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柠檬酸络盐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以晶状碳酸铈、柠檬酸或柠檬铵为原料, 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铈超细粉体. 对温度、摩尔比、 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 以柠檬酸络盐法制得的超细粉体其分散性好, 粒径在20~40 nm, 粒度分布均匀. 并适合工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提取法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葛宜掌  金红 《应用化学》1995,12(2):107-109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提取法葛宜掌,金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肥研究所化工室合肥230001)关键词茶多酚,金属离子,提取,沉淀法茶叶中富含一类多羟基的酚性化合物─—茶多酚(Tea-Polyphenols,简称TP)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 ̄[1],且具有抗...  相似文献   

3.
镉(Ⅱ)离子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成分[1,2].本文研究氨羧络合剂N,N′-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H2R2Y)的氯仿溶液对镉的萃取行为;用电导法、摩尔比法证实了H2R2Y与Cd2+的络合比为1∶1;考察了酸度、络合剂浓度、相比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的生产是保障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前提,溶剂萃取法作为分离纯化稀土最主要的方法,由于具有分离系数高、饱和容量大、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连续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原始工艺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影响巨大,与绿色低碳生产理念相违背,急需绿色高效新萃取体系的开发。络合体系作为一种更加绿色高效的萃取体系,越来越引起关注。文章详细综述了不同络合剂在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稀土中的应用,根据萃取分离效果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不同络合体系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络合体系分离稀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为更加绿色高效分离稀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长链氨羧络合剂N,N′-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钠(Na2R2Y)的氯仿溶液萃取稀土饵的行为;考察了溶液酸度、络合剂浓度、相比和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用摩尔比法测定了Na2R2Y与Er3+的络合摩尔比为1∶1;结果表明,Na2R2Y的氯仿溶液对饵的萃取率随络合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含硫脲基开链冠醚的合成(Ⅲ)韩江华,白宝林,赵明根(山西省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忻州,034000)关键词:合成,硫脲,开链冠醚,络合剂文献 ̄[1]报道类化合物可以络合:等18种阴离子,在不同条件下也可以络合Ni ̄(2+)、Co ̄(2+)、Cu ̄(2+)...  相似文献   

7.
三种络合剂对LaFeO3晶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良的吸附性能,近年来在催化及气敏领域都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有关LaFe03的合成方法及形成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各种络合剂对LaFeo。形成的影响,目前文献报导尚不多.本文将采用直接硝酸盐分解法和加入络合剂的硝酸盐分解法,研究和比较柠檬酸、醋酸,EDTA三种络合剂对LaFe03晶相形成的影响.1实验部分1.五样品制备样品制备分别采用混合硝酸盐分解法和络合分解法,混合硝酸盐分解法是用分析纯试剂La(*0。)。·6认O,似*O小·9o0,按La:Fe=1:1的比例配…  相似文献   

8.
某些氨羧络合型染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刘绍璞  范莉  胡小莉  刘忠芳  陈粤华 《化学学报》2004,62(17):1635-1640
用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法研究了酚酞络合剂、百里酚酞络合剂以及钙黄绿素等氨羧络合型染料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α-糜蛋白(α-Chy)、卵白蛋白(Ova)、溶菌酶(Lys)等水溶性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现只有作为氨羧络合剂咕吨染料的钙黄绿素与蛋白质反应能使RRS显著增强,并观察到特征的RRS光谱,而作为氨羧络合型三苯甲烷的酚酞络合剂、百里酚酞络合剂作用不明显.文中对于钙黄绿素与蛋白质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反应产物的光谱特征及有关分析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用钙黄绿素RRS测定水溶性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有高的灵敏度(对不同蛋白质的检出限在4.0~40.0 ng·mL-1之间)和较好的选择性,可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络合剂在超临界CO2萃取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状况,分析并概括了不同类型络合剂在超临界CO2萃取重金属离子应用中的萃取范围、萃取效果以及优缺点,最后对络合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pH 8.5、0.04 mol/L 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钴-甲基百里香酚蓝络合剂(MTB)在NaNO2存在下,于-1.23 V(vs.SCE)产生一尖锐、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钴(Ⅱ)浓度在5.0×10-8~2.0×10-6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 mol/L.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钴(Ⅱ)还原产生.络合物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5.18×10-9 mol/cm2,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6.86×105,自由能ΔGθ=33.30 kJ/mol;电子转移数n=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0.58,反应速率常数ks=2.26/s.方法用于VB12和模拟样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双波长β修正光度法能消除络合反应中过量络合剂的干扰,从而计算出配合物真实吸光度。据此可推出络合剂有效络合分率及配位比的计算公式。本法操作简便,结果较准确。确定了锌(Ⅱ)与铬黑T、双硫腙、二甲酚橙和苯基荧光酮显色体系,其配位比分别为1:3、1:2、1:1、和1:1。  相似文献   

12.
以三(2-氨基乙基)胺为核,通过发散法合成了不同代数的树状聚酰胺胺(PAMAM),并利用FT-IR、1H NMR等技术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合成的PAM-AM具有大量的伯胺、叔胺和酰胺,可以作为Zn2+的络合剂。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AMAM与Zn2+的络合作用,探讨了PAMAM的代数、Zn2+与PAMAM的摩尔比、溶液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络合的影响。结果表明PAMAM的代数越高,所络合的Zn2+数目越多,且与理论值相符;随着Zn2+与PAMAM摩尔比的增加,络合形式发生变化;溶液pH值对络合体系有显著影响,强酸性条件下,PAMAM的伯胺和叔胺被质子化,H+取代Zn2+,Zn2+从络合体系中释放出来,这为PAMAM的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反应时间和温度对PAMAM与Zn2+的络合也有一定影响,延长反应时间和升高反应温度均使络合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用NH4F作络合剂的络合还原法制备的Ir催化剂及其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由于溶液中的Ir3+和NH4F形成络合物, 因此用这种络合法制得Ir催化剂中Ir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8 nm, 要比不加络合剂时制得的Ir催化剂中Ir粒子的平均粒径(7.5 nm)小很多. 所以, 用络合还原法制得的Ir催化剂对氨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比不加络合剂时制得的Ir催化剂好很多. 且该制备方法简单、实用, 适用于催化剂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均匀络合共沉淀法 ,以不同的镍盐分别合成出了球形 β Ni(OH) 2 ,并对其充放电循环及循环伏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由不同盐合成的Ni(OH ) 2 其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差别 ,用NiSO4合成的Ni(OH) 2 放电比容量高 ,循环寿命较好 ,平台电位也高于用Ni(NO3) 2 合成的Ni(OH) 2 .根据X射线 (XRD)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 (FTIR)图谱对存在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 ,为原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乙醛酸化学镀铜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乙醛酸作还原剂,Na2EDTA.2H2O为络合剂,亚铁氰化钾和2,2'-联吡啶为添加剂组成化学镀铜液体系,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分析了络合剂、添加剂对该镀铜体系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剂Na2EDTA对乙醛酸的氧化和铜的还原有阻碍作用.亚铁氰化钾和过量(20 mg/L)的2,2'-联吡啶对乙醛酸的氧化起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镉(Ⅱ)离子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成分[1,2]。本文研究氨羧络合剂N,N′ 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H2R2Y)的氯仿溶液对镉的萃取行为;用电导法、摩尔比法证实了H2R2Y与Cd2+的络合比为1∶1;考察了酸度、络合剂浓度、相比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1 实验H2R2Y按前文[3]合成,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氯仿溶液待用。不同pH缓冲溶液按文献[4]配制;显色剂为1 0×10-3mol/L的4 (2 吡啶基偶氮) 间苯二酚(即4 (2 pyridylazo)resorcinol,以下简写为PAR)乙醇溶液;0 10mol/L的硼砂溶液。于60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5 0ml络合剂氯仿溶液和已配制好的不同pH值…  相似文献   

17.
陈汝芬  刘华亭  宋国强  魏雨 《化学学报》2010,68(15):1513-1518
进行了空气氧化Fe(OH)2悬浮液, 络合剂(乙二胺、草酸、柠檬酸)作用下光催化氧化制备FeOOH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室光下, 一定量乙二胺、草酸、柠檬酸的加入有利于纯γ-FeOOH的生成; 且随光强的增强, γ-FeOOH的晶化性降低. 机理分析表明: 可见光存在下, 络合剂的加入, 不仅使中间物绿锈GR(II)结晶度变差, 溶解加快; 而且络合剂与Fe2+形成的配合物可吸收部分可见光, 生成强氧化型的自由基, 使反应初期Fe2+快速氧化为Fe3+, 快的氧化速度利于生成低晶化度的γ-FeOOH.  相似文献   

18.
稀土-钴-茜素氨羧络合剂异核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钴-茜素氨羧络合剂异核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的研究崔毅,李南强(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稀土异核络合物,络合吸附波,单扫极谱Leonard[1]曾用光度法初步确定了La(Ⅲ)或Ce(Ⅲ)、Ni(Ⅱ)或Co(Ⅱ)与茜素氨羧络合剂(AL...  相似文献   

19.
络合剂和添加剂对化学镀铜影响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谷新  王周成  林昌健 《电化学》2004,10(1):14-19
以CuSO4·5H2O作主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2EDTA)作主络合剂,三乙醇胺(TEA)作辅助络合剂,2,2′_联吡啶(dipyridine)作添加剂,组成化学镀铜液体系,研究络合剂、添加剂对该镀液电化学极化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化学沉积速率考察TEA和2,2′_联吡啶对镀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祺  张苗苗  孟琳 《电化学》2017,23(6):694
在锌溴液流电池中,作为溴络合剂在电解液中使用的季铵盐对电池性能及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及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N-甲基-N-丁基吡咯烷溴化物(N-methyl-N-butyl-pyrrolidinium bromide,MBP)和N-甲基-N-乙基吡咯烷溴化物(N-methyl-N-ethyl-pyrrolidinium bromide,MEP)分别加入到电解液后对电极反应的影响,通过交流阻抗(EIS)的方式测量了不同组成及浓度下的电解液电导率变化,测试了不同电解液对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及溴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加入MBP的电解液具有更好的溴络合能力和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