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立体X线电视成像原理,要在单只影像增强器上形成并区分左右两个物体像,需要二个X线源按一定的频率交替发射.采用二只普通二极X线管予以机械同步遮光是一种可以实现的方法,但装置复杂,不便调节,可靠性差.我们在研制立体X线电视系统中,采用二只栅控X线管,组装成栅控双三极管X线源,由电视系统电子同步控制.理论和实践表明栅控X线源不但小型轻便、稳定可靠、容易调节,而且具有辐射剂量低,对生物体破坏作用小等独特的优点,它在X线电视系统、快速X线照相以及其他需要严格时间控制的X线技术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立体X线电视     
本工作根据双目视差原理,采用特种的两只三极X射线管以及一只摄像机,配合像增强器,成功地获得了立体感很强的立体X线图像.本文在简要论述基本原理之后,着重叙述获得立体图像的处理方法,并给出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X线三维图象深度的分析方法,并从基本公式出发讨论了X线空间位置、图象空间位置、观察角与立体视差值的关系,给出了测量深度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显微双目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提出了基于极线校正的体视显微镜三维重建方法.根据平行双目成像原理建立简易的三维重建模型,实现了对实验物体的三维坐标恢复.首先,采用近似欧式极线校正算法校正原始拍摄立体标定图像,并只需标定2个三维重建参数;然后用非局部代价聚合匹配算法匹配立体图像得到视差值;最后根据立体成像几何法得到物体三维重建坐标.实验结果表明:X和Y方向测量误差为3%,Z方向测量误差为3.2%~9.1%,故在允许误差下可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三维尺寸.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立体X线图像模型处理的一种方法,并介绍一个模拟实验过程.在Cromemco微型机上,首先建立模型,进行边缘检测、求特殊点、环线跟踪,然后在立体图对之间实行相关检验处理,计算目标的空间坐标。文中对主要算法与Fortran程序进行了讨论,并给出处理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颌面部外伤的诊断中,以往传统的X线检查占主要地位,但颌面部解剖结构互相重叠,X线平片有时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颌面部骨折范围与程度,影响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螺旋CT是容积扫描和采样并具有多种图像重建技术,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特征,对临床诊断和外科整形治疗有很大帮助近年来,我院应用螺旋CT扫描并用多种重建技术对23例颌面部外伤骨折进行诊断,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收集了1999年12月~2001年3月颌面部外伤骨折23例,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21~54岁,平均37岁受伤原因中交通事故18例,高处坠落3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发现平片颧骨骨折10例、上颌骨骨折4例、鼻骨骨折3例、下颌骨骨折6例.……  相似文献   

7.
视差估计与补偿是立体视频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立体摄像系统视差分布的约束条件(外极线约束、方向性约束等)和视差矢量的相关性(帧内视差矢量的空域相关性和帧间视差矢量的时域相关性),并结合H.264标准中的多种块选择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H.264的立体视频编码的视差估计快速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算法能有效地降低视差估计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由于立体视频的数据量巨大,不便存储和传输,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其压缩效率,降低传输的码率.文章分析了立体视频左右通道间恰可察觉失真的关系,基于立体掩蔽效应提出了非对称立体视频编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解码重建图像主观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右视点视频编码的码率节约了11.45%~18.69%.与传统立体视频编码模型相比,该算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立体视频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9.
鉴于传输丢包会严重影响视频重建质量,甚至大范围传播错误,因此通过研究视频通信质量与传输丢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合网络丢包特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该失真模型结合了快速宏块级失真估计方法及帧间宏块拷贝和视点间宏块拷贝的错误隐藏方法,可在丢包信道下快速估计宏块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宏块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准确度较好,可为立体视频传输失真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对立体视频通信质量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引言设G=(X,E)为有限阶的简单图,X与E分别为G的顶点集与棱集。在下文中,我们总假定G是连通的。以d(x,y)表示G的两个顶点x,y之间的距离。对于每个x∈X,定义x的“联系数”(associated number)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互式立体视频系统,从传输质量的角度对网络通信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首先对现有的交互式立体视频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系统的总体框架及网络通信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分别对传输模式和传输控制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最后从传输质量的角度出发对交互式立体视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若干技术与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设X是一个n阶BCK-代数,我们用N(i)来表示X中i阶子代数的个数,其中1≤i≤n.本文的目的是证明有限BCK-代数子代数个数估计定理. 定理 设X是n(≥1)阶BCK-代数,则,i=1,2,…,n. 关于BCK-代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可参阅文献[1]和[2].为了引用的方便,我们列出一个BCK-代数必须满足的五条公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积分时间分辨荧光方法研究了KH(X1Σ+,v=0-3)与H2之间的振动碰撞能量转移。在K-H2混合样品池中,脉冲激光(泵浦激光)双光子激发K原子至6S态,K(6S)与H2反应生成KH(X1Σ+,v=0-3)分子,利用另一脉冲激光(检测激光)激发X1Σ+至A1Σ+态,通过测量0-100μs延迟时间内各振动态的时间分辨激光感生荧光光谱(LIF)强度,通过速率方程分析和谱线轮廓积分方法,得到了KH(X1Σ+,v=0-3)与H2之间的振动能级转移速率系数分别为(2.1±0.4)×1013cm3.s1for v=1→v=0,(6.5±1.2)×1013cm3.s1for v=2→v=1和(8.9±1.6)×1013cm3.s1v=3→v=2.同时得到扩散系数为(1.3±0.2)×104s1.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基于递归计算的像素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没有完善的预测参数求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的自适应立体视频预测参数的求取算法.该算法根据立体视频时空域特性,确定未丢失的帧间编码宏块采取的运动估计方法,并采用时域或者视间视差补偿的方式确定端到端预测失真及隐藏失真,进而确定时域和视间预测参数.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预测参数固定取值算法相比,各视点的失真误差都有所减小,且对各种特性的序列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晶种诱导水热合成二硫化钴CoS2粉体及结构精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法,以EDTA作为螯合剂,加入N iSe2作为晶种,在碱性条件下合成CoS2粉体.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产物的晶相组成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R ietve ld法及M aud程序对样品进行结构精修.R ietve ld精修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具有AB2型立方结构,空间群Pa3,晶格常数a=5.5340,并用M aud程序所得精修数据来表征产物晶粒形貌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设 X 为自反 Banach 空间,K■X 为闭凸集,A:X→2x~* 是一个集值映象,对f∈X~* ,本文讨论变分不等式:u∈K 〈Au,v-u〉≥〈f,v-u〉Vv∈K.作为应用,在单值的情形,我们获得了关于伪收缩映象的不动点定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了262名非糖尿病绝经后女性腰椎L1-4和股骨颈(Femoral Neck,FN)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并检测了其外周血骨转换标志物和糖代谢指标以及雌激素水平.结果发现胰岛素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eosta...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黄铁矿型FeS2(Pyrite)多晶粉体.样品的X射线衍射线和Rietvild结构精修表明,所得样品具有AB2型立方结构,空间群Pa3,晶格常数a=5.4151 A,Wyckoff参量u=0.3868,结合水热生长模式分析了晶体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儿童的弱视、斜视与立体视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中国正常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功能发育提供重要的基本数据,并了解立体视与性别的关系;揭示弱视与斜视患者立体视损害的规律.方法随机抽样测定473名(男232人,女241人)4~6岁正常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同时无选择地测定122例弱视与斜视门诊患者的立体视.结果473名儿童中,465人(98.3%)通过120",402人(85%)通过60″,且无性别差异.122例患者中100人(82%)为立体视盲,弱视愈深,立体视愈差,其立体视损害与注视性质及斜视的发生有关(P<0.05),单、双眼弱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立体视损害较共同性外斜视者更重(P<0.01).结论我国正常学龄前儿童立体视功能发育情况良好,且无性别差异.弱视、斜视患者立体视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尽管对于Wheatstone-Panum极限情况的特征匹配方式存在争议,但通常认为,两眼中特征数目都为2的常规立体视下的特征匹配遵循惟一性原则.本研究采用简单的2∶2直线型常规立体视构型发现,在左右直线分别发生融合的情况下,被试者可观察到第3根直线,这一现象与惟一性原则相背.利用双眼性探针技术证明,这根直线的产生,是由于一只眼中的某根直线与对侧眼中的两根直线发生了双重融合,这一结果表明,常规立体视并非只发生惟一性融合,还可能发生双重融合,并提示,Wheatstone-Panum极限情况发生的是双重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