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傅桂香  徐永珍 《化学学报》1984,42(11):1157-1160
本文报道苦玄参苷类(picfeltarraenins)(1~5)、膜荚黄芪苷类(astramembrannins)(6~8)、雪胆素苷类(hemsamabilinins)(9,10)及其O-乙酰衍生物(11,12)和洋地黄毒苷(digitoxin)(13)的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用甲烷和二氯甲烷作为混合反应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谱中有特征的M~(?)或[M-1]~-,[M+Cl]~-和一系列脱糖基的碎片离子[M+Cl-nR]~-(R为不同类型的糖基)及糖基碎片离子[R+Cl]~-.乙酰化的糖苷还给出[M+Cl-nCH_2CO]~-或[M+Cl-nCH_3COOH]~-等碎片离子.  相似文献   

2.
傅桂香  徐永珍  沈延昌 《化学学报》1986,44(10):1072-1076
前文已报道了一些含氟膦叶立德衍生物的电子轰击(EI)和化学电离正、负离子(PCI、NCI)质谱,着重对化学电离的正、负离子的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在CI正离子谱中[M+H]~+为基峰,而CI负离子谱中出现稳定的[M—C_6H_5]~-离子. 关于一般膦叶立德的EI质谱已有报道,在正离子谱中出现各种骨架重排离子.重排机理文献中也有详细讨论.本文继续报道一些新的含氟膦叶立德的EI质谱,它们的断裂机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二茂钛含氟长链有机酸衍生物(1~3)和具有环状结构的新型二茂钛全氟有机酸(4~7)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和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NICIMS)。在EI谱中出现弱的或不出现M~+,1~7均以CpTiF_2离子为基峰。高质量区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有[M-·cp]~+、[M-R]~+(1~3)和氟重排离子。在低质量区出现一系列二茂钛及茂钛氟重排离子。 1、4~7的NICI(CH_4)质谱中,4、5出现强的M~-离子峰,1出现[M-1]-离子峰,有两个钛的环状结构化合物6和7出现双电荷M~=离子峰,而不出现M~-。  相似文献   

4.
采用串联质谱(MS/MS)研究了丙基膦酸烷基酯异构体,以鉴定与磷相连的丙基基团。针对电子轰击质谱(EI-MS)谱图中特征离子m/z 125和化学电离质谱(CI-MS)谱图中的准分子离子,进行串联质谱研究,对碰撞气压力和碰撞能量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碰撞能量20 V,碰撞气压力1.0 mTorr时,电子轰击串联质谱(EI-MS/MS)模式下,正丙基膦酸酯的母离子m/z 125碎裂产生较强的子离子m/z 107,而异丙基膦酸酯的母离子m/z 125则碎裂产生较强的子离子m/z 65和83;在化学电离串联质谱(CI-MS/MS)模式下,正丙基膦酸酯的准分子离子产生子离子m/z 125(基峰)和107,异丙基膦酸酯的准分子离子产生子离子m/z 125、107和83;通过串联质谱反应,能清晰地区分正丙基和异丙基膦酸烷基酯(C≥2)。  相似文献   

5.
傅桂香  叶伟贞  徐永珍  廖秀高 《化学学报》1987,45(12):1158-1162
本文报道一系列二烷氧基膦酰乙酸酯的电子轰击(EI)正离子和甲烷化学电离负离子(NCI)质谱.在EI谱上出现特征的[M+H]^+离子,进一步发生氢重排,然后失去烯烃,再失水和脱CH2CO.而在NCI谱中则生成[M-H]^-离子(基峰),易失去烷基,再失烷氧基和CH2CO,或氢重排后脱烯烃.正、负离子的断裂机理不同,但数据可以互相补充,以利于类似未知物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
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电子轰击方法产生的脂肪胺分子离子和化学电离方法产生的质子化脂肪胺分子的碎裂反应。质子化脂肪胺碰撞活化后的主要碎裂通道包括丢失C~XH~2~X、C~XH~2~X~+~1、C~XH~2~X~+~2单元及NH~3和生成[C~yH~2~y~+~1]^+及CH~3CH=NH~2^+离子。脂肪胺分子离子碰撞活化后的主要碎裂通道是丢失C~XH~2~X、C~XH~2~X~+~1及NH~3和生成[C~mH~2~m~-~1]^+、CH~2NH~2^+及CH~3CHNH~2^+离子。随着碰撞能的增加,远电荷碎裂反应和电荷诱导碎裂反应之间竞争引起产物离子的分布发生变化,如[C~mH~2~m~-~1]^+和[C~yH~2~y~+~1]^+离子。自由基机理可以解释质子化脂肪胺分子的远电荷反应。分子内氢抽取可以解释脂肪胺分子离子的碎裂反应。  相似文献   

7.
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电子轰击方法产生的脂肪胺分子离子和化学电离方法产生的质子化脂肪胺分子的碎裂反应。质子化脂肪胺碰撞活化后的主要碎裂通道包括丢失C_XH_(2X)、C_XH_(2X 1)、C_XH_(2X 2)单元及NH_3和生成[C_yH_(2y 1)]及CH_3CH=NH_2~ 离子。脂肪胺分子离子碰撞活化后的主要碎裂通道是丢失C_XH_(2X)、C_XH_(2X 1)及NH_3和生成[C_mH_(2m-1)]~ 、CH_2NH_2~ 及CH_3CHNH_2~ 离子。随着碰撞能的增加,远电荷碎裂反应和电荷诱导碎裂反应之间竞争引起产物离子的的分布发生变化,如[C_mH_(2m-1)]~ 和[C_yH_(2y 1)]~ 离子。自由基机理可以解释质子化脂肪胺分子的远电荷反应。分子内氢抽取可以解释脂肪胺分子离子的碎裂反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气压化学萃取电离源质谱技术(EAPCI-MS)对吡啶类化合物的电离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实验显示,EAPCI-MS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无需样品预处理和任何辅助化学试剂,在质谱图中能同时检测到吡啶类化合物的质子化分子离子峰[M+H]+和分子离子峰M+·,并具有类似的二级碎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APCI-MS技术具有不同于传统电离源质谱的裂解方式,同时兼具传统电喷雾电离(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特征电离方式和行为,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检测的选择性,增强了质谱分析的定性能力。该研究为吡啶类化合物的检测和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吡啶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苯取代螺环戊烷衍生物的电子轰击(EI)正离子和化学电离正、负离子(PNCI)质谱。通过亚稳离子测定,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裂解机理。在卤代螺环戊烷的EI质谱中,分子离子峰都很弱,甚至不出现M 离子。其特征离子为[M-X]~ 、[M-2X] 和[M-X-HX]~ 。CI正离子谱有较强的[M H]~ 、[M-2X]~ 和[M-x]~ ,CI负离子谱的特征离子为[M X]~-,它们在多数情况下为基峰离子,另外还出现HX_2~-或X~-离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十六种1,2,4-三唑衍生物的电子轰击(EI-70eV)及化学电离(CI-CH_4)质谱。应用CAD及MIKE谱以及精密质量测定方法研究了具有高效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及杀菌活性的Paclobutriazol苏式(2RS,3RS)构型的立体异构体在EI-70eV条件下的碎裂途径。在十六种化合物的EI谱中,均能观察到M~(+·)。对于酮唑类[Ketone triazoles],M~(+·)较强,而对于具有极性的和热不稳定的醇唑类[Alcohol triazoles],M~(+·)很弱,但(M+1)~+较强。苏式(threo)和赤藓式(erytho)的Paclobutriazol的EI谱有显著差别。EI谱中出现[M+1]~+,并且比M~(+·)强,这可能是与化合物中性分子具有碱性点(basic site)和相应其分子离子M~(+·)中具有酸性点(Acid site)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质谱离子化技术方面有两项重要成果: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和电喷雾离子化(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MALDI和ESI的应用使质谱在生物大分子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文仅就MALDI的原理、特点、样品准备方法、基质的选择、仪器条件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高真空中以脉冲激光束溅射单质硼磷及其混合物,产生了非常丰富的B~n^±,P^±~n与B~nP^±~m 对飞行时间质谱的分析发现:实验产生的硼原子簇离子基本上为同一构型,可能为密堆积的结构;磷原子簇的基本结构单元为P~8;磷与硼磷簇离子中可能存在平面环的类芳香性稳定结构; 所有这些簇离子均有使其所有价电子成对的强烈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中性富勒烯分子的直接电喷雾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喷雾电离是新近发展的一种质谱技术, 适用于分析在溶液中呈离子状态的物质, 具有无碎片的特点。本文根据富勒烯分子的电子亲和性能, 将富勒烯混合物的甲苯溶液直接进行电喷雾质谱分析, 检出了C60, C70, C76, C80, C82, C84, C86,C88, C90, C92, C94和C96等的负离子峰。并用萘钾作还原剂,将富勒烯混合物预先还原, 制得富勒烯负离子溶液后再作电喷雾质谱分析, 得到相同的结果。表明各类富勒烯分子在电喷雾过程中俘获电子的能力与被萘钾还原的能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对喜树碱及其类似物进行了质谱研究,阐明了它们在电子轰击下的裂解规律,对同类型新生物碱和药物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祝明松 《化学学报》1983,41(10):974-976
谢德龄研制出一种新的农用抗生素,具有防治农作物真菌病害的显著效果.由不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产生.经离子交换法,从中分离出三个组分,均系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其中之一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熔点200~205℃,[α]_D~(20) 54.9(c.1,H_2O). 对上述抗生素样品作了电子轰击(EI)质谱和场解吸(FD)质谱分析.从EI质谱的碎片峰m/z 67(C_3H_3N_2~ )、68(C_3H_4N_2~ )、69(C_3H_5N_2~ )及111(C_4H_5N_3O~ )推断,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胞嘧啶(cytosine)核甙组分;由FD质谱m/z 444(M H)~ 峰确定分子量  相似文献   

17.
雌酮和雌二醇类似物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希召 《化学学报》1983,41(1):79-85
本文报道九种雌酮和雌二醇类似物的质谱,并解释了碎片离子的生成途径。讨论了取代基对裂解方式的影响。这种裂解规律的研究有助于这类新化合物的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8.
以测定牛膝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为例,研究了在Cs^+存在情况下,电喷雾(ESI)/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中出现加合离子(adductions)的规律。实验中发现,牛膝多糖样品中加入适量的Cs^+,可影响其与Na^+,K^+加合离子的相对丰度,使K^+加合离子成为几乎唯一的加合离子形式,并获得了满意结果。另外讨论了Cs^+浓度、喷管电压(nozzlepotential)对这一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尹应武  麻远  赵玉芬  辛斌  王光辉 《化学学报》1994,52(11):1112-1117
将二十种天然氨基酸按等摩尔量混合后,用二异丙基亚磷酸酯直接磷酰化,可以高选择性(96%)地获得N-磷酰氨基酸衍生物的混合物,负离子FAB-MS可以原位检出混合物中全部N-磷酰氨基酸,且准分子离子峰较高,可发展为混合氨基酸衍生物全分析的有效手段.正离子FAB-MS则对碱性磷酰化氨基酸的检出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