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言 单热丝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的精确测定。1978年J.Boeret al提出Parallel wire模型,这种模型不再将热丝既作为加热单元又作为测温单元,而是热丝只作为加热单元,检测温度变化是由距加热丝一定距离处的一对热电偶来完成,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将以往单丝法所能测试的导热系数的上限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如果应用上述方法测定多孔材料(或非均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则其热电偶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双室热保护法测定真空绝热板(VIP)的导热系数的原理,设计了测试装置.外室作为热保护装置,内室作为测试加热装置,基于稳态下测试VIP平板的导热系数,该装置不受VIP尺寸的限制.分析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和理论误差,并与标定值对比,测试结果较精确.该装置可以用于VIP出厂前的导热系数的测试及使用过的VIP的老化程度的...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设计中,对于发泡塑料等易发生形变的材料在常温下导热系数的测定十分需要.实验室里通常用“热幅射速率法”测量,这种方法只能测量工作在100℃与室温之间而不易产生形变的材料导热系数.因此设计了一种新方法——“保温瓶法”,这种方法能较方便正确地测量易于形变的不良导体在常温下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4.
以石墨、铜粉、铝粉三种导热填料填充到环氧树脂中制备导热胶粘剂,采用SEM和金相显微镜对材料进行形貌表征,采用TPS 2500导热系数测定仪测试样品的导热系数。研究了这三种类型导热填料在不同填充量时的热导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比讨论了三种填料在最大填充比例时胶粘剂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利用常功率热线法测定含湿多孔介质热物性的特殊性作了分析,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湿材料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测试误差.报道了对含湿型砂热物性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低温导热带的设计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低温导热带的冷量传输性能和减振特性,得到通过利用高导热率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小导热温差和降温时间。通过实验验证了低温导热带与制冷机和高温超导滤波器的耦合实验,耦合温差为2.5K。实验结果和理论值基本吻合,分析了造成温差的原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新的改进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双平板导热仪中的过渡过程,按试样冷表面为第三类边界条件时,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了试样中的瞬变温度场,在温度场的分析解和差分解的基础上,拟订了在双平板导热仪上测定不良导热材料导温系数的方法,并作了细致的测试误差分析,文中还报道了对玻璃和加气混凝土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陈晓燕  石玉美  汪荣顺 《低温与超导》2006,34(6):414-416,477
利用稳态法测试了固体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及复合材料与铜之间的接触热租。在90K~300K的温度范围内,固体复合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大,而当温度上升时,接触热阻降低,温度大于100K时,热阻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9.
传统高分子聚合物是良好的电绝缘体和热绝缘体.高分子聚合物具备质量轻、耐腐蚀、可加工、可穿戴、电绝缘、低成本等优异特性.高分子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件.由于高分子材料的热导率比较低(0.1—0.5 W·m-1·K-1),热管理(散热)面临严峻的挑战.理论及实验工作表明,先进高分子材料可以具有比传统传热材料(金属和陶瓷)更高热导率. Fermi-Pasta-Ulam (FPU)理论结果发现低维度原子链具有非常高的热导率.广泛使用的聚乙烯热绝缘体可以被转变为热导体:拉伸聚乙烯纳米纤维的热导率大约为104 W·m-1·K-1,拉伸的聚乙烯薄膜热导率大约为62 W·m-1·K-1.首先,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结果总结导热高分子材料的传热机理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导热高分子聚合物的制备策略;然后,讨论了在传热机制及宏量制备方面,高分子聚合物研究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最后,对导热高分子的热管理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例如,导热高分子聚合物在耐腐蚀散热片、低成本太阳能热水收集器、可穿...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热电偶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进行改进,利用DISLab温度传感器测金属盘达到平衡的温度和散热盘的温度,解决了传统的导热系数测定时误差较大的问题。实验表明,该实验操作简单,精度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导热系数测量中的两种常见误操作,分析了误操作对导热系数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样、盘未对齐5~10%时,导热系数减小1.1~6.7%;低于稳态3~4℃测试时,导热系数减小35.8~45.3%.实验中,误操作加剧了两盘的温差并且减小了散热盘稳态处的曲率,导致导热系数减小.分析误操作有助于优化实验方法,能更好地指导高校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型导热材料石墨泡沫具有很好的热物理性质。本文在实验获取这种新型多孔材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材料结构和导热模型,采用热阻法给出了石墨泡沫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关系式,计算了石墨泡沫的剖面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和等效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3.
国外热网管道热损失测试多半采用热流计、红外测温仪、点温计等测试手段来实现。但现场测试时往往受到风、日照等非稳态影响。为探讨现场测试方法的可行性,采用了热流计法、表面温度法、温差法和焓降法来测量热网管道热损失。a.热流计法:用热流计直接测量管道保温层外表面热损失。b.表面温度法:测量管道保温层外表面温度、环境温度和风速,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公式来计算管道热损失。c.温差法:根据管道保温层内、外表面温度,内、外径以及实验室测得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按径向一维导热计  相似文献   

14.
冯辉君  陈林根  谢志辉  孙丰瑞 《物理学报》2016,65(2):24401-024401
基于构形理论和■理论,对"+"形高导热通道的方形构造体开展导热实验研究,并对不同优化目标和不同高导热通道布置形式下的构造体导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形高导热通道的方形构造体,实验和数值计算所得到的构造体最高温度点均位于"+"形高导热通道两分支之间,实验和数值计算所得到的构造体平均温差和■耗散率的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证明了导热构形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与"H"形高导热通道的方形构造体相比,构造体内高导热通道采用一级"+"形布置使得其导热■耗散率得到降低.■耗散率最小的一级"+"形高导热通道构造体最优构形与最大温差最小的构造体最优构形相比,前者的导热■耗散率降低了5.98%,但最大温差提高了3.57%.最大温差最小目标有助于提高构造体的热安全性,■耗散率最小目标有助于提高构造体的整体导热性能.在保证热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实际微电子器件设计中可采用■耗散率最小的构造体最优构形以提高其整体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5):1282-1287
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与数值预测结合研究了平纹、斜纹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传热性能。实验方面,采用基于电加热膜加热的稳态"三明治"结构进行测试,得到了材料厚度与面内方向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模拟方面,观测复合材料内部微观结构,重构建立了代表性单胞模型,在三维方向分别模拟其一维稳态导热过程来预测材料不同方向的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获得的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厚度与面内方向导热系数均随材料热面温度升高而近似线性增大,面内方向导热系数约为厚度方向的2.8倍,因密度相近,平纹、斜纹机织结构材料各主轴方向导热系数偏差小于10%。数值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并对引起实验与数值结果偏差的来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相关测试平台,对一系列环路热管用烧结毛细芯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组元配比,孔隙率和浸润工质等参数对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烧结镍铜毛细芯有效导热系数显著低于单一组元毛细芯,并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饱和了水的毛细芯导热系数相比干态毛细芯的导热系数有所增加。实验结果与文献中的有效导热系数模型比较,Alexander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17.
依据非稳态传热理论研制了导热系数快速测定仪,用单片机完成了解偏微分方程等复杂数据的处理,能自动完成测试条件的自动控制,材料所处温度的测量,直接显示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整个测量过程在10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18.
以恒定导热原理为基础,选用由温度表和温差电偶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在真空环境下测量试样上下压杆对称位置的温度、有效传热面积和试样的厚度,通过计算机计算试样的导热系数.与传统的稳态法比较,采用真空热流法测定导热系数,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很快达到稳定,可以减小测量过程中试样及上加热盘和下散热盘侧面散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测定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大体有两类:一类是静态测量法;一类是动态测量法。由于试样的性质、形状、测试温度范围、加热方式以及测定传递热量的方法各不相同,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法。本文介绍动态测定固体导热系数的一种方法——激光脉冲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试样的尺寸可以做得很小,测试周期很短,待测温度只要作相对测量,所以测温仪器无须作绝对定标,数据处理方法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20.
针对导热系数测定实验中数据处理不准确的问题,对牛筋、橡胶、铝三种不同材料在自然冷却和风扇冷却条件下的导热系数进行了测量,利用Origin软件进行分析比较表明,用二项式拟合和指数拟合即可得到较高的相关度,并且材料的导热系数与降温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