在两个以共边交替相连形成的V6O18簇中间,通过共用氧原子形成三明治式结构新颖的硼-钒-氧离子簇,簇间填充了一些(enH2)2+离子和水分子.  相似文献   

19.
用H3BO3, NH4VO3, Cu(CH3COO)2·H2O和乙二胺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新颖结构的多钒硼酸盐H3{[Cu(en)2]5-[(VO)12O6B18O42]}[B(OH)3]2·16H2O,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谱和热重分析表征.在该化合物的结构中,环状的B18O42通过18个B-(μ3-O)-V键被两个V6O18簇夹在中间,簇阴离子[(VO)12O6B18O42]13-分别通过4个[Cu(en)2]2+与邻近的簇阴离子靠静电相互作用连接成无限二维网状结构,其空洞尺寸为0.619~1.817 nm.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锯齿链状的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钨酸盐[Cu(en)2(H2O)]{[Cu(en)2(H2O)][Cu(en)2](α-SiW12O40)}(OH)2·H2O(记作1;en=1,2-乙二胺);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格参数为:a=1.297 6(6)nm,b=1.473 5(7)nm,c=1.909 9(9)nm,α=86.736(8)°,β=88.833(8)°,γ=74.840(8)°,V=3.519(3)nm3,Z=2.就分子结构而言,化合物1由一个常见的Keggin型多阴离子[α-SiW12O40]4-、两个不同的铜配位阳离子[Cu(en)2(H2O)]2+和[Cu(en)2]2+、一个游离的铜配位阳离子[Cu(en)2(H2O)]2+、两个氢氧根离子和一个结晶水组成;相邻的[α-SiW12O40]4-多阴离子通过两个配位阳离子[Cu(en)2)]2+相连,形成一维锯齿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