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报道2,2′-(1,2-亚乙基双氮次甲基)二喹啉及其与Cu2+、 Zn2+、 Ni2+、 Mn2+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M.L.(ClO4)2·H2O(M=Cu2+、 Zn2+、 Ni2+、 Mn2+离子;L=C22H18N4)。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共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价镧系离子与手性氮杂冠醚(+)-12-乙基-1,4,7,10-四氧杂-13-氮杂环十五烷(以下以L(+)表示)的配合物Ln(NO3)3·L(+)·H2O(Ln=La、Ce、Pr、Nd); Ln(SCN)3·L(+)·H2O(Ln=La、Pr、Nd、Sm、Eu、Gd-Er、Yb)。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可见吸收光谱、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CD谱)的测试,并对配合物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四个锌-铕(或铽)异金属双核配合物[ZnLnL1(NO3)3Py] (Ln=Eu (1), Tb (2); HL1=1-H-2-(2-羟基-3-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 Py=吡啶)和[ZnLnL2(NO3)3Py] (Ln=Eu (3), Tb (4); HL2=1-H-2-(2-羟基-3-甲氧基-5-溴苯基)苯并咪唑; Py=吡啶), 其中123是单晶态, 化合物4则为多晶样品;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配体的激发态能量有效传递到配合物中的镧系金属离子中, 含有铽(III)离子的配合物发射出其特征发射光谱, 而含有铕(III)离子的配合物由于其它去活方式, 没有辐射出铕(III)离子的特征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4.
利用2,2''-(1,4-亚苯基)二(亚苯基)二(硫基)苯二羧酸(H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二(亚甲基)二(硫基)苯二甲酸(H2L2)2个柔性二羧酸分别与镧系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H2(CH3)2][Nd(L1)2(DMF)]·2DMF}n(1)和{[Ln(L2)1.5(H2O)(DMF)2]·2DMF}n[Ln=Ce(2),Pr(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二维的层状结构,并且2个配体在配合物中表现出不同的构象。(L1)2-在配合物1中表现出顺式和反式2种构象,(L22)2-在配合物23中仅表现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H2btpa配体合成了2个镧系金属配合物{[Ln(btpa)(H2O)(OH)]·bpy}n(Ln=Tb(1),Pr(2),H2btpa=5-(3',4'-二(四唑-5'-基)苯氧基)间苯二甲酸,bpy=4,4'-联吡啶),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2中,双核镧系金属单元通过btpa2-配体以μ4:η1,η2,η1,η2的配位模式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客体分子4,4'-联吡啶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存在于结构中。相邻的二维网通过氢键的识别作用以锁链形式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1呈现出Tb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6.
以多齿席夫碱配体 H2L(H2L=(E)-N′-(3-乙氧基-2-羟基亚苄基)-3-羟基吡啶甲酰肼)为配体,与 Ln(acac)3·2 H2O(Ln=Tb、Ho、Er;acac-=乙酰丙酮根)反应,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得到了 3例新的双核稀土配合物[Ln2(acac)2(L)2(C2H5OH)2](Ln=Tb (1)、Ho(2)、Er(3))。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3的结构主要由2个Ln离子、2个乙酰丙酮根(acac-)、2个L2-及2个C2H5OH组成,中心Ln离子通过2个μ2-O原子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Ln2O2核心。固体荧光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室温下表现出Tb离子的荧光特征发射峰。此外,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与配体H2L和稀土离子相比较,配合物1~3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采用紫外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凝胶电泳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 1~3与小牛胸腺 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主要以插入作用的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  相似文献   

7.
希土环状二茂铁基亚砜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丙酮介质中合成了希土与1,1′-二乙基-α,α′-硫代二茂铁-S-氧化物(L)的配合物LnL3(NO3)3·H2O(Ln=La-Lu,Y,仅Pm除外),通过元素分析、热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红外光谱、X光光电子能谱和摩尔电导表征了配合物并且对配合物的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水热法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和吡啶为配体合成并培养了Co(nip)2(py)2(H2O)2的单晶. 对单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和热重-微商热重分析. 该配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 属于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1662(3) nm, b=1.7734(4) nm, c=0.6988(2) nm, β=102.46(4)°, V=1.4112(6) nm3, Z=2, Dc=1.585 Mg/m3, μ(Mo Kα)=0.688 mm-1. 所有晶体数据的R因子为: R1=0.1064, wR2=0.1270; 最终R因子[I>2σ(I)]为: R1=0.0467, wR2=0.1008.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的结果表明, 依靠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硝基氧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以及π-π堆积作用, 配合物分子被连成二维无限平面结构. 根据配合物的热分析结果, 配合物及热分析各阶段残渣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我们推测出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未见报道的九种希土元素与水杨醛缩-β-丙氨酸(H2L)的双核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值等表明此系列新配合物组成为[Ln2(HL)3NO3](NO3)2·nH2O,[Ln=La,Pr, Nd, Sm, Gd,n=2; Ln=Tb, Er, Yb, Y, n=4],钆、钇的配合物分属轻、重希土组。运用热重-差热分析、紫外及红外光谱、核磁  相似文献   

10.
LnCl3(Ln=Pr,Er)与AlCl3在二甲苯中反应,合成了η6-(m-Me2C6H4)Ln(AlCl4)3这两个新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的表征。测定了Pr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具有扭曲的五角双锥几何构型。二甲苯和一个氯原子处于两个顶点,Pr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相似文献   

11.
桑色素金属(Ⅱ)固体配合物的抗氧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五种金属(Ⅱ)桑色素固体配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溶解度、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差热、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组成为ML2·nH2O[M=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L=Morin(失去2′-OH中质子);n=2或3]。并对配体、配合物进行了脂质过氧化物生成的抑制和清除O2自由基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仲丁基膦酸-2-丁基辛酯(HBO/BP)与希土(Ⅲ)(Ln=La, Gd, Ho, Y, Er, Yb)新的固体配合物,其组成为Ln(BO/BP)3,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热分析表明,在空气中,热分解分两步完成,热分解产物是Ln2P4O13。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配合物中Ln-O键具有较高的离子特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2,2''-(1,4-亚苯基)二(亚苯基)二(硫基)苯二羧酸(H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二(亚甲基)二(硫基)苯二甲酸(H2L2)2个柔性二羧酸分别与镧系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H2(CH32][Nd(L12(DMF)]·2DMF}n1)和{[Ln(L21.5(H2O)(DMF)2]·2DMF}n[Ln=Ce(2),Pr(3)]。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二维的层状结构,并且2个配体在配合物中表现出不同的构象。(L12-在配合物1中表现出顺式和反式2种构象,(L22-在配合物23中仅表现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三平  范广  高胜利 《中国化学》2008,26(2):286-289
以1,2-反式-二(4-吡啶基)乙烯桥连卤化铜分别得到配合物[Cu2(bpe)Cl 2] n (1), [Cu2(bpe)Br2] n (2) 和 [Cu2(bpe)I2] n (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配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晶体学数据:单斜晶系, P 2(1)/c空间群, a = 0.3788(8) nm, b = 1.5059(3) nm, c = 1.0875(2)nm, β = 96.262(4) °, V = 616.5(2)Å3, Z = 2, S = 1.002,最终残差因子( I >2 σ ( I )) R 1 = 0.0288, wR 2 = 0.0579,对于全部数据 R 1 = 0.0509, wR 2 = 0.0615。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类配合物为同晶化合物。另外,通过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镧系超分子化合物[Ln(HBIC)3]n [Ln=Sm (1), Ho (2), Yb (3); H2BIC=1H-苯并咪唑-2-羧酸], 其中化合物12呈单晶态, 化合物3则为粉末样品; 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XRD)、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红外(IR)光谱、热分析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构分析表明, 1-3为同构化合物, 都呈现二维的平面结构, 其中每一个镧系金属中心与来自五个HBIC-配体的三个氮原子和五个氧原子以两种新的配位模式配位形成一个轻微扭曲的双帽三棱柱几何构型, 相邻的二维(2D)平面进一步通过强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三维(3D)的超分子结构. 热重分析结果表明, 化合物1-3在360 ℃前均保持稳定, 呈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基于Kissinger和Ozawa-Doyle两种方法,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得到了化合物1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指前因子AK=1.286×108 s-1; 活化能EK=199.3 kJ·mol-1, EO=205.2 kJ·mol-1). 另外, 也研究了室温下化合物13的固态发光性能, 结果表明, 化合物13分别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呈现出相应镧系金属离子的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个新的希土冠醚配合物Ln(NO3)3·C26H38N2O4(Ln=La、Ce; C26H38N2O4=1, 7, 10, 16-四氧-4,13-二氮杂-N,N′-二苄基环十八烷)。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其 1H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La(NO3)3·C26H38N2O4·CH3CN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869(4) nm, b=1.5868(6) nm, c=0.9147(2) nm; α=101.89(2)°, β=105.38(2)°, γ=71.96(3)°; Z=2。dcald.=1.58 g·cm-3, μ(Mo)=13.25 cm-1。中心镧离子与冠醚配体中的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配位,3个硝酸根中的6个氧原子也与La3+配位,形成配位数为12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由水热法合成了2个微孔镧系超分子配合物[Ln(CCA)(OH)(phen)(H2O)]n·n(phen)·nH2O(Ln=Yb, 1;Er, 2;H2CCA=2-羧基肉桂酸;phen=1, 10-菲啰啉), 并用元素分析、IR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 2个配合物都是由配体2-羧基肉桂酸连接而形成的一维双链结构, 该链状结构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扩展为具有微孔结构的超分子。1, 10-菲啰啉在微孔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模板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3-羧基苯磺酸根(3-SBA)和2-(4-吡啶基)-咪唑[4, 5-f]菲咯啉(4-PDIP)为配体, 用水热法合成了3种稀土配合物:[Ln2(3-SBA)2(4-PDIP)2(OH)2(H2O)4]·2H2O(Ln=Sm (1), Eu (2)和Gd (3))。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3为同构的双核分子。2个羟基以桥联方式连接2个Ln(Ⅲ)离子, 3-SBA和4-PDIP以螯合双齿形式与Ln(Ⅲ)离子配位。双核分子之间通过氢键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3分别在 545 nm 和 529 nm 处出现来自于配体的荧光发射, 对应于配体的π*-π的跃迁。配合物2呈现Eu(Ⅲ)离子的特征发射, 位于579、592、612、650和696 nm处的发射峰分别对应于5D07Fj (j=0~4)跃迁。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两种金属配合物{[Cu2(pztc)(4,4'-bpy)(H2O)4]·6H2O}n (1),{(H2bpe)[Cd(pztc)(H2O)2]·2.5H2O}n (2)(H4pztc=吡嗪-2,3,5,6-四甲酸,bpy=4,4'-联吡啶,bpe=1,2-二(4-吡啶基)乙烯),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表征。两种配合物均为二维层状结构,但其中吡嗪四酸的配位方式不同。配合物2具有蓝色的荧光,最大荧光发射峰在475 nm。测试了配合物1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结果显示Cu2+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20.
利用4-吡啶-3-苯甲酸(4,3-pybz)和醋酸铅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配合物[Pb(4,3-pybz)2]n(1),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表征、X 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为正交晶系,Pccn空间群,a=1.070 74(7) nm,b=2.138 03(13) nm, c=0.865 65(5) nm,V=1.981 7(2) nm3,Z=4,Dc=2.023 Mg·m-3,F(000)=1 152,GOF=1.050,μ=8.549 mm-1,残差因子R1=0.013 9,wR2=0.032 4。该配合物展现了一个具有(4,4)拓扑二维波浪状网络结构,进而通过弱的π-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此外,室温下配合物1展现了弱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