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基于McCulloch和Pitts提出的二值神经元阈值模型,以Hopfield联想神经网络为核心,加上两个从网络,构造了一个由节拍各异的三个离散网络组成的神经网络系统.本文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并定性讨论了其联想思维功能.  相似文献   

2.
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搜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沌神经网络具有动态联想记忆功能,但其动态联想记忆是在网络的混沌运动中实现的,记忆状态为连续改变的非周期行为,不能稳定在某个已存储的模式上,因而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搜索成为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在部分神经元上施加合适的控制量进行钉扎控制,改变混沌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在钉扎控制作用期间,混沌神经网络的输出能稳定地收敛于网络的存储的模式上,从而实现了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搜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混沌模拟退火神经网络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虽然能有效地克服Hopfield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但对节点数较多的网络,仍有缺陷。引进了一种事后修正机制,即在结果修正时,结合具体问题,充分考虑解的合法性,根据神经网络的输出矩阵,依次找到该行的最大值,确定与该节点相连的下一个最短路径节点。仿真结果显示既使网络节点数较多,这一算法仍运行良好且能以较大的概率找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具有变系数和无穷时滞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引入相空间G(R_)×G(R_)和Lyapunov泛函方法,建立了一系列关于解的有界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对于具有变系数和无穷时滞周期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应用周期解存在定理,建立了该系统周期解存在和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将上述结果应用于自治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混沌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延时反馈控制方法,其目的是将混沌神经网络的丰富动力学特性应用于联想记忆、信息检索、组合优化、模式识别、数据压缩等智能信息处理中.利用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混沌神经网络进行控制,被控网络能收敛于与初始状态相关的记忆模式和反相模式的二周期状态上,从而实现了记忆搜索、模式识别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根据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中学习阶段的性质,对标准Kohonen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通过选取不同的学习率和邻域函数,将学习阶段分为粗调整学习和微调整学习二个阶段,使Kohonen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和收敛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改善了聚类效果。同时在Kohonen神经网络的输出  相似文献   

7.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在工业上用于管道内流体的实时监测,本文提出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反投影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以解决传统算法存在的扭曲形变和空间精度受限的问题.文中用改进的BP算法训练,采用一个两层感知机网络,网络的输入是预处理过的测量电容矢量,输出直接对应到空间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一方法,能重建出足够精确的图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McCulloch和Pitts提出的二值神经元阈值模型,以Hopfield联想神经网络为核心,加上两个从网络,构造了一个由节拍各异的三个离散网络组成神经网络系统,本文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并定性讨论了其联想思维功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Lyapunov泛函方法和LMI方法研究了具有连续分布时滞的高阶Hopfield神经网络(HHNNs)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得到了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使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规则和联想记忆规则共同描述了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对生物的学习和遗忘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规则与忆阻器结合的相关研究,仅实现了联想记忆的学习功能。基于此,融合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规则设计了一种新的忆阻联想记忆电路。首先,分析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规则和联想记忆规则之间的联系;接着,设计一种具备延时功能的模块,融合两种规则;进一步,结合模块设计了一种忆阻联想记忆电路,实现了学习和三种遗忘功能;最后,通过PSPICE仿真验证了学习和三种遗忘功能,以及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重置的变结构前馈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aussNewton法的前馈神经网络虽然可以达到局部二阶收敛速度.但网络结构中如果结点个数过多,会造成过模拟;网络结点过少。又会导致不收敛。为了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尝试引入重置算法(Early Restart Algofithm),并将其应用于Gauss Newton前馈神经网络.提出基于重置的Gauss Newton变结构前馈神经网络。对比实验表明,重置算法的引入有效地解决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问题,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用Hopfield神经网络解哈密顿回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PN是一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圆的直径为1.将一个N个顶点的简单图G的每条边赋权,权重为PN的边长;对于图G中不邻接的各对顶点,先求出这对顶点最短路的长度,再赋予PN中同样长度的路的两端点的距离.如此,将图G的哈密顿回路问题转变成旅行商问题:周游回路最优解的长度是否等于正N边形的周长.为了用Hopfield神经网络方法得到正确的判定,简化了初始状态,引用了动态消元算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用神经网络解旅行商问题(TSP>的改进算法。简化了Hopfield神经网络的能量函数并讨论了Euler法取大步长时的迭代性质.计算机模拟表明主要有两大优点:一是迅速收敛到一个解,二是易获得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产品市场均衡无穷维变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外部性是影响网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人们依据自身偏好选择网络产品,而选择过程又影响到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大小,所以网络产品市场均衡是消费者选择的不动点。通过将消费者选择理论、交通网络流量分配模型和无穷维变分不等式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刻画网络产品市场均衡的无穷维变分不等式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网络安全可视化可直观地提取网络安全特征、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但如何宏观把控网络安全的整体分析流程仍是一大研究难题。为此,引入了数据挖掘中经典的示例-探索-修改-模型-评估(sample-explore-modify-model-assess,SEMMA)分析范式,并结合网络安全可视化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网络安全事件分析模型,将分析过程划分为数据处理、行为特征探索、异常对象定位、异常事件描述与行为模式关联分析等步骤,规范安全事件探索分析流程。在行为特征探索环节,用模糊C均值算法量化主机行为,识别网络资产结构;提出了用基于协议的节点链接图(protocol-based node link diagram,PBNLD)可视化表征形式构建网络通信模型,以提升大规模节点的绘制质量;以安全事件分析模型为指导,面向多源安全日志实例数据,搭建了网络安全事件可视探索系统,通过多视图协同与故事线回溯的方式实现网络资产划分、网络异常事件提取和攻击事件演化。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MbMA(Managem ent by Mobile Agent)的系统组成及MbMA 中Agent的分类和各自的功能,提出了基于Mobile Agent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的网管体系,由于引入了能够集成SNMP设备的MbMA 代理服务器,增强了该体系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Hopfield网络解TSP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Hopfield网络解施行商问题(TSP)经常出现无效解和局部优化解,本文给出置换矩阵的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素Vxi作为初始值,以便得到有效解。此外,还利用较大的步长所产生的误差和对当前解必须或等于已有解的要求,使计算结果能从局部优化解达到全局最优解。大量的模拟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易获得有效解和全局最优解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网络神经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有助于理解成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和对矿产资源进行预测.其中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具有优秀的逼近特性,优化过程简单,训练速度快,适合于需要大量数据综合的矿产预测.采用RBFNN方法对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国滇东南地区开展金矿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快速获取成矿潜力信息.通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精度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优越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量监测是网络性能分析和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传统网络流量监测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源地址与目的地址的网络流量监测方案及实现方法,能够较好根据不同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对数据流量分别统计,以确定单个主机产生的流量数据,发现网络的异常.本文在标准MIB的基础上,又以CISCO的两个私有MIB为例,采用J2EE模型架构,并通过JDBC-ODBC接口完成了服务端数据库操作.  相似文献   

20.
在对宽带城域网的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ATM技术和IP技术性能的分析与比较,对宽带地域网的高速路由和交换技术做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MPLS技术,融合ATM和IP特点的分布式路由设计思想、构建了高速路由交换的体系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