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黄本立院士 黄本立院士,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45年—1949年就读于岭南大学。1950年—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光谱学会副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化学进展》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1985年—1995年)、ICP Information Newsletter(1981年—)、Analytical Sciences(2000年—)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或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与环境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年—199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学科(专业)组评审委员等。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2003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荣获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荣获第四届亚太冬季等离子体会议“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2011年在IUPAC ICAS2011国际分析科学大会上,被日本分析化学会授予“日本分析化学会荣誉会员”,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2015年获厦门大学最高奖教金“南强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黄本立     
黄立本(Huang Benli),广东新会人,1925年生于香港。现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谱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21、22届理事、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至91年)、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光谱分析学会名誉理事长。《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副主编,《分析化学》(至88年底)、《理化检验》、《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  相似文献   

3.
《物理》2023,(9):657-658
<正>中国物理学会2023年奖励公告2023年,经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评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基金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北京工业大学隋曼龄教授和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薛鹏研究员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女物理工作者);授予北京大学朱瑞研究员和厦门大学陈焕阳教授2022—2023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萨本栋应用物理奖;  相似文献   

4.
仪器信息网讯2010年11月27日,第四届亚太地区冬季等离子体光谱化学会议(The 4th Asia-Pacific Winter Conference on Plasma Spectrochemistry,2010APWC)在四川省成都市望江宾馆举行。此次大会由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和中科院贵阳地化所共同承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鼎力支持,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为大会名誉主席,四川大学侯贤灯教授和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为大会主席。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200余位光谱专家齐聚一堂,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分析试验室》是中文核心期刊,月刊,大16开,12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分析试验室》1982年创刊,目前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专业刊物。影响遍及冶金、地质、石油化工、环保、药物、食品、农业、商品检验和海关等社会各行业及各学科领域。《分析试验室》以突出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办刊宗旨,作者来自全国各行业的生产、科研第一线;已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期刊、美国"CA千种表"中我国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前辈和良师梁树权教授,30年代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并获德国明兴大学自然哲学科博士,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化学学部委员。他测定的铁原子量于1940年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并沿用至今。50年代初,他研究含氟铁矿冶炼时对附近空气、水的影响,是我国研究环境污染的最早工作者之一;他还是建国后最早从事稀土化学研究者之一;他曾研究了许多元素的分析、分离方法和有机试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等。梁树权教授共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10多部,并主编和编辑过多种学术刊物,获得过多种奖励。他在长期的化学教学与科研生涯中培养了好几代分析化学人才。梁教授热爱祖国、致力科学、严谨治学、为发展我国化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广大化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明年是《光谱实验室》创刊10周年,梁树权教授特题词:"精益求精,决不松懈"祝贺;并撰写"对我国分析化学界的期望"一文。这不但是对我刊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而且对全国分析化学工作者及其他科技工作者也是一篇语重心长的教导。谱学分析是分析科学的一重要分支,梁教授的指教,对我国广大光谱、能谱、波谱分析工作者来说,感到非常亲切。我们一定不辜负梁教授的期望,让《光谱实验室》杂志成为推进我国谱学分析事业的发展,反映谱学分析工作者的心声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7.
新书介绍     
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周家斌研究员的《少年趣味气象学》一书是《小企鹅趣味科学丛书》系列之一。作者周家斌,1937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196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导师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气候分析、气候影响、气候预测、数值天气预报、医学气象、统计气象等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元素XRFA的检出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及痕量元素的XRFA在国内已普遍开展,每年完成几十万件样品,分析项目多达20余项。分析方法不断改进,灵敏度不断提高。但是,各种分析方法对检出限定义很不一致,描述也大不相同,使参考者很难对照和应用。为了便于今后的工作,1986年11月2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光谱学会第二届X射线荧光光谱学术讨论会上,有关方面的同行讨论了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及痕量元素XRFA检出限的问题,并作出如下建议; 一、检出限(detection limit);(按《分析化学》1983.9.p718编委会建议)在一定的分  相似文献   

9.
张道中 《物理》2004,33(4):289-292
张志三先生是光谱学家,早期致力于原子发射光谱应用的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光谱实验室,为我国光谱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热心进行激光光谱的应用研究,促进了我国激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的发展,张志三先生因病于2003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为表达我们的哀思和怀念,特转载张道中研究员撰写的《张志三先生的生平和科学贡献(1920—2003年)》一文。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化学是研究材料科学的眼睛李林1994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研究室主任李林给《光谱实验室》创刊10周年的题词编者按:李林是我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人,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1949年获英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29日~11月1日,第二届全国表面增强光谱专题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全国表面增强光谱界专家学者齐聚古城苏州,畅谈表面增强光谱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此次会议受中国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托,由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承办,并由苏州大学顾仁敖教授和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任会议主席,苏州大学姚建林教授和厦门大学任斌教授任会议秘书长。苏州大学顾仁敖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苏州大学副校长路建美教授、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中国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玉龙教授、  相似文献   

12.
Gaussian03/GaussView在红外光谱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Gaussian03/GaussView软件在《分析化学》中红外光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不仅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梁敬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和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物理系物理化学专业。1960年2月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的Ph. D)。1984—1987年曾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4.
张存浩     
张存浩(ZHANG Chunhao),1928年2月23日出于天津,籍贯山东无棣,1934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4年秋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即南京大学的前身)化学工程系;1946年秋中央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47~1948年入天津南开大学化学工程系读研究生;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1950年底从美国回国起到1991年初,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53年被提升为副研究员,1962年被提升为研究员,1978~1983年任副所长,1986~1990年任所长;1955年被选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  相似文献   

15.
<正>邮发代号12-6《分析化学》(ISSN 0253-3820,CODEN FHHHDT,CN 22-1125/O6)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刊物设有特约来稿、研究快报、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来稿摘登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分析化学研究和测试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也是有关图书、情报等部门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分析化学》目前是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委托厦门大学物理系主办的Ⅲ—Ⅴ族化合物束缚激子发光讨论会,于1984年12月9日至12日在厦门大学召开。参加讨论会的共有12名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及《中国科学》编辑部。代表中有5名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黄本立教授日前当选为日本分析化学会名誉会员,并在刚刚结束的2011国际分析科学大会(IUPAC ICAS 2011)上由王秋泉教授代为接受所颁发的证书和证章,成为我国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分析化学家(第一位为梁树权院士,第二位为汪尔康院士)。日本分析化学会名誉会员是该会会员中的最高荣誉称号,外籍名誉会员主要授予在国际分析化学界有影响、并为多年来在该国与日本分析化学界合作交流和推进分析化学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这次与黄本立院士同时获此殊荣的还有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研究所Osamu Shimomura博士,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拉曼光谱在化学中的应用》研讨会于10月26日至31日在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邹道文教授任组织委员会主任。前国际拉曼光谱会议(I-CROS)执...  相似文献   

19.
邮发代号12-6《分析化学》(ISSN 0253-3820,CODEN FHHHDT,CN 22-1125/O6)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刊物设有特约来稿、研究快报、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来稿摘登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分析化学研究和测试的科技人员及大专  相似文献   

20.
《分析化学》(ISSN 0253-3820,CODEN FHHHDT,CN 22-1125/O6)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刊物设有特约来稿、研究快报、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来稿摘登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从事分析化学研究和测试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也是有关图书、情报等部门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