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3个4d-4f异金属化合物{[LnAg2(QA)4(H2O)5](ClO4)}n(Ln=Nd(1),Tb(2),Eu(3);HQA=3-喹啉羧酸)。用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和粉末衍射分析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3同构,在bc平面形成二维层结构,抗衡离子ClO4-与二维层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23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5-(1H-咪唑)异酞酸(H2L)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PrL(HL)(H2O)2]·H2O (1),Er(H0.5L)2 (2)和[CoL(H2O)2]·H2O (3)。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中,Pr3+为九配位,而化合物23中,Er3+和Co2+均为六配位。在镧系配合物12中,配体中氮原子未参与配位。1为2D折叠形结构,2为3D框架结构。在过渡金属配合物3中,氮原子与Co2+配位,这有助于形成平面二维结构。化合物13通过分子间π-π堆积,进一步形成3D结构。3个化合物均展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5-(1H-咪唑)异酞酸(H2L)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3个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PrL(HL)(H2O)2]·H2O(1),Er(H0.5L)2(2)和[CoL(H2O)2]·H2O(3)。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中,Pr3+为九配位,而化合物23中,Er3+和Co2+均为六配位。在镧系配合物12中,配体中氮原子未参与配位。1为2D折叠形结构,2为3D框架结构。在过渡金属配合物3中,氮原子与Co2+配位,这有助于形成平面二维结构。化合物1和3通过分子间π-π堆积,进一步形成3D结构。3个化合物均展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3个4d-4f异金属化合物{[LnAg2(QA)4(H2O)5](ClO4)}n(Ln=Nd(1),Tb(2),Eu(3);HQA=3-喹啉羧酸)。用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和粉末衍射分析对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3同构,在bc平面形成二维层结构,抗衡离子ClO4-与二维层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2和3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水热条件下, 分别用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o(Ⅱ)与混合手性羧酸和含氮配体反应, 合成了2个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D-cam)(H2mbdpz)]n[M=Zn(1), Co(2); D-H2cam=D-(+)-樟脑酸; H2mbdpz=4,4'-亚甲基二(3,5-二甲基吡唑)].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及荧光分析对其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 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1和2是异质同晶的手性三维开放骨架结构, 具有单节点三连接的ThSi2型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稀土元素铥(Tm) 作为金属中心, 均苯三甲酸(H3BTC)作为有机配体制备了一个新型的三维配位聚合物 Tm(BTC)(DMF)(DMSO), 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吸附测试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含钐金属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合成的含双键的烷氧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共聚,所得聚合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它们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着重比较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Cd(Ⅱ)、Co(Ⅱ)在混配体体系下合成出3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d_3(pic)_4(H_2bmimb)]n(1),[Co_3(pic)4(H_2bmimb)]n(2)和[Cd_2(1,2-mbix)(pic)_2(H_2O)_2]_n(3)(pic=5-苯基间苯二甲酸;H_2bmimb=1,4-二((2-甲基咪唑)亚甲基)苯;1,2-mbix=1,2-二((2-甲基咪唑)亚甲基)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中金属离子Cd~(2+)、Co~(2+)均与pic配体形成了三维阴离子骨架,双质子化的双咪唑配体位于骨架中平衡骨架电荷。配合物3中,Cd~(2+)金属中心与pic、1,2-mbix配体配位形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苯环间的π…π堆积形成二维层,进而通过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和3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Cd(Ⅱ)、Co(Ⅱ)在混配体体系下合成出3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d3(pic)4(H2bmimb)]n1),[Co3(pic)4(H2bmimb)]n2)和[Cd2(1,2-mbix)(pic)2(H2O)2]n3)(pic=5-苯基间苯二甲酸;H2bmimb=1,4-二((2-甲基咪唑)亚甲基)苯;1,2-mbix=1,2-二((2-甲基咪唑)亚甲基)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2中金属离子Cd2+、Co2+均与pic配体形成了三维阴离子骨架,双质子化的双咪唑配体位于骨架中平衡骨架电荷。配合物3中,Cd2+金属中心与pic、1,2-mbix配体配位形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苯环间的ππ堆积形成二维层,进而通过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和3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锌(II)与3,4-吡啶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形成的配位聚合物[Zn(PDC)(phen)]n (1) (H2PDC=3,4-吡啶二羧酸, phen=1,10-邻菲啰啉),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聚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0.77136 nm, b=1.9757(4) nm, c=1.0680(2) nm, β=95.36(3)°, V=1.6205(6) nm3, Z=4, Dc=1.683 Mg/m3, Mr=410.68, F(000)=832, μ=1.55 mm-1, 最终偏离因子R1=0.0608, wR2=0.0967. 该化合物中Zn原子与来自两个PDC的三个羧基氧原子, 另外一个PDC的吡啶氮原子, 以及phen的两个氮原子配位, 形成的ZnN3O3八面体通过PDC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网络结构. 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热性质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草酸铽与水合环己烷六酸(H6LⅠ.H2O)(顺式椅式构型LⅠ:a,e,a,e,a,e)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新颖的三维稀土配位聚合物[Tb4(LⅡ)(ox)3(H2O)8](LⅡ为反式椅式构型:e,e,e,e,e,e;ox为草酸根),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这个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0203(4)nm,b=1.08278(8)nm,c=1.29446(9)nm,α=67.908 0(10)°,β=82.109 0(10)°,γ=83.887 0(10)°,V=0.773 07(9)nm3,Z=2。在这个配合物的形成中,顺式构型的H6LⅠ配体发生构型转变形成LⅡ配体,LⅡ配体采取μ8-桥连模式将Tb离子连接成一个具有孔洞的二维(Tb-LⅡ)配位层。由μ2-和μ4-桥连模式构成的一维(Tb-ox)链将二维(Tb-LⅡ)层连接成一个具有孔道的三维配位框架,ox配体和水分子通过配位作用和氢键作用填充在孔道中。  相似文献   

12.
Gd2O3,Zn(CH3COO)2·2H2O和吡啶-2,5-二羧酸(H2pydc)的水热反应导致一个新颖的钆-锌配位聚合物[La2Zn2(pydc)5(H2O)2]n(1)。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  相似文献   

13.
Gd2O3,Zn(CH3COO)2·2H2O和吡啶-2,5-二羧酸(H2pydc)的水热反应导致一个新颖的钆-锌配位聚合物[La2Zn2(pydc)5(H2O)2]n(1).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9-5869(1), b=20.4862(3), c=10.1105(2)A,β=97.4890(10)°,V=1968.76(5)A3,Z=4.在同样的条件下,Er2O3或Tb4O7,Zn(CH3COO)2·2H2O和H2pydc的水热反应产生了与化合物1结构不同的配位聚合物[Ln2Zn(pydc)4(H2O)8·H2O]n(Ln=Er(2); Ln=Tb(3)).化合物2和3异质同晶,空间群P1.对2:a=7.8708(7), b=9.2665(8), c=13.0232(11)A, α=75.295(1),β=75.000(2),γ=79.109(2)°,V=879.67(13)A3,Z=1; 对3:a=7.9105(5), b=9.3453(6), c=13.0005(9)A, α=75.3380(10),β=75.0460(10), γ=79.0050(10)°,V=890.17(10)A3,Z=1.X-射线单晶结构研究表明化合物1是一个三维网状结构,而化合物2和3为管状结构.热重分析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在380℃以下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1,3,5-三(咪唑基)苯(tib),4,4-二苯醚二甲酸(H2L)和Cd(NO3)2·6H2O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Cd(Ⅱ)配合物[Cd2(L)4(tib)2DMF]n·DMF(Cd-2 MOF)(1,CCDC:1901161),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P 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0363(9)A,b=14.1842(13)A,c=20.2842(18)A,α=97.754(3)°,β=98.410(3)°,γ=104.960(3)°。室温固态荧光测试结果显示配合物1具有很强的发射峰,并研究其变温荧光性质,通过后功能化修饰掺杂稀土元素实现了Ln^3+封装的MOF(Ln=Eu,Tb,Eu/Tb)材料发射的细调。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interest in manganese complexes containing carboxylate ligands due to the richness in structural chemistry and potential appli- cations in catalysis[1~6], for example, some highly efficient manganese catalysis mimics[7, 8]. Further- more, 4,4?-bipy is an excellent bridging ligand, and so far a number of one-,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infinite metal-4,4?-bipy frameworks have already been generated[9, 10]. However, of the above-mentio- ned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o(H2CA)2(H2O)2(H3CA=三聚氰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和单晶X-Ray射线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503 83(7)nm,b=0.699 82(10)nm,c=0.911 08(13)nm,α=90.107(2)°,β=98.032(2)°,γ=110.788(2)°,V=0.296 92(7)nm3,Z=1,R=0.038 2。在配合物中,Co(Ⅱ)离子与三聚氰酸配体上的N原子,配位水的O原子配位,形成规则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相邻的2个Co(Ⅱ)平面四边形单元通过配体三聚氰酸上的氢键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室温荧光光谱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在420 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7.
以N,N'-二(3-吡啶基)-吡啶-3,5-二甲酰胺(bppdca)和2-巯乙酸基烟酸(L)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合成方法获得了一个二维的Co(Ⅱ)配位聚合物:{[Co(bppdca)(L)]·3H2O}n,并通过元素分析、IR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确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分子式为C25H24N6O9SCo,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07419(9) nm,b=0.86166(6) nm,c=2.9853(2) nm,β=96.772(1)°,Z=4,V=2.743 9(4) nm3,Mr=643.49,Dc=1.558 g/cm3,F(000)=1324,μ=0.766 mm-1,S=1.051,R=0.0406,wR=0.1160。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的CoⅡ与来自2个bppdca配体的2个N原子、1个L阴离子的单齿羧基O原子和S原子以及来自另一个L阴离子的一个羧基中的2个O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配位构型。 相邻的Co通过L阴离子连接成一维螺旋链[Co(L)]n,相邻的左、右螺旋链通过成对的bppdca配体拓展成二维配位网络。 最终,相互平行的二维网络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三维超分子框架。 另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电化学性质、荧光性质以及选择性光催化性质。CCDC: 1010786  相似文献   

18.
李亚娟  宋会花  王继业  韩占刚 《化学学报》2007,65(21):2401-2404
合成了锌(II)与3,4-吡啶二羧酸和1,10-邻菲啰啉形成的配位聚合物[Zn(PDC)(phen)]n (1) (H2PDC=3,4-吡啶二羧酸, phen=1,10-邻菲啰啉),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 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聚合物属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0.77136 nm, b=1.9757(4) nm, c=1.0680(2) nm, β=95.36(3)°, V=1.6205(6) nm3, Z=4, Dc=1.683 Mg/m3, Mr=410.68, F(000)=832, μ=1.55 mm-1, 最终偏离因子R1=0.0608, wR2=0.0967. 该化合物中Zn原子与来自两个PDC的三个羧基氧原子, 另外一个PDC的吡啶氮原子, 以及phen的两个氮原子配位, 形成的ZnN3O3八面体通过PDC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网络结构. 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热性质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 In the past decade or so far,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nded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s comprised of metal ions as nodes and bridged ligand as linkers or spacers of self-assembly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supramolecular and materi- als chemistr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riguing topological structur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s functional materials[1~4]. In construction of these ex- tended structures, selection of the polydentate orga- nic 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