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当我们对试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议论之后,有必要静下心来,冷静地作一番思考.我们会发现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推陈出新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下面我想结合其中两道试题作一简要分析,浅谈2007年高考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考命题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各地中考命题都不同程度地利用题目的不同结构形式和呈现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各种潜能,成为当前中考命题的主流.在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不少地市通过不同的操作形式创设试题情境,使试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所谓"操作型试题"就是命题者通过让学生读题、动手操作进行体验试题的内涵,进  相似文献   

3.
05年是新课改全面铺开的一年,作为中考这种具有指挥棒作用的考试,必然要体现课改的精髓.今年解三角形这类试题,显著的特点是背景丰富,联系生活密切,试题的形式多样,而且试题的再生能力大有长劲.在此我想对主要的几类试题进行分析,以便今后大家能有的放矢地去掌握它.同时想对各类试题的走势说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考命题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各地中考命题都不同程度地利用题目的不同结构形式和呈现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各种潜能,成为当前中考命题的主流.在201 1年各地中考试题中,不少地市通过不同的操作形式创设试题情境,使试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所谓“操作型试题”就是命题者通过让学生读题、动手操作进行体验试题的内涵,进而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类问题往往是把学生放置于手、脑皆动的环境中,让学生亲临其境,凸显试题的存在性、应用性,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都在体现"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呈现起点低、难度适中、知识覆盖全面的特点,均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试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基本概念、公式的掌握程度,突出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试题蕴含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常常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与化归思想.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对这四种数学思想进行分析.一、考题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种由图形提供信息的试题.此类试题的某些已知条件,特别是数量关系隐含在试题的附图中.解此类试题时,必须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图形,正确地从图形中提取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如果忽视了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就无法从图形中找到数量关系,会感到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7.
<正>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是命题组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了多次检验的优秀的学习材料.根据笔者的学习经验,在数学章节复习中,有选择性地对优秀试题从各个角度细研深究,不但能使我们熟悉和掌握各种考试的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命题形式,而且更有利于我们提高章节数学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另外,对优秀试题进行"细嚼慢咽"地研究,不仅会对本块相应的知识、方法起到全面复习、巩固的作用,更会让数学的章节总结、复习做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第20题是一道涉及递推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综合试题,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及推理论证能力.现在,我们透过试题及解答表面,深入挖掘题目背后更深层次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考查"新概念"或"新定义"的"新题型",这类试题"新颖、灵活",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以及逻辑组织与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这里我们以2012年北京中考试题第25题(全卷最后一题)为例谈谈如何在考场上有效求解这类试题及关于日常教学的一些建议.一、问题再现  相似文献   

1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况正如荀况所说,这几年,数学高考试题的命制也试图从更高的观点来展望和突破.以名题为背景的试题已经从数学名题这块沃土中开出灿烂的花朵,在"百花齐放"的高考中显得端庄、华贵且芳香浓郁,颇有花王牡丹的风范.这些试题借着高考送来缕缕香气,吸引了不少观众,笔者便是其中之一.观赏着这些试题,心有所感,便不断揣摩一些高考试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了编制名题背景试题的三种类型.研究时间一长,越发觉得编制名题背景的试题有其深刻的意义且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诚然,赏花容易种花难——命制此类试题应有其特别要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海南、宁夏高考数学试题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立意新颖,重点突出,重心倾斜,背景公平,情景朴素,选材有据,试题源于教材又活于教材.视野广、视点高、层次多、开放性地考查了数学理性思维和灵活的思辨性.试题既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兼顾对考生继续学习所需的数学素养和潜能的考查.是一份可圈可点引领新课程方向的试题.这份试题给予我们丰富的内涵和真知灼见的启迪,它是指导今后高考数学复习和实践新课程改革的实事求是的一本难得的教材.  相似文献   

12.
郑隽 《数学之友》2022,(23):95-97
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时代特色鲜明,人文内涵丰厚,很好地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基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等关系.试题背景公平、内涵丰富,卷面和谐流畅、解法自然合理,注重对数学本质的考查.试题综合中学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的各项要求,有效贯彻了课标理念,积极平稳地推行了中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一类有关抛物线背景下的最短距离问题,它们把几何证明、几何变换与函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扩大了考查的知识范围,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和难度,还常常以压轴题形式出现在试题中.受这类试题的启发,在双曲线背景下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最短距离问题呢?我对此作了这方面的探究,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双曲线背景下仍然存  相似文献   

14.
莫儒汉 《中学生数学》2012,(24):36-37,25
网格型试题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更能考察识图、分析、归纳、想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多种能力.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新题型、热点题型.把图形置于网格上能直观反映图形的形状、大小与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更能准确地描绘及量化几何图形存在的静态及动态方式,并凸显它们的基本特征.本文就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网格型试题归类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函数几何综合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引人注目的新题型.这类试题,将几何问题与函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灵活运用函数、几何的有关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和逻辑推理来解决数学综合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中考试题为例,对此作一归类解析,供参考. 一、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 这类问题以几何图形为依托,研究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问题.它的求解步骤一般是:  相似文献   

16.
<正>1问题提出高考试题历经命题专家的打磨,无论在知识考查、方法引领、思想挖掘上都具有极高的示范价值,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但在教学中将试题仅作为练习题使用,只做一般性的解答回放,只解不研,无疑是入宝山而空回.挖掘高考试题潜在价值最有效的方式是不断追问.为了让学生弄清搞透,对一个问题常常需要连续提问,环环相扣,紧抓不放,直至能充分理解、深刻领会.追问是针对教学现场,目的明确地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下面我们以一道高考试题为例展现追问挖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纵观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试题都以坐标几何题作为压轴题.此类试题倍受命题者青睐.究其原因,它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构题者巧妙地将几何图形置于坐标系中,通过函数图象为纽带,将数与形有机结合,并往往以开放题的形式出现,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课堂考试质量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课堂考试命题方法存在两个弊病: 第一,缺乏对试题的全局安排,通常是选上普通题五或六道,再配以较难题和难题,这样的试题区分度较差,常常发生不是偏难便是偏易,其结果均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考试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也失去了调节作用. 第二,评定成绩后,先算了总平均、列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和比例,至于利用考试所得信息来评价试题质量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为了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最大限度地使命题在“定程度上起到检查教的质量、考核学的水平的作用,每位教师就要对自出试题进行定量分析,以不断提高试题的质量.“本文以…  相似文献   

19.
从对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特征,即试卷的组织者都在有意识地试图将新课程的理念在试卷中体现出来,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对应用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和体现知识内有联系的综合性试题更为关注,这些试题大多通过设置情景新、设问活的探究型和开放型题目,着重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部分联系实际的试题内容过于成人化,不适合学生作答;不少开放题设计的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些繁难试题仍然出现,有些素材选择也有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之嫌等等.下…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山东省数学会承办的“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于4月11日(星期日)上午举行,与往年相同,第一试只有一套试题;第二试有三套试题供各省、市、区根据拳地情况自行选定.本刊在第一时间刊登这份题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