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防性抗生素用于胆囊切除术对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普宁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106例胆囊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行胆囊切除术及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指标均较对照组小,只有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总发生率1.89%较对照组11.32%低,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中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可显著减小患者住院时间,但对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无显著预防作用。由于本次样本量较少,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应对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辽阳市弓长岭区中心医院就诊收治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共计80例,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40例,主要应用开放手术应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研究组40例,主要应用腹腔镜手术应对其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病患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手术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病患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之对照组均明显要低,P0.05。对照组病患手术费用较之研究组明显要高,P0.05;研究组病患平均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对照组病患术后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黏连各两例,并发切口感染5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研究组病患术后仅病患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研究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要低,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针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其疗程疗效颇优,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患者当中抽取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42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软组织肉瘤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实施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肢率、治疗效果、术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保肢手术率为77.50%,对照组患者为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实施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保肢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方小切口入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指标观察。方法选取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术,观察组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术,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7.8±1.1)cm较对照组(15.3±1.7)cm明显较小,术中出血量(107.2±21.4)m L较对照组(187.4±32.1)m L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100%较对照组89.80%明显较高,观察组并发症率4.08%较对照组16.33%显著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小切口入路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于喉返神经及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间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以及对喉返神经及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影响。结果相较于传统电刀手术,采用超声刀可明显缩短腺体切除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观察组患者的声音嘶哑现象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而对照组有3例于3~6个月恢复,2例1年以上未好转。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最终采用超声刀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术中对喉返神经和入喉处甲状腺组织的辨认和保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集信丰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86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经第5肋间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经第6、7肋间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临床疗效、胸水完全吸收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水完全吸收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第5肋间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可缓解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与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探讨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卫生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7例,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接受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不仅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切口更为美观,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颈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9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患者记为前路术组,另外39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记为后路术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结合术后有效随访比较治疗综合效果。结果前路术组手术时间(75.4±10.2)min、术中出血量(206.3±31.5)m L较后路术组明显较低,术后1年颈椎功能JOA评分(14.4±1.8)分较后路术组显著较高(P0.05);前路术组不良结果发生率5.13%较后路术组低(P0.05)。结论同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特点,且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结果的发生,对病情康复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组和动力髁螺钉(DCS)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天数。按照Kolment疗效标准对患膝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90例患者术后获得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观察组切口(12.8±3.6)cm,出血量(212.6±31.3)m L,骨折愈合时间(12.8±0.7)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后按照Kolment疗效标准对患膝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观察组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系统可减少组织创伤,保护局部血运,降低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的风险,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使用灯盏花素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效果以及影响再植成功率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兴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断指再植患者,其中共有51根断指,以患者治疗时间作为标准,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进行常规治疗,比如抗炎以及照射保温等,在此基础上1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灯盏花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情况,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前后差异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并且两组患者间血管危象发生率以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中,使用灯盏花素进行术后治疗,能够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灯盏花素具有抗凝、消炎以及扩张血管的效果,因此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急诊脑外伤手术中分别对患者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麻醉,对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医院于2014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对治疗组患者行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为治疗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与参照组患者的17.07%对比,组间优势不具有明显性,即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脑外伤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行舒芬太尼麻醉,不仅可以改善临床麻醉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保证临床治疗安全,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广东省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8例老年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以前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将2015年后收治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X线胸片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小儿患者102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纯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8%,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9%,由此可见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低于对照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湖北省团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腹部手术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降低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方法选取200例该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8%明显优于对照87%(P〈0.05)。结论行外科手术前后,应对患者予以优质护理,缓解其焦虑情绪,保证手术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盲选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75例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67%,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0.6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3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22.67%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