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TiO2调变对催化剂MoO3/γ—Al2O3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3。用XRD,TPR方法考察MoO3的分散状态,中压固定床反应装置测定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能减弱MoO3与γ-Al2O3间的相互作用,促进MoO3的还原,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2.
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 Ti O2 纳米粉体,并通过 X R D、 B E T、 T E M 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制备的 Ti O2 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488 m 2 ·g- 1),平均粒径为 4.6 nm ,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00℃煅烧2 h 所得的纳米粉体,锐钛矿型晶体结构更为明显,平均粒径6.7 nm ,比表面积 158 m 2 ·g- 1. 将它用于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反应,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TiO2 粉末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室内 空气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 TiO2粉末催化剂, 用光催化法降解室内空气中各种微量有机污染物,最终降解率 接近 100%. 考察了晶型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锐钛矿型 TiO2 的催化性能最好. 最后,分析了 TiO2 光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初步研究负载型镍催化剂在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中的抗积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gO,La2O3的添加可改善NiO/γ-Al2O3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和稳定性。催化剂表面CO的歧化反应是导致积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负载型La—Sr—Mn—O催化剂二甲苯氧化的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La-Sr-Mn-O系负载型燃烧催化剂,XRD相分析结果得到多在孔陶瓷载体表面形成了钙钛矿型氧化物La0.8Sr0.2MnO3,负载型和非负载型纯钙钛矿相催化剂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数据表明,La0.8Sr0.2MnO3复合氧化物负载子多孔陶瓷上,不仅改善了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共燃烧活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TPSR-MS及TPD-MS技术研究了Pd/CeO2-γAl2O3体系催化剂上表面氧物种脱附-恢复和甲醇表面反应性能,并以甲醇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气氛下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eO2对γ-Al2O3载体的改性,有利于钯催化剂上表面氧物种的脱附和氧化再恢复,从而促进Pd/CeO2-γ-Al2O3催化剂对甲醇的完全氧化.甲醇在催化剂表面的程脱过程中均产生选择性氧化产物甲醛、甲酸、CO和CO2,CeO2的存在有利于甲醇的脱附及深度氧化,选择性氧化产物的脱附量明显减少,并发现CO2的脱附量及峰温次序与对甲醇的氧化活性一致.  相似文献   

7.
用EHMO方法优化AG-Al_2O_3电极催化剂的构型,计算指出Ag-Al之间距离为0.23nm时体系总能量最低.Ag-Al2O3对O2有端基、侧基和桥式吸附三种方式,结果表明以端基吸附最稳定,桥式吸附次之,用吸附前后重叠集居数的变化和空成键轨道能级阐明了该催化剂改善电极性能、提高电流密度的原因.此外,还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XRD、XPS、TPR和TG等技术研究了ZrO2的改性对CuO/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及还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2对γ-Al2O3的改性会削弱表面铜物种与γ-Al2O3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γ-Al2O3表面的活性铜物种的数目增加,并有效地促进该铜物种的还原,从而提高了CuO/γ-Al2O3催化剂对CO的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催化合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民地了以水溶性的AlCl3.6H2O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酸三丁酯并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二乙氨基环硫丙烷在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RF3·THF)催化下的聚合反应.与使用BF3·Et2O作催化剂时聚合物沉淀析出的情况不同,在BF3·THF催化下,可得到均相粘性聚合物,而且部分四氢呋喃参与了共聚合反应.通过改变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以及单体的加料方式制得了一系列组成和分子量不同的共聚物,用元素分析、核磁、红外、分子量测定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还讨论了聚合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成功地制备了ZnO/TiO2纳米管复合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RD,TEM和UV-Vis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复合光催化材料在紫外光和太阳光下,对亚甲基兰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由于适量ZnO的复合,具有管状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的ZnO/TiO2纳米管复合光催化材料相对于纯的TiO2纳米管具有了更强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和红移现象.使得该复合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兰具有更快和更完全的降解性能.ZnO/TiO2纳米管(10 wt%ZnO)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太阳光照射下,对亚甲基兰也有较高的降解能力.而且,该催化剂也可被循环使用,这使得该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新型的光解反应体系. 该体系用空气(氧)电极作负载型TiO2 光催化膜的对电极. 空气(氧)电极是以空气中的氧作反应物,在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H2O2,为光化学氧化反应提供廉价的原料. 将空气(氧)电极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体系,使光化学氧化反应和光催化氧反应同时发生于同一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乙酰丙酸在新型光解反应体系中的降解速度比在单一的光催化体系中或在光化学反应体系中明显增大. 文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P123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负载TiO2的介孔吸附剂,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透射电镜(TEM)以及氮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PS1孔径为5.23nm,比表面积为798.97m2/g,样品PS2的孔径为4.90nm,比表面积为866.64m2/g.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显示,PS1对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79mg/g和17.56mg/g,PS2对MB和R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05mg/g和20.05mg/g;PS1和PS2对RB的最大光降解量均为25.2mg/g左右,到达最大光降解量的时间分别为50min和120min;PS1和PS2对MB的降解在25min内均达到最大,最大光降解量均稳定在24.9mg/g左右.结果表明,PS1和PS2均对MB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光催化剂TiO2和硫掺杂光催化剂S/TiO2,用浸渍法制得Eosin Y染料敏化的光催化剂EosinY-TiO2和EosinY-S/TiO2。以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通过XRD、UV-V is漫反射对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伊红-Y的敏化扩展了TiO2和S/TiO2的可见光响  相似文献   

15.
光催化剂TiO_2超细粒子的制备及改进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 O2 超细粒子作为常用的光催化剂 ,在环境净化中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对 Ti O2 超细粒子的作用机理 ,催化剂的制备及改进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TiO2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尚不明确, 因此发展一种具有不同波段的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机理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一个Fe3O4掺杂的金红石型TiO2复合物, 通过红外、粉末衍射以及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 无论在可见光或者是紫外光的照射下, 它都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说明Fe3O4掺杂对改善TiO2的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氨水为氮源,采用阳极氧化法和湿化学法合成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并通过可见光光催化降解六氯苯(HCB)废水,评价其催化活性.同时,分析了煅烧温度、氮源、掺氮量、HCB浓度、HCB溶液pH值对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450℃的条件下,以1.0mol/L氨水为N源合成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性能最佳,中性条件下降解效率最好.该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仍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的相变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通过 X RD 晶体结构分析 ,研究了 6种稀土元素离子 Gd 3+ , Y 3+ , La 3+ , Ce 4+ , Tb 3+ 和 Eu 3+ 掺杂 的二氧化钛样品的相变量、晶胞参数和金红石相的晶粒大小 ,并讨论了它们在催化降解 X-3B活性艳红 实验中光催化活性 . 发现离子半径和稀土离子的价态变化方式决定了它们的相变量和晶胞参数 ,进而对 二氧化钛母体的光催化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  相似文献   

19.
以TiCl4为前躯体,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F38为模板剂,Si(100)为衬底,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涂膜工艺,制备了孔径可调的纳米多孔TiO2薄膜.研究了聚合物模板浓度与TiO2薄膜的纳米孔形态的关系.随着模板剂含量的增加,薄膜中介孔密度随之增加,约大于15%便发生介孔连通,连通后介孔成蠕虫状.同时,研究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及退火方式对纳米TiO2薄膜晶相的影响.单次退火4h(600~800℃)为锐钛矿相、热稳定性好,而等时退火容易生成锐钛矿相/金红石相的混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