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包含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科技创新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重心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深入剖析城市韧性子系统协调水平及总体特征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城市韧性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态势,其中科技创新一直滞后于其他子系统发展;子系统整体协调水平不高,但呈逐年提升态势,协调水平总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结构特征,成都和重庆的协调水平一直优于其他城市.(2)城市韧性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呈稳步提升态势;城市韧性重心经历了东南向加速移动、东南-西北向折返移动和东北向平稳移动的复杂迁移过程;城市韧性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呈“双核高,四周低”的空间结构特征,在研究末期成都和重庆处于高度韧性区.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深入探讨成渝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对科技创新的关键需求,剖析目前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短板与不足,认为当前成渝科技创新发展存在高端科技创新要素相对匮乏、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创新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程度不高等短板,研究提出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区、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建设科创大走廊等举措以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并提出了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圈在全国的几大经济圈中最具发展优势,其一体化进程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并有了良好的基础和开端,许多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也正在建立和运转.长三角城市经济圈里的15个城市在资本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15个城市中的绝大部分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均具有领先地位、特别是上海市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全国各城市之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无与争地地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圈的龙头.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科研合著论文为媒介的创新网络是研究城市创新系统的重要视角.以2006-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论文合著数据构建知识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网络中心度和网络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该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偏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整体网络凝聚力不断增强,呈现“小世界”特性;(2)知识创新网络从“单中心、低层次”发展为“多中心、多层次”,双核城市成都和重庆创新极化效应显著,节点城市的中心性均有提升;(3)知识创新网络结构呈现“核心-边缘”特征,区域内创新联系多发生在核心区的节点城市,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西部紧密、东部稀疏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网络是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6—2020年合作发明专利为原始数据,利用核心边缘模型、块模型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创新网络结构,研判城市创新模式。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创新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明显,网络权力高度集中于成都,不平衡现象突出,但在逐渐改善;研究期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本地创新合作不断增多但总体仍不强,跨界创新联系增长迅速,但“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现象突出;网络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绝大部分城市创新模式属于内向型创新,获取外部异质性知识困难,存在创新锁定的风险。根据研究结论,对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程偲  张旺锋  宋雪婷 《甘肃科技》2021,37(20):49-54,32
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对城市发展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指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从经济竞争力、开放性竞争力、科技人才竞争力和社会环境综合竞争力四个方面科学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计算2008-2017年16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各方面竞争力得分,并利用ArcGIS绘制成渝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1)绵阳、德阳、宜宾、南充和达州有潜力发展成为成渝城市群的次级城市,带动所在区域发展;(2)资阳、内江和遂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加强,以填充中部凹陷地区,提高成渝城市群整体实力;(3)加强成都对西部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提高成渝城市群西部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之一。运用多指标综合加权法、全局莫兰指数等方法,从生态、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4个维度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5-2018年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综合韧性指数在研究期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韧性指数不高;重庆、成都两市韧性指数上升幅度远大于其他城市,韧性“极端化”现象显著;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两端凸显,中部凹陷”状态,“虹吸效应”明显;阻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韧性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经济和基础设施系统,研究期内基本稳定且影响长久。  相似文献   

8.
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协同是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为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基于2012—2020年成渝双城地区创新获奖数据和专利数据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从时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整体和个体网络分析。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呈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演化,网络规模逐步扩大,网络密度降低,形成以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为核心节点的小世界网络。核心节点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网络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关键在于发挥好科技创新在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科技创新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可以显著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加快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步伐。有鉴于此,应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研发领域的资源要素投入,促进各个城市之间科技协同发展,夯实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0.
三线建设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新时代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须在弘扬三线建设精神的基础上,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内核,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共用开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竞争。文化已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站在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高度、思考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的理念、内容与途径,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竞争力,乃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南京市2001—2011城市竞争力及其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内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了城市综合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开封市2002年和2007年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并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地级市作为比较.数据显示,5年间开封市的城市综合竟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还是比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还需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依据地理学区域思想,从全国、东南沿海、山东省三种不同尺度的区域对青岛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指出了目前由于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局限,青岛市只能作为山东省内的核心城市.但是青岛市在外向型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使青岛市具有成长为更大地域范围核心城市的潜在竞争力.最后提出提升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城市创新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和论证了宏观层次上的国家创新系统、中观层次上的区域创新系统和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创新系统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在区域创新系统中重点构建城市创新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点明了城市创新系统的含义,并给出了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竞争力评价模型,为合理选择城市景观设计方案提供依据.筛选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城市景观设计优劣的指标,用AHP法建立评价模型,其中准则层指标包括创新性、可持续性、空间设计、方案表现等4个指标;指标层指标包括方法创新、材料创新、技术创新、生态、文化、社会、节约、空间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设施、色彩、技法、规范等13个指标.结果表明,城市景观设计方案的影响因素中,空间布局、生态、方法创新、社会、植物配置、景观设施等要素影响较大,应作为评判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优劣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对食品产业集群构成主体及其相关产业论述的基础上,构建了食品产业竞争力模型,并提出从食品产业集群构成主体、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及前、后向产业链等三个层面创新来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马俊成  段汉明 《河南科学》2012,30(6):789-792
考察了银川平原现状,对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在确立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均方差法对银川平原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城市竞争力强弱明显,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梯度,资源型和新兴工业城市排名靠前.  相似文献   

20.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对城市乃至其所在区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相隔10年的不同时间断面,构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出不同时间断面17地市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通过区域发展差异的纵横比较,总结城市竞争力的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要素,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