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新试剂HABST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硫脲类试剂因含有S ,N配位原子而可与无机离子形成配合物 ,近年来已被用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对氨基苯磺酸钠类硫脲因其良好的水溶性而避免了以往测铜试剂需有机相中进行的繁琐处理。N 庚基 N′ (对氨基苯磺酸钠 )硫脲(HABST) [1 ] 是继N 烯丙基 N′ (对氨基苯磺酸钠 )硫脲 (ASATU) [2 ] 后又合成的一种水溶性光度试剂 ,通过初步研究 ,发现它与Ag+、Cu2 +有特征性反应。在此基础上 ,对其与铜的显色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探讨了HABST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最佳条件 ,在pH4.5~ 6.0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 ,C… 相似文献
4.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43(9):792-793
三氮烯类试剂是一类测定ⅠB、ⅡB族金属离子的高灵敏试剂,一般用于样品中Cd^2+、Hg^2+、Cu^2+、Zn^2+等金属离子的测定,但用于银(Ⅰ)的分光光度法分析报道并不多。本法研究了显色剂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CNPNPT)与银(Ⅰ)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6.
在氢溴酸溶液中,加抗坏血酸还原游离溴后,用TBP萃取黄色溴化碲络合物,使碲与其他干扰元素分离,而直接比色测定碲.实验结果表明黄色络合物在TBP甲苯溶液中最大吸收在450毫微米,溶液颜色稳定,并符合Beer定律.用20%TBP甲苯溶液萃取即能使萃取液消光度达最高值.溴化钠可代替部分氢溴酸.萃取率和分配系数分别为95.6%和21.7. 微量铁、毫克量铜、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干扰,而其他包括常与碲在矿石中共生的硒、金、银、汞、铊等元素及一些常见的酸及盐类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8.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比色法是我国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铜的标准方法[1],此法要用剧毒的四氯化碳萃取,且灵敏度低,显色剂不稳定.本文参考有关文献[2],用新铀试剂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铜,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探讨.本法所用试剂无毒,该试剂对铜的显色反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常温下发色迅速,反应瞬间完成,且在高酸度条件下,提高了显色的选择性,有利于对干扰离子的掩蔽和排除.在无任何隐蔽剂时,毫克级或5mg以上的多种阳离子干扰很少或几乎没有干扰,仅铁有干扰,可采用NaF作为隐蔽剂,应用于饮用水中微量铜的测定,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对环境友好的高浓度溴化锂溶液由于具有强烈的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可使冷剂水的蒸汽压下降,从而促使冷剂水蒸发。由于水的蒸发热较大,使冷剂水的温度迅速下降,这便是吸收式制冷机制冷的基本原理。因不存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的潜在危害而被制冷行业广为推崇。 相似文献
13.
甲基橙—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三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介绍了甲基橙与铜在PH3.8时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形成三元胶束络合物增溶于聚乙烯醇体系中,其表观摩尔吸系数ε580为2.95×10^6L.mon^-1.cm^-1,铜(Ⅱ)浓度在0.1-0.6μg/25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用此法分析人中铜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甲基橙与铜(Ⅱ)在pH3.8时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形成三元胶束络合物增溶于聚乙烯醇体系中,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0)为2.95×10 ̄6L·mol ̄(-1)·cm ̄(-1),铜(Ⅱ)浓度在0.1~0.6μg/25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用此法分析人发中铜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陈皮中微量铜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合酸V(HNO3) V(HClO4)=5 1对新鲜蕉柑的陈皮和果肉样品进行湿法消化处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陈皮和果肉中铜的含量。该法的回收率为96.9%~100.8%,相对标准偏差在0.28%~3.94%之间,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17.
18.
罗丹明B-硫氰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丹明B-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已有文献,但用于测定铜却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Cu(Ⅱ)-SCN~--罗丹明B体系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试验发现:在弱酸性介质中,罗丹明B可与无色的Cu(SCN)_4~(2-)络阴离子形成蓝色的离子缔合物,当溶液中有阿拉伯树胶、明胶等保护胶体存在时,离子缔合物不以沉淀析出。该显色反应较一些常用光度法如双硫腙法(ε=4.5×10~4),BCO法(ε=1.6×10~4)测铜灵敏度高,摩尔吸光系数ε_(610)=5.0×10~4,选择性较好,颜色稳定,可不经萃取直接在水溶液中测定微量铜,手续简便,快速。0—10μg/25mLCu符合比尔定律。在加入铜标准液8.0μg时,下列离子(mg)Ca~(2+)、Mg~(2+)、 相似文献
19.
20.
用三氯甲烷萃取Cu-DDTC络合物,然后在pH=9.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液中用5-Br-PADAP交换络合物中DDTC,形成了Cu-PADAP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_(max)=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20)=1.22×10~5,铜量在0.2~10.0μg/12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法应用于食品、生物材料中微量铜测定,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