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a-Fe基NaZn13型化合物的磁场诱导熵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围绕具有一级磁性相变的La-Fe基NaZn13型化合物的磁场诱导熵变研究,从室温磁制冷目的出发讨论了材料研究和熵变机制。La-Fe-Si在190K附近5T磁场下的熵变值可达29J.kg-1.K-1。用少量Co替代Fe,可以获得室温附近5T磁场下熵变为15J.kg-1.K-1的大熵变材料。这类材料中的熵变主要由磁有序熵变和晶格熵变组成。分析了一级磁性相变体系中磁有序熵变和晶格熵变对总熵变的贡献,并发现大的熵变来源于被晶格贡献抵消后的磁有序熵变。  相似文献   

2.
黄爱民 《化学教育》2011,32(2):38-39
习题变式之要义在于明确习题变式的教学立意。习题教学需要习题变式;只有将习题的变式承载正确合适的教学立意,才是有价值的;否则至少会导致习题教学的低效,甚至会沦为题海形成的帮凶。从教学立意的8个方面分析了习题变式,并进行了例证性说明。  相似文献   

3.
LaFe11.6Si1.4C0.5间隙化合物的磁性、磁相变和磁熵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使用了约80%的廉价铁原料,制备了LaFe11.6Sil.4C0.5间隙化合物。研究表明:该间隙化合物仍保持了LaFe11.6Sil.4的NaZnl3立方晶体结构,间隙C原子的引入导致晶格膨胀了约0.35%,居里点提高了约50K;同时,仍然保持大的磁熵变,在0-2T磁场变化下,磁熵变达到Gd的2倍以上,大磁熵变源于磁场诱发的巡游电子变磁相变。该间隙化合物具有大磁熵变。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大分子溶致凝聚过程中体系熵变的特点和影响。在分子链无规凝聚形成无定形聚合物时,正是熵增的贡献使体系自由能下降,无规凝聚过程得以进行。在有规凝聚形成结晶聚合物时,熵变对结晶过程产生复杂影响。由于熵变和内能变化相互竞争,使溶致结晶时最优生成的晶体结构为松散折叠链片晶;而从熔体结晶时则得到晶相和非晶相(无定形相)两相并存的复杂结构。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熵变:阶跃性熵变导致熵致相变发生;渐变性熵变使体系力学性质变化或发生力学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法鉴定热液蚀变矿物种类及相对含量。介绍了热液蚀变矿物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吸收特征,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热液蚀变矿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在热液蚀变矿物种类鉴定方面与X射线衍射法分析方法结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卢政明  吴昌胜  刁银军 《广州化学》2010,35(1):28-32,37
用SRC-100溶解―反应量热计测定了聚硅酸铝在水处理过程中的絮凝焓变,利用均匀设计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焓变随水样浊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铝/硅摩尔比的增加先增大(0~0.7)后减小(0.7~1.6);聚硅酸铝用量与水样浊度、pH值与水样浊度在焓变较小时交互作用较大;聚硅酸铝用量与pH值的相互作用在强碱性条件下随焓变增大而增强。絮凝进行的过程推动力为聚硅酸铝在水中的溶解稀释焓变。  相似文献   

7.
张瑞燕  白泉  耿信笃 《化学学报》1996,54(9):900-905
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用柱相比和不用柱相比时溶质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过程中的总熵变△S~(~P~a~)的两个表达式, 后者亦为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中线性参数与该过程热力学函数间的定量表达式。△S~(~P~a~)也能够被分成两个独立的分量,吸附熵变△S~(~Ⅰ~,~a~)和解吸附熵变△S~(~Z~,~D~)。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中容量因子与流动相中置换剂活度a~D间的定量关系, 对在不同a~D条件下熔质的总熵变、吸附及解吸附熵变进行了估算, 并用实验测定的总熵变△S~(~P~a~,~e~)与估算总熵变△S~(~P~a~,~c~)进行了比较, 获得了结果的一致性。本文对传统的"吸附伴随着熵减小, 相反, 解吸伴随着熵增大"的定性规律予以定量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何建波 《大学化学》1998,13(2):51-53
推导了分别与电池中相间电势差、绝对电极电势和相对电极电势相关的带电粒子相间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表达式,讨论了它们与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唐敖庆等人所提出的化学反应局部对称性的新概念,对螯变反应的局部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并按照控制反应全过程的局部对称性操作群,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第一次建立了有局部对称性标志的螯变反应的分子轨道能量相关图。从而,从反应体系的局部对称性这一本质上揭示了Woodward-Hoffmann所提出的螯变反应选择定则。  相似文献   

10.
外延卤化银乳剂一般都是在有机调变剂作用下制备出来的,而有机调变剂会给乳剂体系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本文中用无机酸盐KSCN作外延乳剂调变剂制备出了一系列外延乳剂,并利用电子透射显微技术研究了硫氰酸钾对主体乳剂颗粒的浸蚀作用和浸蚀部位,指出了浸蚀部位和外延生长位置间的关系,对八面体及薄片颗粒外延乳剂的形貌和晶态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对不同外延成份的薄片颗粒外延乳剂的形貌也进行了描述,证明了无机酸盐KSCN可以用作外延调变剂。  相似文献   

11.
以纳米氧化镁与水溶液中的苯作为吸附体系,研究了纳米氧化镁的粒度对吸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镁的粒度对吸附标准平衡常数、标准摩尔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标准摩尔吸附焓变和标准摩尔吸附熵变均有较大影响;并且随着纳米氧化镁粒度的减小,吸附标准平衡常数增大,标准摩尔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标准摩尔吸附焓变和标准摩尔吸附熵变均降低。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中的变式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变式艺术特点和功能的简述,着重探讨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概念和规律、实验等变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究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条件,得到澄清石灰水的最适浓度及用量,提高了课堂演示的成功率,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文英 《化学教育》2014,35(10):60-61
运用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计算说明了居室内的氨的来源,是建筑材料中加入的尿素防冻剂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作用,产生了氨气所致。  相似文献   

15.
林忠军 《高分子学报》2018,50(10):30-38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象数前提等观点,以此重建了以太极为本体、以爻变为核心的象数体系。他通过诠释《周易》经传尤其是《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话语,以太极概念为核心,详细地论述万物之本(胚胎),从天地开始,由太极生天地阴阳、生四时、生万物的创化过程及客观世界形成后万物瞬息万变,体现了太极生生之德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模拟客观变化的《周易》符号,无论是推移、互体还是物象,皆以爻变贯穿其中,生动地反映自然界阴阳交感、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特征,从而建构了由阴阳符号构成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充满活力的独特宇宙图式。  相似文献   

16.
液—固吸附体系中计量置换吸附模型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液-固吸附体系中溶质计量置换吸附过程中的自由能变,推导出了新的表示溶质种类、溶质浓度和溶剂对Gibbs自由能变贡献的数学表达式,并阐明了该表达式中各种参数的物理意义。将用通常方法测定的自由能变分为与溶质吸附和溶剂解吸附有关的两个独立的自由能变,推导出了液-固吸附体系中溶质计量置换吸附模型的两个线性参数βa和q/Z对绝对温度倒数的线性关系,又将吸附过程中溶质的焓变和熵变分成两个独立的分量。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发现从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中分离出的变藻蓝蛋白三聚体(αβ)_3在解聚为单体(αβ)时,伴随着明显的光谱学特性的变化。我们利用稳态和皮秒(10~(12)S)瞬态光谱学的方法研究了导致变藻蓝蛋白单体(αβ)和三聚体(αβ)_3光谱学差别的发色团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变藻蓝蛋白中发色团的吸收和发射跃迁偶极矩之间的夹角。尝试性地建立了用以解释变藻蓝蛋白内发色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激子相互作用和弱偶极相互作用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用柱相比和不用柱相比时溶质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过程中的总熵变△S(Pa)的两个表达式,后者亦为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中线性参数与该过程热力学函数间的定量表达式.△S(Pa)也能够被分成两个独立的分量,吸附墒变面△S(I,a)和解吸附熵变△S(Z,D).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中容量因子与流动相中置换剂活度a_D间的定量关系,对在不同a_D条件下溶质的总熵变、吸附及解吸附熵变进行了估算,并用实验测定的总熵变△S(Pa,e)与估算总熵变△S(Pa,c)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结果的一致性.本文对传统的“吸附伴随着熵减小,相反,解吸伴随着熵增大”的定性规律予以定量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非晶La_(0.75)Sr_(0.25)MnO_3(a-LSMO)薄膜作为阻变器件(Ag/a-LSMO/ITO)的中间层,所得器件具有良好的非易失性和双极阻变行为。ITO衬底及超薄a-LSMO薄膜具有很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从而可制备半透明阻变器件。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在银电极与ITO电极间的银导电细丝。器件的阻变特性归因于在非晶镧锶锰氧层中的银导电细丝的生长与断裂。  相似文献   

20.
多体系p-T-X相图的计算机成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文献[1]工作,发展了一套关于多体系稳定平衡p-T-X相图的计算机成图新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相依序缺失法确定所有可能存在的无变度和单变度平衡相组合;矩阵反演法产生并配平所有的化学反应式;相比较法确定各单变度相组合与无变度相组合间的关系;公共平衡关系法求各无变度点的坐标位置;SFM法确定各单变度曲线在其相应无变度点两侧的相对稳定性;相比较法确定无变度点间的公有反应曲线;SFM法判别稳定和介稳定无变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