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周亚军  陈建华 《经济数学》2012,29(4):99-104
通过对经常项目的跨时最优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居民的消费习惯变量包含进了扩展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功效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消费习惯在中国经常项目的差额波动路径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消费习惯的形成,居民更加关心消费的变化而不是消费水平,其跨时消费决策的结果则是储蓄大于投资.因此,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降低对未来的支出预期,逐步转变居民的消费习惯是调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9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比例半对数逆函数形式(the Ratio Semi-log Inverse Function,RSLI)模拟了23种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函数,估计了不同收入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不同收入居民具有不同的消费选择行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呈现多样化倾向,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居民既要增加食物消费支出,又需要较大幅度地增加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的消费,而对于高收入居民而言,许多商品已经是必需品了,他们的消费重点是居住.  相似文献   

3.
指出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进行递进时段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的重要性.指出递时段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设立子、母数据列,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确定权重,计算灰色关联度且排序.以2002-2013年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及8个分指标指数为研究数据,以6年为时长,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水产品""在外用餐食品""粮食"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的关联度分别占前三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多层次统计分析模型来考察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模型中,分析了居民在消费过程中面临的内在冲击和外在冲击,并定量地测定了外在冲击和内在冲击对消费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消费能力不足来源于农村居民的绝对收入过低,农村居民主要面临外在消费冲击;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相对较高.但面临着较大的消费波动.城市居民主要面临消费的内在冲击.  相似文献   

5.
贸易和旅游作为"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在促进经济合作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贸易对旅游溢出效应的探讨尚不充分.本文基于1995-2017年中国—东盟贸易和旅游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和门槛效应等模型,探讨贸易发展对旅游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1)贸易发展对旅游存在显著溢出效应,且"出口对入境"溢出大于"进口对出境";通过工具变量法、剔除金融危机影响,以及时变性检验表明结果稳健可靠;2)自中国—东盟自贸区筹备、启动、建成,贸易对旅游的溢出效应先增加后减弱;3)不同贸易产品对旅游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出口对入境"的溢出效应依次是技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进口对出境"溢出效应依次是劳动、资源、技术密集型.本研究为中国—东盟旅游和贸易合作与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北京市进城农民工食物消费状况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存在明显差异,其食物消费结构也许并非是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简单过渡,而已然演化成区别于这两个群体的新的食物消费结构形态.通过LES模型研究发现,北京市进城农民工食物消费支出系统中,水产品和酒精并不构成食物消费的必需品;主要食物中,边际预算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蔬菜、肉禽、粮食、奶和瓜果;蔬菜、奶和瓜果的基本消费支出相互间比例为13.4:1.7:1;肉禽和奶富有弹性,蔬菜接近于水平弹性,而瓜果和粮食则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1978—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数据,综合考虑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来研究中国农村居民的现金消费行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对于影响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因素,本文不是采用某个具体变量进行近似替代,而是采用刻画不确定性的条件异方差来描述。文章的结论是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非收入,而是利率和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在1996年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 ( 99年 )”资料 ,通过研究消费、收入与储蓄的关系 ,证实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轨期内的消费倾向 ,并对居民的八项消费性支出进行了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获得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地区谱系和消费共性。  相似文献   

9.
自我概念结构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旅游消费情况,把女性自我概念结构应用于女性旅游消费,通过对女性旅游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从而有效的揭示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5):799-808
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东、中、西、东北地区2000-2012年的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消费和可支配收入数据,在剔除价格影响的基础上,对居民在外饮食消费的差异性问题,通过模型的检验和估计确定采用固定效应的变系数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及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可支配收入及前期消费对在外饮食消费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根据分析的结论,提出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同时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针对消费习惯连续特点引导居民再次消费及适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消费形态,便捷了居民文化消费渠道,涌现出各类新型的文化产品,对居民文化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新环境下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研究还未考虑网络因素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实际影响,忽视了系统研究新环境下文化消费不同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及其在地区间的影响差异和空间效应等。基于此,文章通过纳入互联网发展程度变量,研究了新环境下居民收入、支出、文化消费供给等基本要素对文化消费的单独影响、交互作用影响和综合影响,以及文化消费及其影响要素的区域发展关联性等,从而实现了对文化消费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从时间、空间双层面的完整分析,更深刻的识别了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关键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变参数模型的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利用1953—2002年的统计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结论是:(1)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参数协整关系;(2)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变参数估计很好地揭示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的时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包括煤炭)的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用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家(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和南非)1981-2005的煤炭消费与GDP之间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经济政策不同,煤炭消费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完全一致,中国、日本和南非存在经济增长对煤炭消费的因果关系,俄罗斯存在煤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而印度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各国根据自身能源国情及国际比较形势,制定科学的能源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碳减排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关系有助于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选取1953-2008年中国碳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能源消费增加1%,碳排放将增加0.9646%,即碳排放对能源消费的长期弹性为0.9646.从短期误差修正模型来看,碳排放与能源消费之间具有动态调整机制.非均衡误差项的存在,能够保证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表明:碳排放与能源消费之间互为双向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模型的动态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降低能源消费和减少碳排放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能源战略对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给科学合理的能源政策——尤其是中国的节能政策和相关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很有必要对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背后的驱动因素加以研究.利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结构分解模型,克服了经典的IPAT模型结果过于整合的缺点,研究了人口增长、效率、生产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和水平等因素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经研究发现,1992至2007年间,人均GDP的提高是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推动了241.93%的能源消费增量.人均GDP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增强.而能源强度的降低则部分抵消了能源消费的增量,抵消幅度达到128.73%.随着目前中国重化工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能源强度的抵消能力有所减弱.从最终使用的角度看,总资本形成和出口则是推动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分别为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贡献了42.42%和39.43%.  相似文献   

16.
王鹏  汪金菊 《大学数学》2014,30(5):51-57
考虑到数据结构突变可能导致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选取1990-2011年的数据,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不考虑结构突变的模型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在1993年和2003年分别发生了状态开关型与水平趋势项漂移,且考虑结构突变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样本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畜产品消费需求量的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影响猪肉消费的14个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接着对因子进行了旋转,进一步修正了因子分析的结果,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因子个数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最后确定了影响猪肉消费需求的3个主要因子,即需求因子、价格因子和人口因子.  相似文献   

18.
探索老年人消费需求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对发展老龄产业有重要作用.根据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30年预测老年消费需求规模和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各个确定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老年消费需求规模从2015年的16640.33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52837.1亿元;在老年消费需求各影响因素中,国民总收入对其影响最密切,消费价格、老年人口规模次之,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弱;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决定老年人个人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位数回归及其变量选择模型,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实证分析了医疗消费的影响因素.通过Lasso方法从多个影响因素中选取出了对医疗消费影响较大的因素,发现个人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患病程度和地区变量对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影响医疗消费诸因素的作用方式与程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运用调查统计、回归建模和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长沙居民收入与娱乐消费之间的定量关系,其中包括1区别于统计局发布的对长沙市居民消费分类,通过社会采访调查的方法分性别、年龄、收入差异等3个维度更准确地测算长沙市城镇居民娱乐消费的消费额.2基于调查数据,分别构建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居民娱乐消费与其收入之间的回归模型.3通过分析回归模型的性质,揭示了长沙市城镇居民娱乐消费的规律性.研究结果对政府部门的决策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