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葛彦君  陈凯 《化学教育》2016,37(10):49-54
基于职前教师教育视角,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论教师和化学师范生共同围绕一线名师保志明的课堂提问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其教学设计、教学视频截取精彩提问设计,从课堂的导入、关注科学概念、化学实验教学、关注微观视角的化学原理等多角度进行研究,从中体会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课堂提问设计意图,提供职前化学教师学习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綦俊杰 《化学教育》2021,42(9):113-113
正王爱华名师工作室是青岛市初中化学唯一一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014年我有幸被选入,作为主要成员经历了首批、第二批2轮6年多的培养,在名师和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根植课堂打造优课工作室提出"根植课堂,打造优课",就是要成员掌握娴熟的教育艺术,打造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参与课堂程度低、教学效果差的现状,本文以作者自身讲授“聚合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为实例,详细记录了在课堂中如何实施老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互动教学过程。课堂设计从学生自身出发,讲解、讨论、练习等教学方法相互穿插,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且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人数相比老师单独讲解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实景课堂是指通过信号采集设备,将工厂和企业的真实场景传送到学校教学课堂,也把课堂实时情况反馈给工厂和企业的实景老师和专家,从而实现学生、授课教师、实景老师以及现场专家多方互动交流的"多讲师"教学新方法[1-2]。1化学实景课堂教学流程以"乙醇"实景课堂为例:课前,实景老师联系工厂和企业的工程师或专家,准备好介绍内容;授课教师提前准备好授课教案以及学生学案;课程开始之前1小时,技术人员提前进行连线调试,确  相似文献   

5.
顾 问:卢嘉锡 唐有祺 胡亚东 R.恩斯特 R.马库斯 W.科恩 李远哲陈德恒主 编:朱道本副主编:花文廷 薛方渝  张礼和  陈 义 柯家骏 曹恩华  刘忠范  王治浩编 委:王世杰王吉德王柯敏王敬尊王梅祥马建标马怀柱白春礼石春山甘良兵史 真付兴国田宜灵刘会洲刘智凌刘金涛冯长根邱 勇邢润川江桂斌江树人李中军李克安李 灿李青山李艳梅(女)安立敦任定成汤 杰何金兰(女)宋溪明陈九顺陈天朗吴好通沈之荃(女)张立群张春光张高勇张曼平郑小明林树坤范圣第孟庆金周宁怀段启伟段 雪洪品杰赵文元胡学铮胡…  相似文献   

6.
顾 问 :卢嘉锡 唐有祺 胡亚东  R.恩斯特 *   R.马库斯*   W.科恩*  李远哲 *陈德恒主 编 :朱道本副主编 :花文廷 薛方渝  张礼和  陈 义 柯家骏 曹恩华  刘忠范  王治浩   叶 成编 委 :王世杰王吉德王柯敏王敬尊王梅祥马建标马怀柱白春礼石春山甘良兵史 真付兴国田宜灵刘会洲刘智凌刘金涛冯长根邱 勇邢润川江桂斌江树人李中军李克安李 灿李青山李艳梅 (女 )安立敦任定成汤 杰何金兰 (女 )宋溪明陈九顺陈天朗吴好通沈之荃 (女 )张立群张春光张高勇张曼平郑小明林树坤范圣第孟庆金周宁怀段启伟段 雪洪品杰赵…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索化学名师成长的途径、方法与动力的问卷调查显示:由事业心与责任心、教学互动、教学反思、参与教改、过硬的专业知识、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教学技能、教学和教研的融合、人生态度、教学主张组成的自身因素是影响化学名师发展的内因与主因。由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的非自身因素是从多方面影响化学名师发展的外因与次因。名师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同事与团队的帮助、自身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朱智铭 《化学教育》2008,29(7):28-28
2008年3月26日,北京市高中化学新课程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七)在北京市十二中学如期举行,该校王丽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一系列表现让笔者十分欣喜.  相似文献   

9.
加德纳教授谈中学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德纳教授在谈中学化学教学时说,学生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不管是教学手段还是教材内容,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实际是让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不是让老师如何去教,不鼓励老师多讲,而是要学生在课堂积极学习,从被动变主动。  相似文献   

10.
在一堂课中有学生系统地听老师讲,老师总结概括,以及课堂巩固等过程。这样,新知识在脑中就有三次重现,加上课后复习和作业,学生获得的新知识基本上已巩固了。而第二次上新课前,又进行课堂提问,可说是对教和学的一种必要的检查。另外课堂提问,还负有承上启下,由旧而新的使命,因而就显得更为必要。由于前后课的内容和要求不同,因此在提问的方法上就不能一律。同时检查知识应从多方面着手,故提问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方面的。现在就我在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几种方式简介如后:  相似文献   

11.
魏姝 《化学教育》2004,25(7):16-20
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心理平等、自由、安全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如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主动参与收放自如的探究活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加拿大学习期间作为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实际案例出发,从5个方面探讨了东西方学生课堂参与之差异。  相似文献   

12.
宋万琚  范晓琼 《化学教育》2005,26(Z1):62-62
高中化学新课程于2004年9月在全国4个省(区)全面进入实施阶段。本文在新课程教学实践及课堂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科技版化学必修教材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讨论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实验区的老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韩竹海 《化学教育》2016,(13):16-19
呈现2位名师在“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中“氯水的成分探究”的课堂教学,2节课中的探究方式、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各具特色,课堂上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张力.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化学教科书系统《化学元素周期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安邦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 ,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哀思。戴老师在生前最重视基础课教学 ,他领衔四教授专著的教科书《无机化学教程》 ,为我国化学教育和无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先期基础。他老人家长期担任基础课教学 ,重视课堂直观教学效果 ,重视有效教学辅助手段上课堂 ,教学效果优异 ,永远垂范后人 ,我们无限怀念他老人家。际此新的一轮教学改革高潮的来临 ,我们把戴老师留传给我们的丰富辅助教学手段集中表达在多媒体投影屏幕上 ,藉此增强教学效果 ,作为我们纪念戴老师丰功伟业的实际行动 ,把他遗留下来的教学经验永远延续推广。我们南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科的部分师生 ,从 1 996年开始学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并萌发了创新思想 ,用三年时间 ,完成了一套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化学元素周期系》 ,两张光盘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获得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教育部高教司在 1 999年 8月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 ,鉴定结论是 :“《化学元素周期系》教科书软件的成果 ,是我国化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一项重大改革成就 ,属国内领先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将该项教学研究成果汇总成文 ,借以纪念我们尊敬的戴安邦老师  相似文献   

15.
呈现2位名师在"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中"氯水的成分探究"的课堂教学,2节课中的探究方式、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各具特色,课堂上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张力。  相似文献   

16.
张援 《化学教育》2010,31(7):56-57
尽管实验探究被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但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教学组织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些老师还是会选择通过演示实验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比如在“电解”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电解的规律,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效率”很高,但学生从演示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并不完整,一些实验现象根本就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正名师工作室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是名师成长的助推剂。安徽蒙城县化学名师工作室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主持人,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对化学名师工作室的认识和思考。1理念引领方向化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和成员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活动,但随着活动的开展,感觉理论知识贫乏、方法理念陈旧。经过各成员的认真反思,一致认为必须更新理念。化学名师工作室给各成员订阅  相似文献   

18.
赵研 《化学教育》2010,31(Z2):337-340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中学化学学科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课堂讨论的理论、实践、策略和评价问题,为化学老师提供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性较强的、涵盖各种课堂教学类型的、在不同的开放程度下运用不同讨论方式提高实效性的教学案例和策略。本研究得出在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模块下,课堂采用的适当开放程度及其讨论形式。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柳方生 《化学教育》2022,43(16):126-129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肥城市教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签订“高中化学名师发展基地项目”,围绕高中教师特别关注的教材教法、课程衔接、科普教育、教研与论文写作、高考指导等主题,形成了“教学研训立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教学名师,催生出县域高中与优质高师教育共建教师研训共同体新样态。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在高校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转换专注与发散2种学习模式、合理利用图形背景原则、课堂执行Chunk学习法、提倡课堂高效自主学习及开展课堂讨论、自主完形闭合等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成为分析化学课堂的主人翁,真正吸引他们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