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DCNPNPT测定江水中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三氮烯类试剂与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离子缔合物可用于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如用HDNPAPT[1]、HDAA[2]测定CTMAB、CPB,但其灵敏度有待提高。本文研究了显色剂1 (2,6 二氯 4 硝基苯) 3 (4 硝基苯) 三氮烯(DCNPNPT)[3]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DCNPNPT与CTMAB、CPB反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 93×104L·mol 1·cm 1,和4 16×104L·mol 1·cm 1,是目前报道的用光度法测定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较灵敏的体系之一。用此法测定了瓯江水中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CPB的…  相似文献   

2.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是光度法中应用较广泛的试剂,其缺点是选择性较差。PAN及其络合物都难溶于水,需与萃取过程连用。近年来已有资料报导用表面活性剂加PAN增溶光度测定锌、钴、镍及锰。我们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铜与PAN反应的条件,制定了CPB-PAN增溶光度测定铜的方法。与萃取光度法相比,除能在水相直接测定外,扩大了符合比尔定律的范围,,以邻菲罗啉使铜褪色作为参比液,可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应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的报道较多,而用于络合滴定铝也有报道,过去多用二甲酚橙或PAN直接滴定或返滴定,文献介绍PAN金属络合物难溶于水,而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则易溶于水。本文基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为增溶剂,PAN为指示剂,研究了络合滴定铝的条件,试验证明,在室温下pH4—5的乙酸介质中,加入过量EDTA,煮沸,冷却,用铜盐返滴定,终点非常敏锐,pH范围扩大,与经典的络合滴定法对比,结果很满意,完全适用于铝土矿、粘土、水泥等试样中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PAN是常用的有机络合剂和光度显色剂[1~ 4 ] ,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水质、空气等样品中的铜、锌、铁等微量元素的检测 ,但其水溶性较差 ,在检测过程中需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增加其溶解度 ,操作较为烦琐。同时PAN对比色皿的吸附较强 ,比色皿污染严重。汤福隆等[5] 在PAN的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合成了PAN S ,显著改善了其水溶性。目前 ,PAN S已应用于食品、水质中铜、锌、钯等的光度法测定[6~ 8] ,而将其应用于样品中铁测定的分析方法 ,则未见报道。本文在文献 [6~ 8]的基础上 ,建立了高选择性测定微量铁的方法 ,不经…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1-(5-萘酚-7-磺酸)-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NASAPAPT)的合成,研究了该试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DDMB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显色反应的条件。测定了显色反应的灵敏度,符合比尔定律的范围。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PAN[1-(2-吡啶偶氮)-2-萘酚]能与一些金属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有色络合物。通常用有机溶剂萃取后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近年来有人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金属-PAN”络合物增溶于水中,从而简化了分析手续。我们将PAN与镉(Ⅱ)或铜(Ⅱ)生成的络合物用Triton X-100来增溶,pH保持在9.0~10.7及7.0~10.3之间,吸光度在两小时内稳定,最大吸收波长均在554毫微米处,克分子吸收系数分别为5.0×10~4及4.0×10~4。灵敏度为0.0023微克镉/厘米~2。0.0016微克铜/厘米~2。干扰离子可用掩蔽剂进行掩蔽。  相似文献   

7.
CTMAB—TritonX—100存在下BPR光度法测定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量铝的分析测定主要用光度法 ,而此法稳定性差 ,检测浓度范围窄 ,发色反应受温度、pH值、介质等条件影响较大 ,铝的光度测定是一大难题之一[1] 。目前 ,在铝的光度测定中引入新显色剂及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多元络合物已日渐增多 ,许多资料表明混合表面活性剂能起到增溶、增稳等作用[2 ] 。关于Al BPR CTMAB用于水和工业废水、土壤、炉渣中铝的测定已见报道[3] 。本文在Al BPR CTMAB体系中引入TritonX 10 0 ,试验表明 ,加入TritonX 10 0能使显色剂、CTMAB用量范围增大 ,pH值范围也比单用CTM…  相似文献   

8.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是用作金属指示剂和显色剂的常用试剂。由于其水溶性较差,在检测过程中常加入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1-3]。本文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作增溶剂,研究了铁(Ⅱ)与PAN的显色条件,在760 nm测定波长附近试剂及大多数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无吸收,无须进行掩蔽可直接测定微量铁。该方法选择性高,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奶粉中铁的测定,铁(Ⅱ)的质量浓度在0~6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5×104L·mol-1·cm-1。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pHS-3C型pH计。铁(Ⅱ)标准溶液:10 mg·L-…  相似文献   

9.
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已用于钯[1]硒[2]银[3]的测定。文献[4]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存在下对Cu -I--RB体系进行了研究,但灵敏度较低,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02×104L·mol-1·cm-1。本文用离心法分离CuI2-·RB 沉淀并溶于乙醇中,利用Cu(Ⅰ)与碘化钾及罗丹明B(RB)的反应作铜的光度测定,灵敏度明显提高(ε=6.85×104L·mol-1·cm-1)约7倍。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1试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碘化钾-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0 g碘化钾和10 g抗坏血酸用去离子水定容至500 mL。罗丹明B(RB)溶液:1.0×10-3mol·L-1;氟化钠溶液:8.0 g·L-1;酒石酸钠溶…  相似文献   

10.
3,5-diCl-DEPAP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 [(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5-Br-DEPAP)作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显色剂已有报道。这些方法大多需要萃取分离,操作麻烦。本文应用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3,5-diCl-DEPAP),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作测定铜(Ⅱ)的显色剂,可直接  相似文献   

11.
钌(Ⅱ)-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钌 ( )与 2 - ( 5-溴 - 2 -吡啶偶氮 ) - 5-二甲氨基苯胺 (简称为 5- Br-PADMA)的显色反应。在 p H4.2~ 6.2的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中 ,盐酸羟胺存在并加热条件下 ,Ru( )可与试剂形成绿蓝色配合物 ,加酸酸化后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1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9.2 7× 1 0 4 L· mol-1· cm-1。钌 ( )浓度在 0~ 0 .8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利用 EDTA作掩蔽剂 ,可允许较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存在。方法已用于样品中微量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8-Hydroxyquinoline was synthesized on polyacrylonitrile (PAN) hollow fiber membrane. The capacity of this modified PAN hollow fiber membrane is 71.55 μmol Cu(Ⅱ)g-1. Compared with the chelating capacity reported for silica-immobilized 8-hydroxyquinoline, this value is equivalent to Sturgeon's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发样中铜和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铁含量的新方法,用该法测定铜和铁,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58nm,PH3.5时,测得Cu-5-Br-PADAP的为9.1*1010^4ug/10mL,铁线性范围为0-5.0ug/10mL,此法应用于人发样品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满意。  相似文献   

14.
微晶蒽分离富集测定痕量铜(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郑立庆  李全民 《应用化学》2011,28(10):1208-1212
建立了一种利用微晶蒽吸附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Cu(Ⅱ)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pH=3.0时, Cu(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形成红棕色螯合物被微晶蒽定量吸附,而Pb(Ⅱ)、Mn(Ⅱ)、Co(Ⅱ)、Ni(Ⅱ)、Cd(Ⅱ)、Zn(Ⅱ)、Fe(Ⅲ)和Al(Ⅲ)等完全留在溶液中,从而实现Cu(Ⅱ)与它们的分离。 该方法可直接用于1 L水样中痕量Cu(Ⅱ)的分离与富集,富集倍数达200倍,回收率91.0%~104.0%, 最低检出限为0.026 μg/L;应用于不同水样中Cu(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铜离子催化的氧化关环有机反应,用于选择性荧光探测金属铜离子的存在。晶体结构和光谱分析表明,在DPKA的乙腈/水混合溶剂中,引入铜离子可以促使苯并三氮唑类荧光化合物(2)的形成,该反应可以使得溶液的荧光明显增强。而且在滴定溶液里,引入Cu2+螯合剂EDTA,并不能使得溶液的荧光减弱,表明荧光是由有机物2发射的。同时,其他金属离子的引入并不能产生荧光,而且干扰离子的存在也不能使得荧光光谱发生显著改变,表明DPKA可以高选择性的检测溶液中的铜离子。研究表明,荧光响应呈现2个线性关系,区间分别在0.64~3.2 mg·kg-1和3.84~7.04 mg·kg-1。  相似文献   

16.
在pH=12.7的NaOH介质中,铜(Ⅱ)与酸性铬蓝K(ACBK)形成深红色配合物,应用该配合物生色对试剂ACBK褪色产生100%相消干扰的波长533 nm作为负峰波长,建立了ACBK测定铜(Ⅱ)的A_N=0双波长补偿系数光度法.该法能消除显色剂ACBK褪色对生成物Cu(ACBK)生色的相消干扰,测得生色法真实吸光度,消除生成物生色对有色剂ACBK褪色的相消干扰;测得褪色法近似真实吸光度,其灵敏度是上述两法之和.于波长λp 573 nm,λN 533 nm测得信号吸光度补偿系数fs为4.135,信号摩尔吸光系数为4.56×10~4 L·5moL~(-1)·5cm~(-1),是经典光度法的3.73倍.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60 mg·~(-1),配合物的摩尔比为Cu∶ACBK=1∶1.测定了某些水样中的铜(Ⅱ),并对方法进行了检验,回收率为96%~104%.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型一价铜配合物[Cu2(ophen)2]·H2O的类同质多晶结构(1a和1β)和一个混合价的铜配合物[Cu2(obpy)2(NO3)·H2O(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1a显现出于无水的类似物[Cu2(ophen)2]相同的堆积方式,1β则形成出新奇的空间堆积.混合价化合物2是完全离域的,通过氢键集聚体[(H2O)2(NO3-)2]将两个[Cu2(obpy)2]+单元连接起来形成哑铃状的四核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5,10,15,20-四-(对-十二酰氧基)苯基卟啉(简称TLPPH2)及其Mn(Ⅲ),Fe(Ⅲ),Co(Ⅱ),Ni(Ⅱ),Cu(Ⅱ)和Zn(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摩尔电导等分析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用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配体及其锌配合物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锌配合物的液晶相变温度始于-50.67℃,相区宽度达143℃.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 1 -(4 -硝基苯基 ) -3 -(5-硝基 -2 -吡啶 ) -三氮烯 ,并研究了它与汞(Ⅱ )的显色反应。在TritonX -1 0 0的存在下 ,pH1 1 2的Na2 B4 O7-NaOH缓冲溶液中 ,试剂与汞生成 2∶1型桔黄色配合物 ,在 4 3 8nm和 52 5nm处分别有一正一负两个吸收波峰 ,用双峰双波长测定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1× 1 0 5L·mo1 1·cm 1,Hg2 +的浓度在 0~ 2 80 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成功地测定了人发和尿液中微量的汞。  相似文献   

20.
在水和乙醇溶剂中,通过Cu(Ⅱ),Fe(Ⅲ)和Fe(Ⅱ)与2,2'-联咪唑协同作用,构筑了四种新的超分子配合物[Cu(H2biim)(gly)(H2O)]Cl·H2O(1),[Cu(H2biim)(C3H2O4)(H2O)]·1.5H2O(2),[Fe2(μ-O)(H2biim)4(H2O)2](NO3)4·C2H5OH(3)和[Fe(H2biim)3]SO4(4)(H2biim=2,2'-联咪唑;gly-=甘氨酸根;C3H2O24-=丙二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结构和谱学性质进行研究.H2biim配体,丙二酸根和甘氨酸根三种配体都采用了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1~4中,通过H2biim配体的N-H键与阴离子、水分子和溶剂分子形成多种氢键,如R12(7),R22(9)和R12(4)等,以及H2biim配体之间的π-π堆积,阳离子不对称单元构筑了多维结构的超分子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