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鑫 《数学通报》2012,51(2):43-45
在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中,在讲授了两直线互相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之后,分别给出了求过已知一点与已知  相似文献   

2.
蒋园仙 《数学通讯》2001,(17):12-13
线面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之最 ,更是难点之最 .面对它的“定义多 ,定理多” ,人们都有“记忆难 ,理解更难”的同感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这些看似一盘散沙的定理及其理解竟然有着一条主线———唯一性 ,唯一性成了它们的主旋律 .1 引子———唯一性 在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中有四个唯一性 :1)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唯一 ;2 )过平面外一点与已知平面平行的平面唯一 ;3)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唯一 ;4 )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唯一 ,其余情况均不唯一 .为了便于记忆 ,通俗概括为 :“同类平行唯一 ,异类垂…  相似文献   

3.
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空间两直线、直线和平面及两个平面间的两个特殊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而垂直是重中之重;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和空间距离(点面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问的距离,平行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卞清胜 《数学通讯》2005,(14):41-47
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空间两直线、直线和平面及两个平面间的两个特殊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而垂直关系是重中之重;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和空间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平行直线与平面间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2重点、难点、热点分析 1)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及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6.
点到直线的距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空间解析几何的教学中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的一个重点。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两种 :点在直线上 ,点在直线外。当点在直线外时 ,点到直线距离的计算随之出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涵盖空间解析几何教学中两点间距离、向量运算、直线方程、平面方程等诸多知识点。下面以一具体例题说明。例 求点 A( 2 ,4,1 )到直线 L:x+12 =y2 =z-2-3 的距离。解法一 先求过 A点与直线 L垂直的平面方程 .用点法式 ,得2 ( x -2 ) +2 ( y -4) -3 ( z -1 ) =0即 2 x +2 y +3 z -9=0 .  将直线方程用参数方程表示为x =2…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知识点及重要方法基本概念有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 ,直线的四种形式的方程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l1 到l2 的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基本运算有 :由直线的方程求出直线的斜率、倾斜角和截距 ;由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根据直线的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求两相交直线的夹角、交点 ;求点到直线或平行线间的距离 ;求点 (或线 )的轴对称图形 .重要方法有 :待定系数法 ,转移法 ,几何法 .练习选择题1 直线 3x y 5=0的倾斜角为 (   )(A)arctg3 .     (B)π -arctg3 .(…  相似文献   

8.
1.设两点式的直线方程直线方程的两点式为(y-y_1)/(y_2-y_1)=(x-x_1)/(x_2-x_1),适用于x_1≠x_2且y_1≠y_2,若把两点式化为(x-x_1)(y_2-y_1)=(y-y_1)(x_2-x_1),表示平面内过任意两个已知点的直线方程.例1求过点(2,1)和(a,2)的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9.
洪汪宝 《数学通讯》2012,(Z3):101-106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四个公理,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空间直线与平  相似文献   

10.
论证两直线平行是一类既基本而又能展示众多知识、方法、技巧的数学竞赛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介绍求解此类问题的若干思路,供参考。论证两直线平行,常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从角考虑:通过证被第三直线截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来确定两直线平行; 从线考虑:通过证两直线同垂直(或同平行)于第三直线来确定两直线平行;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的知识点主要有: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及推论,空间图形的直观画法),线线关系(平行,异面,垂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关系(平行,相交,垂直,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面面关系(平行,垂直,相交,二面角的平面角).  相似文献   

12.
武树理 《数学通报》2002,(11):27-28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数学》第二册 (上 ) (1 997年 1 2月第 1版 )中 ,用向量方法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本文用向量方法给出两种新的推导方法 ,并由此引发了对教材编写的一点建议 ,供讨论 .1 公式的推导已知 :P(x0 ,y0 ) ,直线l:Ax+By +C=0 ,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解法 1 设点P在l上的射影为Q(x1,y1) ,则PQ⊥l,因为直线PQ的方向向量为v→ =(A ,B) ,所以PQ→ =tv→   (t∈R)因此 (x1-x0 ,y1-y0 ) =t(A ,B) ,即 x1=x0 +Aty1=y0 +Bt又点Q在l上 ,所以A(x0 +At) +…  相似文献   

13.
琚兴广 《数学通讯》2003,(24):12-12
过一个定点和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多少条 ?这个问题可分如下两类情况考虑 :第一类是经过这点且和双曲线相切的直线记为 (一 ) .第二类是经过这点且和两条渐近线中的一条平行的直线 ,记为 (二 ) .我们把定点在平面内的位置分为如下 5种情况 :1 )点在双曲线的内部 (含焦点的部分 ) ,记为① ;2 )点在双曲线上 ,记为② ;3)点在双曲线外部 (不含焦点的部分 ) ,但不在渐近线上 ,记为③ ;4 )点在渐近线上 ,但不在原点 ,记为④ ;5)点在原点 ,记为⑤ .本问题的答案可以由表 1给出 .表 1 过定点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条数(一 ) (二 )总计…  相似文献   

14.
1 重、难点分析1)正确地使用点、直线、平面之间关系的符号语言是学习的重点 ,也是难点 .2 )正确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 :异面直线所成角定义与范围 (0° <θ≤ 90°) ,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定义是学习的重点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与公垂线的求法是学习的难点 .3)处理线面之间的垂直与平行的关系问题时 ,要注意下列的转化关系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正确判断以及应用线段、线面、面面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的重点 ,也是学习的难点 .4 )在立体几何中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十分重要 ,一方面它把共面两直线的垂…  相似文献   

15.
教参中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应予更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数学必修2“两直线平行与垂直”一章的教学参考书中指出如下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16.
两直线平行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在很多教辅资料上给出了如下的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1)若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为y=k1x+  相似文献   

17.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 ,相切关系很重要 .要掌握“切线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要搞清切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切线的判定方法有 :①直线l与⊙O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 ,直线l与⊙O相切 .②圆心O到l的距离d =r ,则直线l与⊙O相切 .③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综合起来有两类 :(1)已知垂直 ,证半径或作垂线证半径 .(2 )已知半径 ,证垂直或连半径证垂直 .现分别举例说明 :第一类 :已知垂直 ,只需证半径 .如果所给直线不知过不过圆上某点 ,其证明方法是“作垂直 ,证半径” .例 1如图 ,在Rt△ABC中 ,∠B =90° ,∠A的平分…  相似文献   

18.
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及其应用;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空间距离(点线距离、点面距离、异面直线的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点、直线、平面是立体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平面的基本性质是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也是正确处理空间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关系以及识图、画图、推理、证明的依据.本单元的重点有: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之间的特殊关系(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空间角(两条异面直线的夹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和空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直线和平面之间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的计算.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重要工具,也是构造…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下B,P_(28))(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给出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λb.其中介绍一个推论:如果L为经过点A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a的直线,那么对于任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