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慧霞  邱峰  苏世栋 《电讯技术》2013,53(4):389-394
雷达目标微动参数估计是微动特征用于目标识别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以典型的转动模型为例,分析了微动对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推导了不同情况下微动补偿需满足的精度要求,提出了利用自相关法、峰谷值检测法及单脉冲测角原理联合估计微动参数。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信噪比为-5 dB时仍有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微动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微动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特征。作为微动目标独有的高分辨特征,提出了微动中心,微动频率和微动幅度等概念,给出了由高分辨距离像估计转动目标转速和振动目标参数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3.
建立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摆动点目标回波模型,推导得出摆动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研究距离像周期性变化规律,提出基于时间-距离像的摆动目标微动特征提取思路。针对幅度峰值搜索法对微摆动周期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结合数据预处理的幅度峰值搜索法和幅度阈值检测法等两种改进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在信噪比高于-10 dB时,结合数据预处理的幅度峰值搜索法和幅度阈值检测法能够有效估计摆动目标距离、摆动幅度及摆动周期等参数,此时摆动幅度估计值是对其真实值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投影值的估计。改进算法对目标距离和摆动幅度的估计精度与幅度峰值搜索法相同,对摆动周期的估计精度远远高于幅度峰值搜索法,可分别达到和优于采样周期的数量级。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可扩展应用于圆周旋转等周期性运动目标的微动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视角一维距离像序列的进动目标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利用多视角观测1维距离像序列联合提取弹道目标进动角和真实长度的方法。以锥形弹头为例,详细分析了目标进动条件下1维距离像长度随视角的变化规律,指出该规律通常情况下可近似为正弦曲线;基于此建立了多视角雷达目标观测模型,提出了基于多视角1维距离像序列目标进动角和真实长度的联合提取新方法,并分析了雷达布站对特征提取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旋转目标距离像长度特性及微运动特征提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梁  王涛  冯德军  刘进  王雪松 《电子学报》2008,36(12):2273-2279
本文提出了利用旋转目标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长度变化特性提取目标旋转半径和旋转速度等微运动特征的新方法.重点分析了旋转目标一维距离像的长度特性,指出当目标旋转时,微运动造成的一维像"虚假"长度和目标真实长度在雷达视线上的投影共同构成了目标的一维距离像.当目标匀速转动时,其一维距离像的长度变化服从正弦绝对值曲线,并根据这种变化特性,提出了两种提取旋转目标微运动特征的新方法.最后,设计了外场试验,通过实测数据证明了本文的观点和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惠叶  白雪茹 《雷达学报》2018,7(5):548-556
微动是指目标或目标上某些部件沿雷达视线方向的小幅、非匀速运动。通过对微动目标进行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高分辨3维成像,能够获得其结构和运动信息,从而为微动目标检测、跟踪、分类与识别提供重要依据,并在空间态势感知与防空反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微动目标运动形式复杂、回波非平稳性强,现有的参数化ISAR成像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散射中心航迹矩阵分解的微动目标高分辨3维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距离-瞬时多普勒(RID)像序列,利用watershed图像分割方法提取RID像的散射中心支撑域,并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准则实现航迹关联。然后,针对散射中心航迹关联时瞬时斜距估计精度受距离分辨率影响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基于现代谱估计的散射中心航迹矩阵精估计方法。最后,通过带约束的航迹矩阵分解实现微动目标的高分辨3维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成像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章动等复杂微动目标的高分辨3维成像。   相似文献   

7.
惯量比是中段弹道目标识别的重要特征,要求得惯量比需要得到目标的进动参数。锥柱体目标的进动参数估计需要其结构参数方面的某些先验信息。本文在分析锥柱体目标进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伪惯量比”特征量,该特征量不需要目标结构参数的先验信息,并给出了通过一维距离像序列提取“伪惯量比”的方法,降低了目标特征提取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伪惯量比”和其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标一维距离像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标一维距离像揭示了目标径向结构的分布特性,但它敏感于目标姿态的变化,故直接将一维距离像用于目标识别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本文把一维距离像作为随姿态变化的序列,提出了强散射中心维数、目标特征尺寸、散射中心分布熵三个概念,并把这三个特征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目标识别实验,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动目标合成距离像数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给出了微动目标合成宽带信号回波的一般模型,利用矩阵理论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理论分析了微动目标合成距离像的一般数学原理和多普勒效应,证明了传统的最大二次相位误差准则不能精确地表征运动对距离像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距离像畸变度量指标,并给出了关于新准则的几个有用的结论,对步进频率信号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仿真计算,证明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进动是弹道目标最常见的微动形式,进动特征的差异为雷达识别真实弹头和诱饵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针对弹道目标的进动特性,推导了弹道目标上任意一散射点的进动径向距离变化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散射点一维距离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距离像的弹道目标进动特征提取新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弹道目标时间-距离像信号中准确提取出所有强散射点径向距离变化的线性和信号,进而通过分析这一信号的频谱特性,估计出了弹道目标的自旋、锥旋频率及进动角。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和良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11.
弹道导弹目标的微动特征是中段真假弹头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文中研究了基于宽带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序列的微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分析了弹头微动过程中目标相对雷达视线的姿态角呈周期性变化,进而引起一维距离像变化的周期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计算距离像序列最大滑动相关系数变化的周期提取目标微动周期的方法。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弹头目标微动信息的两种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  王俊  张玉玺 《信号处理》2011,27(2):281-286
雷达目标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技术广泛应用于散射特性分析、建模以及目标跟踪。结合空间机动目标的微动信息,可以间接得到雷达视角信息。本文在分析了此转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两种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分别是投影方程求解法和球面拟合法。原理上,分别从代数和几何两个方向体现一维投影距离到三维空间位置的映射原理;算法上,解方程法是基于映射原理,进而求解矩阵方程来实现的;球面拟合法根据一维投影数据的球形分布规律从映射图中提取球面,过原点的直径与球面的交点即为强散射中心。GTD散射模型回波数据和暗室测量数据分别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两种方法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比较,同信噪比下,球面拟合法优于解方程法约15dB。   相似文献   

13.
数字签名是消息认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受到厂泛重视。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Lucas序列的数字签名方案,通过将Lucas序列与数字签名思想有效结合,完善了这种新的数字签名方案的描述,并首次给出了该方案中签名认证方程的证明,最后用一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自从雷达目标微多普勒现象被发现以来,雷达目标的微动特性在雷达目标探测与识别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目标微动特性的测量和分析正在成为当前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文中主要介绍了目标微动和微多普勒效应的概念,比较分析了目前目标微动的测量与分析处理技术,并且着重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目前微动特征提取的应用现状,接着就目前较常用的几种微多普勒目标识别分类器的识别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目标微动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难点进行了预测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微动目标对雷达回波产生调制,不同的信号形式调制效应也不同.正交频分复用(OFDM)雷达信号同时具有宽带距离分辨和窄带多普勒分辨能力,能更全面深入地揭示微动的调制效应.本文在建立微动散射点目标OFDM雷达回波模型的基础上,从高分辨距离像和微多普勒两个方面推导了微动对OFDM雷达回波的调制机理,并分析了调制效应与雷达参数、微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指出OFDM雷达信号结合了线性调频信号与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在微动分析方面的优势,为微动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仿真试验和暗室测量数据分析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机载雷达具有速度快、视野广的特点,适用于战场运动目标的跟踪识别。而目前国内外针对机载低分辨雷达下微动地面目标识别的研究尚属空白。文中建立了机载平台下战场目标的雷达回波散射点模型,分析了单兵、轮式车、履带车等典型目标的微动特性,根据行进单兵微多普勒的周期性特征实现了单兵与机动车的识别;进而通过提取回波信号特征谱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实现轮式车与履带车的分类,在20 dB信噪比下识别率在87.5%以上。分类方法具有稳健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