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位聚合沉积聚苯胺薄膜及其电致变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空间稳定剂,直接在玻璃基体表面聚合沉积导电聚苯胺(PANI)薄膜。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TG)对聚苯胺膜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薄膜的电致变色性。结果表明:盐酸掺杂聚苯胺薄膜呈翠绿色,薄膜厚115 nm,表面电导率为4.6×10-3S/cm。电致变色实验中聚苯胺电极电位在-6~ 6 V循环变化时,薄膜颜色在黄绿和蓝绿间可逆变化。电致变色前后聚苯胺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电极电位的降低,极化子峰发生红移,说明聚苯胺分子链中醌式结构单元被还原,聚苯胺薄膜质子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玻璃表面原位聚合沉积pani薄膜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散聚合;原位沉积;聚苯胺薄膜;纳米sio2;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3.
提出在玻璃基体表面原位聚合沉积制备苯胺-邻苯二胺(An-oPD)共聚物薄膜的一种方法:分段控温法,即高温预聚(高水浴温度)、低温聚合(冰水浴)。该法可在缩短聚合反应时间的同时避免暴聚现象,提高成膜效率,所得共聚物薄膜形貌特征优异、膜厚均匀;该法可制得饱和厚度120 nm,电导率9.16×10-2S/cm的An-oPD共聚物薄膜,具有与均聚PAn薄膜不同的电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胺/聚苯胺导电纤维,并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红外及光学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与纤维成功复合。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电导率测试,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探讨了苯胺单体在不同的条件下聚合对纤维电导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和电导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经30%的甲酸溶液预处理20min,苯胺单体浓度为0.8M,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1M,掺杂酸为盐酸,浓度为0.8M,冰水浴条件,反应时间为4h,得到的聚酰胺/聚苯胺导电纤维的电导率为3.7S/m。  相似文献   

5.
十八烷基三氯硅烷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的自组装对钛酸钾晶须(PTW)进行表面改性. 通过测定苯、乙二醇、水在OTS改性的PTW压片上的接触角, 计算了OTS改性PTW后的表面能和极性分量, 并与传统方法(PMMA包裹和KH560表面改性)改性的PTW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OTS改性的PTW具有更低的表面能和极性分量, 以及更好的亲油疏水性能. IR分析和色散分量测定表明, 改性后OTS的烷基链倾斜在PTW表面.  相似文献   

6.
自1976年发现第一个有机聚合物聚乙炔掺杂后具有类似金属的导电性以来,先后发现了聚吡咯、聚噻吩和聚苯胺(PAn)等导电聚合物,其中聚苯胺以其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较高的电导率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等被预言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导电聚合物研究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原位聚合法制备PANI/PET导电织物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娜  王炜 《电化学》2009,15(4):462-466
在聚酯纤维基材及其织物表面,原位聚合形成厚度约1~2μm聚苯胺包覆层,制得聚苯胺(PANI)/聚酯(PET)导电织物.PANI层优异的导电性能使之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柔性电磁屏蔽材料.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苯胺单体浓度、氧化剂:苯胺摩尔比、掺杂酸浓度、反应时间对PANI包覆层外观形态、与基体结合牢度以及导电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经适当前处理的PET基材表面,以苯胺单体浓度为0.25mol/L、氧化剂与苯胺摩尔比为1∶1、掺杂酸浓度0.5 mol/L、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为0~20℃时制备的PANI/PET导电织物方阻最小,导电性最好;掺杂酸酸性越强,导电性越好.SEM、FTIR及XRD测试表明涤纶织物表面有均匀连续的聚苯胺膜存在.分析表明聚苯胺分子链中氧化结构与还原结构含量基本相等,说明聚苯胺渗入纤维内部,使纤维无定形区面积增加,结晶度减小.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对纳米SiO2微粒表面的原位聚合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新璋  金名惠 《应用化学》2003,20(10):1003-0
表面改性;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酸对纳米SiO2微粒表面的原位聚合改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溶液表面的聚苯胺(PANI)薄膜及气敏器件的室温制备方法,以苯胺单体、盐酸和过硫酸铵为原料通过氧化聚合在其水溶液表面直接获得质子化聚苯胺(PANI)薄膜,并利用薄膜的可转移特性构筑气敏器件.研究发现溶液的pH对PANI致密薄膜的形成至关重要,从而提出了质子化苯胺单体优先在溶液表面聚集和聚合的PANI薄膜形成机制.该薄膜气敏器件能够对NH3进行有效的室温检测,且性能随薄膜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优选制备条件下(pH=0.6,室温18℃,聚合60 min)的薄膜其检测下限为10-6,响应与NH3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选择性、快速响应和有竞争力的响应值.该薄膜制备工艺体现了“绿色”制备思想,且薄膜能够大面积制备并具有优异的气敏性能,有望为PANI-基薄膜的制备与室温气体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浸渍聚合法制备透明导电聚苯胺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永明  万梅香 《高分子学报》1998,259(2):177-183
采用浸渍聚合法制备透明导电的聚苯胺薄膜,并系统地研究了基片、反应温度、氧化剂和掺杂剂等因素对聚苯胺透明导电薄膜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在最佳的制备条件下,所得薄膜的室温电导率可达1~5S/cm.当厚度为05μm时,在450至650nm的透光窗口内,该薄膜的透光率可达80%.借助结构表征讨论了薄膜的生长机理和它的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1.
聚苯胺;现场化学氧化聚合;掺杂;可溶性;导电性  相似文献   

12.
以DNSA掺杂剂,在醇(或酮)-水介质中采用原位溶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苯胺,以溶液共混法制备出了聚苯胺/聚苯乙烯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掺杂的聚苯胺电导率最高为0.65 S/cm,优于常用的DBSA,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该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最低为101Ω/□数量级,并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可用于电磁屏蔽,适合于聚合物表面使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在聚酰亚胺(PI)膜基体表面原位成膜,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PANI-PI-PANI)导电复合膜.通过反应历程跟踪、扫描电镜(SEM)及静滴接触角-界面张力测量仪研究了PANI在PI基体表面原位成膜的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PANI在PI基体表面的成膜过程有3个阶段:含苯胺的结构单元(包括An盐酸盐、An阳离子自由基及低聚物)在PI表面吸附成核阶段、膜快速增长阶段和增长完成阶段;PANI膜由PANI小颗粒逐渐堆积而成,直至覆盖整个PI膜表面;PANI成膜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亲水-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丝素复合导电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友谊 《广州化学》2009,34(3):33-36
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在蚕丝丝素蛋白膜表面生长聚苯胺,制备得到表面均匀覆盖导电聚合物的复合导电丝素膜,其电导率约为3×10^-2S/cm。纤维表面与导电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原丝素膜的耐热性能,但并未降低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极性较小的三异丙氧基铽为原料,选择与铽离子发光相匹配的乙酰丙酮为有机配体掺杂于苯乙烯(St)/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混合单体中,通过原位本体聚合直接得到一类改性聚苯乙烯材料。并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可见光透过曲线表明这类改性聚苯乙烯材料具有高铽含量、高透过率的特点,用荧光光谱表征它们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在高铽含量下仍能发射很强的Tb3+离子的特征荧光,未出现明显的荧光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PEDOT:PSS/Polyaniline: (PANI)bilayer thin films deposited on indium tin oxide (ITO) are reported. Spin coater has been used for fabrication of thin films of 40–50 nm thickness at 5000 rpm. The deposited thin fil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UV-vis spectroscopy and Keithley electrometer. Layer-by-layer (LBL) technique has been shown to produce electroactive polymer films with low roughness, excellent uniformity,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The electrical response of fabricated films showing ohmic behavior for PEDOT: PSS/PANI thin fil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