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催化剂前体一般为硝酸盐、碳酸盐、草酸盐和水滑石等易热分解的化合物,经过干燥、高温焙烧以及还原、活化处理后,得到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焙烧条件的选择是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TGDTA分析来确定[1]。高温下有些载体分子内失水以及含结晶水的前体,在不同温度下水的逐步脱除会使TGDTA曲线变得复杂,影响对这些化合物本身热分解动力学的计算。程序升温焙烧(TPC)技术是一种比较简易、方便的实验方法[2],可以灵敏、直观地研究催化剂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进行动力学计算。水滑石(hydrotalc…  相似文献   

2.
类水滑石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简称HTLcs)又称阴离子粘土,是由带正电荷的氢氧化物层和层间阴离子构成[1]。由于在类水滑石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结构羟基和层间可分解的阴离子,所以其热稳定性较差,易于分解形成具有一定酸碱性及大比表面的复合氧化物,该复合氧化物由于具有晶粒小、活性元素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2~5]。近年来,以HTLcs为前体经高温焙烧制备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备受关注[6]。揭示类水滑石热解机理、选择焙烧条件是催化剂制备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TG-DTA技术详细研究了不同镁铝比HTL…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实验研究了废弃塑料热分解动力学.在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废弃塑料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所选废弃塑料试样热分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在100.72~225.89 kJ/mol之间.  相似文献   

4.
程序升温分解对PEEK热分解动力学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静  段雪  王作新  孙鹏  李峰  喻颍政 《化学学报》1997,55(12):1152-1157
本文以程序升温分解法为主要手段,讨论了PEEK的热分解动力学特征,计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辅以红外光谱法,探讨了PEEK样品的热分解交联机理。结果发现:PEEK的热分解并不是简单过程,而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相应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296.0kJ/mol,123.7kJ/mol,153.4kJ/mol,反应级数均为一级;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具有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而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具有平行反应的动力学特征。PEEK的热分解由芳醚键的断裂开始,形成自由基,尔后同时发生分解和交联过程,形成小分子化合物及交联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La掺杂改性的含Cu类水滑石,高温焙烧得到其衍生混合氧化物材料,并用XRD,TG-DSC,FT-IR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物XRD图谱呈典型的水滑石衍射特征且颗粒结晶良好;经800℃焙烧后,掺杂La2O3含量为5.1%的样品仅有Mg1-xFexO晶相出现,说明La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混合氧化物中的Cu离子呈高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中简明地定量描述非线性程序升温脱附动力学过程,还就参数的计算及其与非线性升温热脱附图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并给出了H_2在钯-纤维氧化铝上热脱附图谱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程序升温是一种技术,用它来研究热脱附,可以了解吸附物种的形态和脱附的动力学过程;并能求得动力学参数。有些吸附质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由于和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或因加热会发生裂解或聚合,或与气相中的分子  相似文献   

8.
程序升温表面炭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方法,研究了甲烷裂解沉积在不同催化剂上的炭与水蒸汽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炭与水蒸汽反应属一级反应,活化能在212.0—256.7KJ/mol之间。该法简便、迅速。所获得的动力学参数对研究在不同催化剂上的炭与水蒸汽反应性能差异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含铜类水滑石催化材料热分解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沉淀法合成了Cu0.13Mg0 6Al0.27(OH)2(CO3)0.135·xH2O类水滑石物质 (CuHTlc) ,采用XRD、DTA TG、BET、TEM和27AlMASNMR技术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在较低焙烧温度时 (低于300℃ ),氢氧根和层间水部分脱除 ,但水滑石仍保持其层状结构 ;500℃时 ,其层状结构被完全破坏 ,出现氧化镁晶相结构 ,随着焙烧温度的进一步升高 ,尖晶石晶相生成。500℃时的焙烧产物具有最大比表面 (193m2·g-1)。当温度高于500℃ ,焙烧产物组成可表示为Cu0.13Mg0.6Al0.27O0.135,CuHTlc的热分解过程可表示为 :Cu0.13Mg0.6Al0.27(OH)2(CO3)0.135·xH2O→Cu0.13Mg0.6Al0.27O0.135 (1 x)H2O 0.135CO2。  相似文献   

10.
在热重装置上考察了2.22—12.34K/min间五种升温速率下茂名页岩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升温速率的改变对于热解转化率曲线及失重速率曲线有明显的影响。热重数据的动力学处理显示,茂名油页岩的热分解过程系一级反应。与前人多用一个总包一级反应描述页岩的热分解过程不同,本文在三个温度阶段(即大致在385—398℃之前,385—490℃及443—490℃之后)采用三个不同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予以描述,并确定了各升温速率下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升温速率于2.22—12.34K/min范围内的变化对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丙烯齐聚磷酸盐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丙烯齐聚磷酸盐催化剂张晓东,徐铸德,潘声云,冯伟(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程序升温脱附,磷酸硼,丙烯,齐聚磷酸盐催化剂是一类有应用前景的固体酸催化剂.本文使用程序升温脱附(TPD)方法研究用于丙烯齐聚的磷酸硼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钯和钒的氧化物是乙烯部分氧化制乙醛、乙酸的很好的催化剂[1]。一些工作已证明微量Pd氧化物的添加起关键作用。本文采用稳定流动条件下的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及程序升温再氧化法(TPO)测定了不同Pd含量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借助红外光谱法考查了氧化还原过程中催化剂某些成分的变化,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程序升温反应(TPR)及质谱分析表征了CaO,Sm2O3,0.5-10%Sm/CaO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特性。谱图分析表明,在400-1000℃范围内,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产物的变化呈现三个反应温度区域:(1)完全氧化区,反应主要为CH3·在催化剂表面完全氧化形成COx和H2:(2)偶联区,主要为CH3·的氧化和偶联竞争反应,H2谱线出现明显的低温峰;(3)氧耗尽区,反应为高温气相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4.
低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存在时羰基硫催化水解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自行设计和安装的一套微反-色谱联用装置上,以TGH为催化剂,进行了二氧化碳对羰基硫催化水解本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得出了在低温50 ℃~70 ℃、高水汽摩尔比(H2O/COS=60~550),分别对原料气中有无存在CO2的条件下,采用非线性Marquart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所建立的本征动力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Thisprojectwas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Becausemostofthecatalystsforoxidativecouplingofmethane(OCM)arecompositechides,thereactivitiesofdifferentkindsofoxygenspeciesareeXtensivelystudied.Generally,agoodOCMcatalystsho…  相似文献   

16.
采用FT-IR和程序升温热谱技术研究了Mo/HZSM-5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Mo/HZSM-5样品在合适的温度下焙烧一定时间,Mo物种与HZSM-5分子筛的酸中心(主要是强酸中心)起作用,并且一部分Mo物种会迁移到分子筛孔道内.在外表面的Mo物种和在孔道内强酸中心作用的Mo物种,可能是对甲烷活化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超细Mo/Al2O3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超细Mo/Al_2O_3催化剂张智敏,郝建刚,李耀龙(山西大学化学系,太原030006)关键词超细粒子,氧化钼,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程序升温脱附在催化领域中,对以y-AI。O。为载体的Co,Mo,Ni,Fe,Pd和Ag等负载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Titania supported 12-tungstophosphoric acid was examined for NO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and decomposition. More than 90 % of absorbed NO decomposed into N2 without evident desorption of O2.  相似文献   

19.
王永杰  李文钊 《催化学报》1999,20(3):210-212
研究了氢氧化钡催化剂在合成聚乙二醇反应中的应用,考察了聚乙二醇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氢氧化钡是合成窄分布聚乙二醇的有效催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3-5甘醇73.10%,从动力学角度设计出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分布模型,引入分布常数C,从理论上阐明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是合成窄分布聚乙二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