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知识的讲授离不开实验 ,实验亦是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精心设计实验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通常是从感知开始的 ,因此 ,教师应注意实现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渡到让学生学会观察 ,掌握观察的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自由落体运动中 ,可先设问 :纸片和硬币谁先落地 ,学生会答 :硬币 ,这时教师演示 :把一张纸揉成一团与硬币同时下落 ,结果同时落地 ,学生大吃一惊 ,思考这究竟是为…  相似文献   

2.
张廉 《物理实验》2000,20(6):29
初中物理关于“大气压强”传统实验是把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硬纸片倒置,纸片不会掉,水不会洒.做实验时必须注意水要装满,且纸片要硬.有时实验还会失败.当实验成功时,学生还可能误认为是水把纸片吸住.为此,笔者改进了该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易形变的橡胶片和底有小孔的杯子组成,这样不仅可以演示大气压的存在,还可以演示大气压的方向,并说明橡胶不是被水吸住的.无论杯子里装多少水,实验的成功率都很高. 找一个透明的杯子,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剪一块能盖严杯口厚度约2~3mm的橡胶片,用一只手握住杯子,并用这只手的食…  相似文献   

3.
王干 《物理通报》2004,(11):34-34
贵刊在2004年第2期的“实验改进与创新”栏目中刊有《改进用斜槽做的两个力学实验》一文,笔者读罢,深受启发,很是赞同吴文炎老师利用这一装置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但就这一装置中利用带孔的硬纸片来确定小球通过的任何位置的设计,笔者做些改进.因为利用带孔的硬纸片确定小球通过的任意位置,不仅需要反复多次的移动硬纸片来寻找落点,而且小球落到硬纸片上常常反弹不能落入设计的槽中,从而导致实验者满地找球,既费时又费事.笔者现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简易装置介绍如下,希望能和贵刊的广大读者共同切  相似文献   

4.
樊军 《物理通报》2001,(4):23-25
水杯倒置实验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笔者通过实验发现,在此类实验中,硬纸片和杯口的交界处存在间隙.间隙处水的液面是内凹的近似圆环带,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对硬纸片不落下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启迪学生思维,将复杂、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简单、直观的思维过程,加深对相关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理解,以不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础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部分实验或在一个实验中部分地运用探究教学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索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物理专业学生进入普物实验课学习后,就开始接触、使用一些精密、贵重仪器,当他们上近代物理实验、专业物理实验课后,接触,使用该类仪器的机会就会更多一些。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使用这类仪器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处理不当或解决不好,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上  相似文献   

8.
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做好本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物理课生动、形象、直观、有趣有重要意义,是上好大气压强课成败的关键.通过课堂或课后的探究、启发、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流柱 《物理通报》2002,(11):28-29
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创新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除了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智能素质外,还包括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何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也成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关心和研究的热点.对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研究,由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实验局部改进;二是实验思想更新;三是实验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10.
简易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易实验,因其仪器简单,学生一看就懂,避免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仪器本身上,而集中精力研究实验现象;又因其使用操作方法简单,更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及物理原理,让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研究物理学并不那么神秘,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养成实验习惯,培养观察能力与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和规律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演示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奇妙的气流     
吹不开的纸片如图让学生任意取两张纸片,手拿纸片向纸片中间吹气,发现不论怎样吹都不能将两纸片吹开,两纸片反而会并拢在一起,吹气的速度越大,两纸片并拢的越紧,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究其原因,可以从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 教学设计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 ,常把理论讲授、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做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让学生感到物理课并不枯燥乏味 ;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课型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某个定律或规律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以“电磁感应”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这种教学模式 .2 教学过程2 .1 引入新课教师讲述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或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可以给学生学习物理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科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实验应该突破传统的实验主要让学生重复验证课本上的内容的弊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课题、科学推理、做出假设和构思定性实验的能力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应该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探究性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于文华 《物理实验》1997,17(5):226-226,228
十年来,我一直承担电磁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对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我深刻体会到:必须抓住实验课的几大环节,为学生创造一个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实验课堂.一、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课的兴趣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实验课,使学生能学到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增强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自己索取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实验的结论课上,我们把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放在首位.一方面要给学生讲述一些典型物理实验在科学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强调指出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实验仍然是开拓新领域的有力…  相似文献   

16.
测量玻璃折射率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汝 《物理实验》1992,12(2):66-66
测量玻璃折射率的方法较多,这里介绍一种测量玻璃折射率的简单方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两块总厚度为d的玻璃砖,在玻璃砖右侧的水平桌面上C点竖直放一支架(图中支架未画),在支架上固定一厚的硬纸片P,纸片上距水平桌面高为h的地方开一个直径约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培养实验能力最重要的手段是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实验 ,理论联系实际 ,其实验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因此 ,学生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通过学生实验 ,提高实验技能和技巧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动手操  相似文献   

18.
张培基 《物理实验》1997,17(1):12-15
一、组合演示实验按实验内容物理演示可分为单一性、组合性和综合性实验.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配合一个物理现象、概念或定律的讲解而演示一个实验,这就是单一性演示实验.对于某些内容,则可安排或设计一组实验,这些实验的题目和目的相同,内容相互补充,逐渐深化,对于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或图像、普遍性地验证物理定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将收到比单一实验好得多的效果.我们把这一组实验称为组合演示实验.例如,验证角动量守恒定律有很多现成的仪器和实验,其中大家所熟知的离心节速器式角动量守恒演示仪只能演示不受外力矩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江荣 《物理实验》1997,17(2):78-79
实验是在理论思想指导下,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它以比较纯粹和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再通过观察与测量去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过程.普物实验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物理学原理、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对现象的观察与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素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将如何进…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中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有时是表层、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而物理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教材中提供的往往是单层次、单侧面的演示实验内容.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