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研究薯蔓总黄酮(FSPV)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调节作用。采用碳粒廓清实验研究了FSPV对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测定法研究了FSP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FSPV可提高正常和免疫低下小鼠的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a,尤其是400mg/kg剂量可使廓清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实验所用剂量的FSPV对小鼠的血清溶血素HC50无显著影响。FSPV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作用,可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对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芜菁叶汁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突变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清洁级ICR小鼠作动物整体试验,通过小鼠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的微核试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测定芜菁叶汁对环磷酰胺(Cyclophsopamide,以下简称CP)引起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拮抗效应,灌胃(ig)不同剂量叶汁均使小鼠骨髓PCE微核率、骨髓染色体畸变率有所下降,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芜菁叶汁对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提示芜菁叶汁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羧甲基茯苓多糖上调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1%羧甲基茯苓多糖(CMP)腹腔注射,摘取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MTT(噻唑蓝粉剂)法观察CMP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转基因小鼠脾脏来源树突状细胞(DC),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2以及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含量.CMP在0~500mg/L浓度对HBV转基因小鼠无毒性作用,并能显著促进HBV转基因小鼠DC分泌IL-12,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并抑制IL-10的分泌,从而上调DC功能.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葛根中主要内源性组分葛根素的生物效应,为葛根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将20只Balb/C健康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小鼠一次性经口灌胃6000 mg·kg-1的葛根素,对照组灌胃等体积溶剂聚乙二醇400,连续观察7 d,每天记录小鼠的一般活动状态、体重及死亡情况。7 d后小鼠经眼眶静脉处取血后处死,解剖观察小鼠心脏、肝脏、肾脏,并经HE染色后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葛根素雌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心脏、肝脏和肾脏指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葛根素组雌性小鼠血清中尿素(Urea, URE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葛根素组雌雄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和雄性大鼠血清中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ic Dehydrogenase, HBDH)的含量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该剂量下的葛根素对小鼠的肝脏几乎不产生影响,但小鼠存在心肌溶解和肾小管间质局灶性出血。  相似文献   

5.
羊栖菜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从羊栖菜提取物分离获得的 4个组分中选择其中不同分子量 ,且得率较高的F1、f1组分 ,观察它们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按 4 0mg/(kg·d)剂量腹腔注射 7d后 ,对小鼠抗SRBC抗体生成有促进作用 ,同时明显提高小鼠脾指数 ,其中f1组最明显 .对f1组分按不同剂量注射 ,结果显示对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 .  相似文献   

6.
用 3H-TdR的掺入、腹腔移植瘤细胞和电镜观察等方法 ,对硒化物( Se02 )在体外杀伤艾氏腹水癌 ( EAC ) 细胞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1ugSe02/ml 对1*10 6/ml EAC经16小时温育后,再将它植入小鼠腹腔,其长瘤率明显下降,显示Se对EAC 有杀伤作用 .用含有 1 -40 ugSeO2 / ml 的培养液分别处理 EAC 细胞 2-16 小时, 其 3 H-Td R的掺入率,校对照组明显下降,下降的幅度与SeO2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呈负相关.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 ,Se02杀伤瘤细胞的效应在细胞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主要是累及细胞核中染色质的构形及其分布;同 时,线粒体内脊架渐趋消失并成为空泡 .这些变化过程随着 Se 剂量增高和时间加长而加剧 ,并和3H-TdR 掺入实验的结果呈相应的关系,因此可以认为EAC的上述变化是 SeO2,对EAC 细胞的杀伤效应的结构基础 .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氯化镧(LaCl3)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并对LaCl3没给药途径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静脉输注51.20mg.kg^-1以上的LaCl3能显著地提高胆汁中的胆酸,HCO3-,Cl-浓度,显著地减少HCO3-,Cl-的排出量,但单位时间内胆酸排出量并无明显变化,结果还表明,64.000mg.kg-1的LaCl3.iv作用显著,ip,ig对大鼠的胆汁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时肝组织恶性变潜能以及吡喹酮对其的抑制作用,取120只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第1、2组分别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12周时,以吡喹酮500mg·kg^-1·d^-1治疗2天;第3组为实验对照组,感染后不作任何治疗;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及产, c-fos和c-jun mRNA、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病变早期予吡喹酮治疗后肝脏病理损伤减轻,肝组织中产,c-fos、c-jun mRNA以及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病变晚期予吡喹酮治疗后,与实验对照组比较,c-jun mRNA、端粒酶逆转录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仅c-fos mRNA表达降低(p〈0.05)。吡喹酮早期治疗组肝组织中上述3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因此血吸虫病时肝硬化组织可存在恶性变潜能,早期吡喹酮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组织这种恶性变潜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螺旋藻肽的降血糖活性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 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 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以及低、中、高3种浓度螺旋藻肽组, 连续喂养糖尿病小鼠21d后检测体重、食物和水消耗量、葡萄糖耐量、血糖和脂代谢相关指标、血清尿素氮、肌酸酐, 观察分析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 结果表明 与模型组相比 螺旋藻肽组有降小鼠血糖和体重作用, 可减少小鼠食物和水的消耗量, 显著改善小鼠葡萄糖耐量; 高剂量的螺旋藻肽组比模型组显著减少了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糖基化血清蛋白, 增加了血清胰岛素和肝脏肝糖原含量, 小鼠的胰腺组织明显好转. 研究表明螺旋藻肽具有降血糖活性, 其抗糖尿病作用可能与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调节糖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一枝黄花中酸性成分抗肿瘤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花序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酸性成分体外及体内抗肿瘤活性.采用MTT法跟踪提取物细胞毒活性;用S180和EAC昆明小鼠模型进行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花序的酸性成分具有显著抑制多株人肿瘤细胞株生长的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酸性成分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和EAC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和剂量正相关,高剂量组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和EAC的抑制率分别为52.06%,32.90%.显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较强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泰和乌骨鸡及其黑素为药物直接喂养小鼠,测定实验鼠红细胞过氧化氢酶搅乱恶性循环 及血浆过氧化脂质的含量,以探讨乌骨鸡是否具有抗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 乌骨鸡及其黑素有提高小鼠红细胞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的趋势,但其提高的幅度尚未达到显著水平;(2)泰和乌骨鸡及其黑素对老龄小鼠的血浆过氧化脂质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观察小鼠于动情周期不同阶段腹腔注射(ip)脂多糖(LPS)时血浆TNFα含量及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用阴道涂片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分别于动情期、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ip LPS,10小时(h)后,用RIA法测定血浆TNFα和E2、P含量的变化,RT—PCR法测定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血浆TNFα含量于动情期(此时E2含量较高)和动情后期(此时P含量较低高)ip LPS无明显变化,于动情间期(此时E2和P含量均较低)ipLPS则明显现升高(P〈0.01);RT—PCR结果显示,正常肝脏、腹腔巨噬细胞和卵巢组织中TNFα mRNA于动情期和动情后期表达很弱或未检测到,于动情间期表达增强;动情周期不同阶段ipLPS后,上述细胞和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均有所升高,但于动情间期升高的程度明显高于动情期和动情后期(分别P〈0.01)。动情期和动情后期由于较高水平的E2和P含量对LPS诱导的TNFα mRNA表达和TNFα含量的升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以不同剂量的紫心甘薯多糖200、400、800 mg.(kg.d)-1分别给予小鼠灌胃,设立对照组,连续10 d作预处理,腹腔注射0.1%的CCl410 ml.kg-1建立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酶活力、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含量,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并进一步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紫心甘薯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血清中ALT、AST、LDH、TBIL的升高和TP的下降,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紫心甘薯多糖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对四种惊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外周给药法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四种惊厥发作的影响。利多卡因静脉注射(iv)0.4,0.8,1.6mg.kg^-1可显著地和剂量相关地减弱或消除大鼠听源性惊厥。腹腔注射利多卡因也有同样效应。在AS反应阴性大鼠上,利用多卡因可对抗士的宁所诱发的AAS,但对大鼠士的宁惊厥却略有易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携载p53和IL-12的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1,oHSV) MH1004和MH1006对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和肺转移瘤的治疗作用.蚀斑法和MTT法分析重组oHSV对结肠癌细胞CT26的感染和溶瘤特性;小鼠背部皮下注射CT26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重组oHSV后分析小鼠血清中IL-12含量,观察肿瘤大小和小鼠生存率;小鼠尾静脉注射CT26建立肺转移模型,尾静脉注射重组oHSV后显微观察肺组织中肿瘤细胞浸润,观察肺脏肿瘤结节和小鼠生存率.重组oHSV能够感染CT26并高效复制和抑制肿瘤细胞.皮下移植瘤小鼠治疗12 d后观察到抑瘤效应,MH1004和MH1006组21 d时肿瘤体积(2 477.31±2 017.02 mm~3和1 414.36±1 639.19 mm~3)均极显著小于Mock组(7 682.92±2 648.74 mm~3)(P 0.01),42 d时生存率(均为100%)明显高于HSV-wt和Mock组(均为50%);MH1006组小鼠血清中IL-12含量增加,第16 d时极显著高于Mock组(P 0.01);治疗后肿瘤消失小鼠血清中IL-12含量明显增高.肺转移瘤小鼠治疗后,MH1004和MH1006组小鼠肺脏肿瘤结节数在治疗5 d、9 d和13 d时均极显著低于Mock组(P 0.01),13 d极显著低于HSV-wt组(P 0.01),且o HSV治疗小鼠肺组织浸润的肿瘤细胞明显减少;60 d时MH1004组、MH1006组、HSV-wt组和Mock组的生存率依次为83.3%、66.7%、66.7%和50%,MH1004组和MH1006组死亡小鼠肺脏肿瘤结节少于Mock组和HSV-wt组.携载IL-12和p53的重组o HSV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瘤效果显著,该研究为转移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研究探讨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β(rhIL-1β)对小鼠玻璃化冷冻桑椹胚体外生长发育和移植存活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浓度为50IU/mL时,对小鼠玻璃化冷冻胚胎的体外生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当浓度为5,500,5000IU/mL时,对胚胎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鼠玻璃化冷冻胚胎解冻后,经过5,5,50,500I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3-4h的短期处理后,胚胎妊娠率明显提高,其中50IU/mL处理组(100%)与对照组(56.25%)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5000IU/mL处理组(33.33%)的胚胎妊娠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56.25%)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50I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β的短期处理可能提高母体对冷冻胚胎的接受能力,高浓度重组人白细胞介素-β对小鼠胚胎可能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纯品枸杞多糖分为5,10,20,50,100 m g·kg- 1 ·d- 1等5 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灌喂小鼠,观察其对小鼠抗疲劳的效果纯品枸杞多糖能显著地增加小鼠肌糖原、肝糖原储备量;提高运动前及游泳后 90 m in 及 150m in L D H 总活力;降低小鼠剧烈运动后血尿素氮增量,加快运动后血尿素氮的恢复速率;以10 m g·kg- 1 ·d- 1 剂量组效果最佳 提示纯品枸杞多糖在提高机体对运动员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急性致死、单个体和群体培养实验,研究紫外线照射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运动、存活分布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的增长(0~30min),轮虫的运动能力下降并产生急性致死效应,死亡率与照射时间关系符合Sigmoid模型.紫外线照射下(0~120s),轮虫的生存数据符合weibull分布,紫外线使各处理组轮虫寿命(1.7~8.8d)、生殖期(0~5.3d)、生殖期的平均繁殖率(0~2.0ind·(female·d)^-1)显著下降(P〈0.001),种群增长特征参数rm、R0、λ和T也呈下降趋势.群体培养与单个体培养结果相似,卵密度、幼体密度和种群增长率均随照射时间(0~120s)的延长而呈显著的下降(P〈0.001).  相似文献   

19.
建立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以10、14、20、28、40 mg/kg 5个剂量组给药,探讨石蒜碱的抑瘤作用及机制,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石蒜碱对瘤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L、Caspase-9、Bax、Bcl-2表达的影响。石蒜碱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高剂量组(40 mg/kg)石蒜碱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最明显,抑瘤率达56. 8%(p0. 01);HE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组(40 mg/kg)小鼠瘤组织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石蒜碱可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Fas-L、Caspase-9、Bax,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促进肺癌Lewi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S(Spike)蛋白是病毒表面最主要的膜蛋白,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冠状病毒的主要抗原.以SARS冠状病毒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得到S△1(151~1200bp)、S△2(1201~2250bp)和S△3(2251~3150bp)3段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得到包涵体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正确后,将此作为抗原以滴鼻和腹腔注射两种小同的途径免疫BALB/c雌性小鼠,3次免疫之后采集小鼠的血清和肺洗液,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中的抗体IgG和IgA.结果表明S蛋白通过滴鼻途径既能刺激产生一定的血清IgG,更能诱导肺粘膜产生特异IgA抗体.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诱导粘膜免疫的效应区域主要位于S△2(401~750aa)蛋白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