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点冲击变形Mg-Y1.5-Nd0.6-Zn0.4合金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点冲击变形镁合金的主要变形模式包括形成孪晶与剪切带。其中孪晶的主要类型为{1121}、{1011}与{1012}孪晶。此外,孪晶与剪切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孪晶相对基体的取向差。  相似文献   

2.
利用TEM选区电子衍射和迹线分析方法,对铸态Mg-0.5Zr,Mg-5.7Zn,及Mg-5.6Zn-0.5Zr合金中的{012}孪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三种铸态合金中均存在孪晶,孪晶尺寸很大,呈透镜片状,孪晶面为{012}。利用矩阵方法处理了孪晶的电子衍射谱。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RTEM)电子显微表征技术,对冲击变形时效AZ91镁合金中变形孪晶与β-Mg17Al12析出相交互作用引发的变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1) β析出相阻碍■孪晶生长使其界面形成台阶结构导致孪晶板条呈现粗细不均的形貌,更严重的交互作用可导致孪晶界发生大角度弯折,同时诱发基体中扭折带的形成以协调孪晶变形;■孪晶与β析出相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局域应力集中,导致连锁诱发■孪晶形核,表明孪晶与析出相的交互作用可以促进孪晶形核。  相似文献   

4.
介绍PCB电镀铜过程中,铜孪晶产生的机理、图像及表现,并结合PCB在电镀铜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预防铜孪晶的产生,防止PCB板在客户端SMT高温焊接时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因铜孪晶问题导致PCB孔铜断裂发生失效的致命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首次报导了作为 Hg_(1-x)Cd_xTe 液相外延衬底的 CdTe 晶片中存在着狭窄的微细孪晶,其宽度由数十微米到数微米。这些微细孪晶在液相外延过程中将向Hg_(1-x)Cd)_xTe 外延层延伸,形成相应的 Hg_(1-x)Cd_xTe 微细孪晶,从而导致外延层表面出现细长的直线线痕,程度不同地破坏了 Hg_(1-x)Cd_xTe 液相外延层表面的平整性和光洁度。  相似文献   

7.
孪晶可以降低化合物半导体单晶的成品率,是目前半导体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InP及相关极易产生孪晶的半导体材料,系统介绍了孪晶形核的各类物理模型,归纳了材料属性、晶体生长放肩角度、温度梯度、生长速率、小平面、半导体极性及生长系统稳定性等因素对孪晶形成的影响。借助多晶硅中孪晶现象和形核机理解释了InP多晶中孪晶形核现象。同时,总结了掺杂剂及杂质元素对孪晶形成的影响。最后,对InP生长过程中孪晶形成及抑制方法进行了展望。InP单晶中孪晶的抑制将会大幅降低InP单晶衬底的成本,推动InP微电子及光电子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TiAl合金形变孪晶恢复过程的原位拉伸观察*梁伟杨德庄*赵兴国陆路郑维能(太原工业大学测试中心,太原030024)(*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处理教研室)(1/6)〈112]{111}形变孪生及(1/2)〈110]普通位错滑移是双相TiAl基合金的两个主要变...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利用EBSD技术对亚稳β型Ti?25Nb?25Ta合金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332}〈113〉变形孪晶的演变趋势及交叉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孪晶宽度不断增加,孪晶形态由变形初期的平直细条带状逐渐变为宽窄不一的条带状,至变形末期部分孪晶呈破碎状,孪晶界严重扭曲变形。多数晶粒内产生两种以上{332}〈113〉孪晶变体,部分孪晶能穿越晶界继续生长,某些初次孪晶内部有二次{332}〈113〉孪晶产生。不同变体孪晶间易发生交叉现象。不同{332}〈113〉孪晶变体的交叉作用导致交叉区域出现较大的局部晶格畸变,晶格畸变主要集中于孪晶内部,且交叉界面处的晶格畸变程度最为严重。交叉作用的结果是交叉区域的晶体相对于不同孪晶变体和基体的取向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形变镁合金微观组织与织构的EBSD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结构,变形时易形成基面织构,室温塑性差。研究镁合金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自动分析技术是研究材料微观组织及织构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本文分别举例介绍了EBSD技术在形变镁合金轧制过程微观组织与织构演变、拉伸孪晶界面和动态再结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Copper indium disulfide (CuInS2) thin film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in an acid medium on glass substrates. CuInS2 films were grown using CuSO4, InCl3 and C2H5NS as copper, indium and sulfur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CuSO4 and C2H5NS concentrations remained constant, while the InCl3 concentration was varied from 0.002 M to 0.025 M.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 that initially the films have a mixture of CuS and CuInS2 phases, when the indium nominal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formation of CuInS2 ternary compound was promoted until the final formation of a CuInS2 film. The morpholog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surface of CuInS2 films is constituted by nanotubes. The structural and compositional analysis show that for 0.025 M InCl3 concentration CuInS2 film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点冲击变形Mg?Y?Nd?Zn合金中存在高密度孪晶。在400℃热处理过程中,孪晶界附近形成弯折带;孪晶界与弯折带边界向基体发射大量长周期堆垛结构( LPS)。最终在Mg?Y?Nd?Zn合金中实现高密度孪晶、弯折带和LPS的三重复合强化组态。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选激光冲击工艺参量以获得最大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利用激光冲击和塑性变形理论推导出了激光冲击AZ31镁合金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公式,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其激光冲击后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获得较大残余压应力场的激光冲击波载荷范围为1.2GPa~1.7GPa,随着载荷的增加,残余应力增加,当载荷在1.4GPa~1.6GPa时,最大残余压应力为125MPa左右;冲击载荷在1.8GPa时,出现轻微的残余应力洞现象;而在大于1.9GPa时,均出现明显的残余应力洞现象;载荷p=1.474GPa时最大残余应力为-128.5MPa。理论推导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在轧制镁板材纵截面(即RD-ND面)分别切出样品轴绕法向(ND)方向旋转0°、30°、60°和90°的4种样品,并对它们进行室温下的动态塑性变形(dynamic plastic deformation,简称DPD)。EBSD分析方法应用于样品的微观组织及织构变化的表征方面,发现随着角度的增大孪生体积分数逐渐增大。60°和90°的变形样品中,只存在86°〈1 210〉和60°〈10 10〉两种界面关系,且数量很多。在0°变形样品中,除极少量的{10 12}拉伸孪晶外,基本上都是{10 11}-{10 12}二次孪晶。30°变形样中,{10 12}拉伸孪晶和{10 11}-{10 12}二次孪晶为主要的孪晶形式。  相似文献   

16.
王攀  郝晓剑  周汉昌  闫白 《激光技术》2014,38(4):459-462
为了解决阻燃镁合金的关键参量燃点测试的难题,采用比色测温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设计了结构新颖的比色测温装置。提出了由测温装置接收光辐射能量的突变点判断镁合金何时起燃,从而求出燃点温度;由中温黑体炉对系统进行静态标定来获得静标系数;而用电加热薄片电阻法来点燃镁合金,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实验原料的优点。通过对含Nd质量分数为0.0075的AZ80镁合金燃点进行了测试,比色测温装置和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结果分别是1164.7K和1148.2K,其相对误差为1.4%。结果表明,比色测温法成功解决了镁合金燃点测试难的问题,且对阻燃镁合金的相关研究及镁合金冶炼的在线监测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兴成  张永康 《激光技术》2015,39(4):466-470
为了研究激光冲击对镁合金表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钕玻璃脉冲激光对AZ31镁合金表面进行不同次数的激光冲击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镁合金表层的微观组织,并采用电化学测量技术在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0.035)中测试其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波导致镁合金表面层产生超高应变速率的塑性变形;晶粒内部存在与孪晶相互交叉、相互缠结的高密度位错而导致晶粒细化;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表明1次激光冲击后AZ31的自腐蚀电位提高约267mV;腐蚀电流稍有增大,反应电阻增大,抗腐蚀性明显提高;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多,腐蚀抗力未明显提高。其相应的交流阻抗谱也得出与极化曲线相同的结论。该研究对于激光冲击处理镁合金提高耐腐蚀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强度稀土镁合金的开发和研究是目前镁合金研究的热点之一。稀土镁合金含有大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变形孪生行为相对复杂,相应的EBSD样品制备技术和表征手段尚不成熟。本文尝试了适应于固溶时效处理Mg-Y-Nd系镁合金的电解抛光工艺,探讨了稀土变形镁合金EBSD表征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低温、低电流条件下较长时间抛光工艺可以制得表面光洁度较高的样品,而在对稀土镁合金孪晶界面表征过程中步长等参数的正确选择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低温退火对铁硅合金中立方织构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SEM、TEM和EBSD分析研究了Fe-3.2%Si合金在低温初次再结晶退火和较低温度下二次再结晶退火后立方织构的形成。结果表明:采用低温退火可以在初次再结晶组织中获得(100)[001]织构及(hk0)[001]织构,并且这种初次再结晶组织在较低的二次再结晶温度下可演化成比较集中的立方织构。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纳米压痕仪、原子力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性能与显微结构分析手段对镁基二十面体准晶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室温下对铸态Mg79.4-Zn18.5-Gd2.1(at.%)合金中形成的网状准晶相进行纳米压入测试,比较了不同压入应变速率下压痕的压入曲线、表面形貌差异,并据此对准晶相的压入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准晶相的室温硬度对应变速率敏感,其变形行为与常规金属及合金相比具有特殊性.结合准晶原子团簇摩擦变形理论,对反映准晶特性的压入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