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手性吡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众多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利用不对称傅克反应合成手性吡咯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手性有机小分子和手性金属催化剂是实现不对称合成手性吡咯化合物最为常见的方法.根据催化剂的分类,我们就近十几年来基于吡咯结构单元的不对称傅克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手性钛锆化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手性钛锆化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特别是手性柄型金属钛和锆化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对这类催化剂的特点和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氨基醇砌块用于螺/环丙环类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建平  陈庆华 《有机化学》2001,21(10):728-731
手性氨基醇砌块3与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手性合成子4通过串联的不对称双Michael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了具有四个新的手性中心的氨基醇手性砌块/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7(44%~57%,de≥98%)。通过元素分析,[α]^20~D,UV,IR,^1HNMR,^13CNMR,MS确认了它们的化学结构。本工作可以为含有某些活性官能团的多手性中心的复杂结构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4.
谢建华  周其林 《化学学报》2014,72(7):778-797
过渡金属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寻找和发现新颖配体骨架并开展新型高效的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的核心内容. 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螺环骨架手性配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手性配体类别. 手性螺环配体的骨架已由多手性的螺[4.4]壬烷骨架发展到只具有单一手性的螺二氢茚和螺[4.4]壬二烯等螺环骨架类型,形成了包括手性螺环单磷配体、双膦配体、膦氮配体、双氮配体等丰富的手性配体库. 这些手性螺环配体及其催化剂不仅在不对称催化氢化、不对称碳―碳键形成、不对称碳―杂原子键形成等多种类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且使得许多原先难以控制对映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变得可能. 而今,手性螺环结构已成为“优势结构”,相应的手性螺环配体及其催化剂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 手性螺环配体的兴起为手性催化剂研究增加了活力,极大地促进了不对称合成化学的发展. 今后,手性螺环配体的研究除了将向新型、高效、高选择性手性配体及催化剂方向发展外,将其应用于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控制、以及应用于手性天然产物和药物的高效不对称合成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一种结构新颖的螺锗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春元 《有机化学》1994,14(6):613-615
在吡啶存在下,本文利用手性配体试剂L-N,N-双(2-羟乙基)苏氨酸(1)与β-羧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2)反应,首次得到一种具有旋光性、含δ-内酯环新颖结构的螺锗化合物(3)。^1H NMR ,IR和MS的测定数据均表明NGe配键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雷耀辉  李弘  何炳林 《有机化学》2000,20(4):464-469
评述了近年来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前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R)-螺[4,5]癸-2,7-二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姚文刚  王剑波 《有机化学》2003,23(6):546-549
从环己烯酮出发,经手性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Wolff重排反应延长碳链, 再利用重氮化合物的C-H插入反应,以8步反应28.5%的总收率合成了手性β,β '-螺二酮.在合成路线中手性中心的构型保持不变.在最后的检测中未发现另一对 映体,开始产生的手性中心在合成过程没有消旋化。  相似文献   

8.
平面手性二茂铁由于其独特的立体结构和电子效应,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已成为一类优良的手性配体。合成高光学纯度的平面手性二茂铁已受到高度重视,将成为设计、合成手性配体研究以及应用中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其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钯或镍的手性配合物催化的有机金属试剂与芳基及烯基卤化物的不对称交叉偶联反应,着重介绍了手性配体的发展及其对反应产物ee值的影响。对一些已研究得较清楚的反应的可能立体识别机理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通过IR,1HNMR,13CNMR,UV,MS以及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方法来确认一类新的手性螺-环丙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为研究新的螺环/环丙烷类复杂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碘化钐促进的芳胺与α,β-不饱和腈(酯)的共轭 加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为慧  张永敏 《有机化学》2000,20(5):747-749
在SmI~3促进下,芳胺与α,β-不饱和腈(酯)在室温下进行共轭加成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β-氨基腈和β-氨基酯,该反应条件温和、中性,收率良好,提供了合成β-氨基腈和β-氨基酯的一种简便方法,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洪琳  陈莉雅  杨克 《化学学报》1989,47(5):509-511
本文研究了1-氯-3-硝基-2-丁烯与2-硝基丙烷钠盐的SRN1反应, 结果表明这种开链状纯脂肪族烯丙基型化合物发生了不重排的SRN1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不饱和取代环戊二烯基钛衍生物的合成和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方法合成了烯丙基、环戊烯-[2]-基、甲基(或乙基)环戊烯-[2]-基、环已烯-[2]-基和环已基等不饱和取代茂基茂基二卤化钛。烯丙基茂基钛衍生物中的环上烯丙基呈现正常的亲电加成反应,它们与HBr,Br_2,ICl和IBr反应生成对应的卤代衍生物。  相似文献   

14.
在苯、乙醚等溶剂中,CF_2Br_2与 PhSNa不反应或反应极慢.加入催化量的二苯并-18-冠-6,则反应在数分钟内完成,主产物 PhSCF_2Br 的产率提高至75~85%,副产物 PhSCF_2H 及 PhSSPh受到显著抑制.本体系明显优于最近文献报道的其他反应体系.讨论了反应机理,给出了表明反应主要是阴离子型链式机理的进一步证据:反应速度和产物分布对水、醇等给质子性杂质敏感,对氢原子供体型溶剂及光、氧、自由基捕获剂不敏感;在以 CCl_4为溶剂的反应中,得到 PhSCF_2Cl 和属于~-CCl_3的产物,而未检测到自由基型机理所预期的 CCl_3CCl_3.  相似文献   

15.
张仰明  杨帆  郑瑞  汤杰 《有机化学》2001,21(7):533-534
首次报道了叔胺类环钯化合物1~4在催化Heck反应中的应用。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能高效地催化Heck反应;其中催化剂4的TON值(产品摩尔数与钯摩尔数的比值)和TOF值(产品摩尔数与钯摩尔数以及反应时间的比值)分别高达9.6×10^6和8.7×10^5)。这上迄今为止催化Heck反应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16.
黄维垣  王巍 《化学学报》1986,44(9):940-945
合成了仲碘代全氟烷衍生物CF~3CFI(CF~2)~2O(CF~2)~2SO~2F(3),CF~3(CFI(CF~2)~2O(CF~2)~2SO~3Na(4),CF~3CFI(CF~2)~nCl(7an=2,7bn=4)及CF~2(CF~2)~3OCFICF~3(8),研究了它们与连二亚硫酸钠的反应,并用烯烃作为自由基截捕剂加入反应体系中,得到了1:1仲碘代全氟烷与各类烯烃的加成物.  相似文献   

17.
铋、铈钼酸盐催化剂的丙烯选择氧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稀土对钼酸铋的丙烯选择氧化影响,不同比例的催化剂呈现了比较复杂的动力学行为,随着催化剂组成变化,氧反应级数可由零级经过0.5级直至无一定反应级数,对丙烯的反应级数也随组成改变有很大变化,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统一反应机理,即随着催化剂组成变化,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由晶格氧经历吸附原子态氧至吸附分子态氧变化,通过X光、红外及其它实验结果表明,预期这样的活性中心变化是由于铈的存在形成了钼酸铈晶相,破坏了钼酸铋晶体形成而促使钼酸铋更加分散缘故。  相似文献   

18.
刘有成  郭庆祥 《化学学报》1985,43(12):1172-1177
测定了过氧化月桂酰(1),过氧化辛酰(2),过氧化己酰(3)和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4)在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羧基转化产物[RC(O)OC(O)OR,R=正十一烷基(5),正庚基(6),正戊基(7),2,4,4-三甲基戊基(8)]的含。在同样条件小,4生成的羧基转化产物比1,2和3的多。羧基转化反应受溶剂极性和粘度的影响,但温度的影响较小。转化产物的分解受体系中相应脂肪酸的催化。直接光照可生成少量转化产物,二苯酮光敏化不产生羧基转化产物,文中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氧翁化合物与稳定化磷叶立德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Z/E比依赖于氧翁化合物的取代基,讨论了它们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0.
光度法是测定物料中微量铋的灵敏方法。经典的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很低而不能满足需要。近期发展的铋与DBDTC、磺基萤光酮、邻苯二酚紫、甲基百里酚蓝、ДБФФ等三元配合物体系,灵敏度均属中等,其中只有ДБФФ在CPC存在下是高灵敏的(ε=1.1×10~5)。因此研究铋的新的高灵敏显色剂是有意义的。Саввин等曾合成以4,5-二甲基噻唑为母体的显色剂,但与金属离子反应的灵敏度不高。用我们首次合成的2-(4,5-二甲基噻唑-2-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DMTAE)为试剂(简称H_nR),可明显地提高试剂与金属离子铋(Ⅲ)、镓(Ⅲ)、镉(Ⅱ)等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在30%乙醇水溶液中或在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增溶作用下,铋的摩尔吸光度达10~5数量级。本文详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