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分析普通圆形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受拉性能,本文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橡胶夹层的受拉分析模型,根据橡胶层的约束边界条件及普通橡胶材料的不可压缩性质,推导了橡胶夹层的应力与位移分布简化计算公式。根据推导结果对橡胶夹层的应力分布与变形规律(如橡胶层内外自由边的变形形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模型与计算公式可以较好的分析不同形状系数的普通圆形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橡胶夹层的应力分布与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2.
橡胶-钢球支座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橡胶-钢球支座的橡胶层与钢球粘结界面上及橡胶中间层在扭转载荷作用下存在中心裂纹和环形边缘裂纹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撕裂能与裂纹尺寸、载荷和橡胶层厚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撕裂能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橡胶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界面中心裂纹和橡胶层环形边缘裂纹,撕裂能都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于界面环形边缘裂纹和橡胶层中间钱币形裂纹,撕裂能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对2种缝高比和5种橡胶掺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楔入劈拉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规范公式及能量守恒定律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并求解出PETERSSON、欧洲混凝土规范、XU和REINHARDT3种软化曲线的相关参数。根据3种软化本构关系得到黏聚韧度理论值,并与黏聚韧度试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橡胶集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失稳韧度和断裂能;3种典型的混凝土软化模型均不能很好地描述橡胶混凝土的黏聚韧度;对XU和REINHARDT软化关系式进行修正后,得到了橡胶混凝土的软化本构模型,可用于研究橡胶混凝土材料的抗裂特性。  相似文献   

4.
鉴于橡胶制品的广泛应用,本文利用Zwick020材料试验机和Zwick010双向拉伸材料试验机分析了一类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单向拉伸及双向拉伸的力学行为.得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材料单向拉伸及双向拉伸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材料的破坏条件,由此分析了温度条件和加载条件对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拉伸变形和破坏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实验结果拟合出材料的一类应变能函数及材料常数.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压实黏土防渗层干缩开裂的力学机制,开展了压实黏土层含水率梯度变化与干缩裂隙演化规律试验研究,并构建了含水率梯度作用下压实黏土层开裂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蒸发过程中,压实黏土层失水率随深度指数递减,高液限黏土含水率梯度明显高于低液限黏土.压实黏土层表层拉应力随含水率梯度的增加而增加.蒸发过程中,低液限压实黏土层含...  相似文献   

6.
周子健  霍静思  金宝 《实验力学》2018,33(2):209-218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基础,通过制作15个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和11个中心拉拔粘结锚固试件,分别进行200~800℃高温后抗压试验和拔出试验,研究了经历不同温度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变异情况。对历年来高温后混凝土粘结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有限元拟合对试验温度场进行了修正,总结了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退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同时比对了高温后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的相关性。基于现有高温后混凝土材料微观试验结果,从微观结构层面解释了宏观粘结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高温后粘结性能微观损伤机理。结果表明: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高温后混凝土抗拉强度衰减规律相近。同时,高温后混凝土残余粘结强度与混凝土高温微观结构密切相关,与水泥凝胶体HCP孔隙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