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SEC)/ 示差折光指数(RI)/ 直角激光光散射(RALLS)/ 示差粘度(DV) 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星形PS- PI共聚物。结果表明,当星形PS/PI共聚物多达32 臂时还是符合普适标定曲线;对于分子量与淋洗体积曲线,星形PS- PI共聚物的臂数越多,向淋洗体积大的方向迁移得就越多;结构因子随星形高聚物臂数的增加而增加。SEC/RI/RALLS/DV 得到了传统SEC 不能获得的有关分子尺寸信息。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PS-PI二嵌段共聚物。计算了共聚物的均方末端距〈γ^2〉;验证了不同PS含量的PS-PI共聚物符合普适标定关系。结果表明在25℃的条件下,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标/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直接获得PS-PI共聚物的特性粘度与用Ho-Duc方程计算得到的特性粘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星形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星形嵌段共聚物的臂数及组成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验证了临界接触浓度的存在。并就不同结构的星形嵌段共聚物形成微胶束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氘化聚苯乙烯、聚苯乙烯和氘化聚苯乙烯- 聚异戊二烯。结果表明,在θ条件下,虽然氘化聚苯乙烯的化学依赖性常数υT,DPS比聚苯乙烯的化学依赖性常数υT,PS大,但25 ℃时在四氢呋喃中,氘化聚苯乙烯的分子尺寸仍小于聚苯乙烯的分子尺寸。由于嵌段共聚物的淋洗体积随组成变化,所以用传统的SEC/RI得不到准确的分子量。经比较膜渗透、小角激光光散射和基质辅助激光脱吸与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等的实验结果,证明体积排斥色谱法/ 示差折光指数/ 直角激光光散射/ 示差粘度三检测技术能准确地得到氘化二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以及其它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黄怿  Hong.  K 《功能高分子学报》1999,12(4):381-384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了氘化聚苯乙烯、聚苯乙烯和氘化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结果表明,在 0条件下,虽然氘化聚苯乙烯的化学依赖性常数vT,DPS比聚苯乙烯的化学依赖性常数vT,PS大,但25℃时在四氢呋喃中,氘化聚苯乙烯的分子尺寸仍小于聚苯乙烯的分子尺寸。由于嵌段共聚物的淋洗体积随组成变化,所以用传统的SEC/RI得不到准确的分子量。经比较膜渗透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PS-PI)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微胶束的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组成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形成微胶束的影响。并对与体积排斥色谱法得到结果的差异进行了讨论,从而提出临界接触浓度的概念。还就实验测得的分子链尺寸和微胶束尺寸进行理论估算,结果符合Flory无扰链模型。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与D—120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苯乙烯-D-120共聚物(Poly(Sr-co-D-120)PSD)。用IR、GPC进行了表征。用DSC、GPC、TGA探讨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理,并对其就地增容PS/LDPE共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过氧键浓度越大,其起始分解温度越低,降解越严重,该共聚物可作为PE/PS共混体系的就地增容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表征PS-PI二嵌段共聚物.计算了共聚物的均方末端距;验证了不同PS含量的PS-PI共聚物符合普适标定关系.结果表明在25 ℃的条件下,用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直角激光光散射/示差粘度三检测联用技术直接获得的PS-PI共聚物的特性粘数与用Ho-Duc方程计算得到的特性粘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系列的谪分子量水溶性丙烯酰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AA/AMPS)三元共聚物(P3A)由相应的(AM/AMPS0二元共聚物通过部分水解方法制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使用电位滴定和^13C-NMR谱测定,得到的结果指出,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水解过程中,高分子链上AMPS单元具有充分的稳定性,而丙烯酰胺基平稳地转变为丙烯酸。在所有不同聚合物(P2A)情况下,由于阴离子基团的OH^  相似文献   

11.
用SEC/RI/RALLS/DV三检测技术表征了C70/PS共聚物。解决了用传统SEC/RI不能解释的现象,担子同C70-PS共聚物的大致结构。结果表明C70-PS共聚物/THF体系不符合普适标定。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几种新型含有机硅二元和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氧,氮选择透过性能。其中双酚A聚羟基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元多嵌段共聚物-(PHE-PDMS)的透氧系数P02=510Barrer,氧氮分离系数a02/N2=2.2;聚苯醚-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对羟基苯乙烯三元多嵌段共聚物-(PPO-PDMS-PHS)的P02=156Barrer,do2/N2=2.4,两者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此外,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  相似文献   

13.
用SEC/RI/RALLS/DV 三检测技术表征了C70/PS 共聚物。解决了用传统SEC/RI不能解释的现象,提出了C70 - PS共聚物的大致结构。结果表明C70 - PS共聚物/THF体系不符合普适标定。  相似文献   

14.
张宏放  那辉 《应用化学》1996,13(1):58-61
应用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方法,对含不同联苯结构的PEEKK-PEBEKK共聚物样品小角X射线散射(SAXS)去模糊强度分析计算表明:PEEKK-PEBEKK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明显地依赖于共聚物中联苯含量。当联苯含量nb=0.35时,积分不变量Q,长周期L,平均结晶片层厚d,电子密度差η_c-η_a和结晶度W_(c,x)值为最小,比表面积O_s为最大。  相似文献   

15.
PC/ABS及PC/ABS/PE-g-MAH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聚碳酸酯与ABS(PC/ABS)及PC/ABS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共聚物(PC/ABS/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开裂性能。用DSC和SEM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ABS的加入能提高PC的冲击强度,ABS的含量及品种影响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ABS能提高PC的耐溶剂应力开裂性能。PC/ABS/PE-g-MAH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优于PC/ABS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无水AlCl3/ClCH2CH2Cl/NMP为催化剂/溶剂体系,通过缩聚反应,由二苯醚,对苯二甲酰氯和4,4-二苯氧基二苯砜合成了聚醚酮酮和聚醚砜醚酮酮共聚物(PEKK/PESEKK).考察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IR、DSC、WAXD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随着共聚物中PESEKK单元含量的增加,其玻璃化温度逐渐升高,而熔融温度和结晶度逐渐降低.与聚醚酮酮(PEKK)相比,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而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却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DSC法测定了新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PCE)的结晶性,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晶性同组成及降解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共聚物中PEG组分的含量和分子量增加,共聚物的结晶性下降,亲水性提高,降解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8.
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结果表明,NVP能显著延长共聚体系的凝胶化时间,但对共聚物的体积相变温度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当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配料摩尔比(N-乙烯基吡咯烷酮/N-异丙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0.01时,水凝胶呈现最大Tc和平衡溶胀胀比。当温度低于Tc时共的在水中的平衡溶胀比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配料比有关;N-乙烯基吡咯烷酮配料摩匀比〈0.01,平衡溶胀比随N-乙烯基吡咯烷酮配料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N-乙烯基吡咯烷桐配料摩尔比〉0.01,平衡溶胀比随N-乙烯基吡咯烷酮配料摩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N-并异丙烯酰胺均聚物水凝胶相比,共聚物水凝胶具有较好的温敏响应性。DSC和TGA研究表明,N-乙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苯乙烯-丙烯等规嵌段共聚物(iPS-b-iPP)增溶作用及iPS-b-iPP/iPS/iPP三组分共混体系微观形态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iPS-b-iPP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iPS/iPP二组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共聚物含量超过15%时,三组分共混物的抗冲击强度超过NIPS的抗冲击强度,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SEM结果表明,iPS-b-iPP在iPS/iPP共混中起到了相分散和相间“偶联”作用,并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微相尺寸和增加相间相互作用或粘附性。iPS-b-iPP/iPS/iPP共混合金具有高的软化温度和刚性。  相似文献   

20.
用氯化聚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CPE-g-St)和氯化聚乙烯(CPE)对聚苯乙烯(PS)进行共混改性。当CPE含量为25%时,用CPE-gSt改性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18.5kJ.m^-^2,是用CPE改性的共混物冲击强度的2.1倍;其拉伸强度不低于34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