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惠珍等曾研究过锑的氢催化波,发现在含0.4M氯化钠,0.2M盐酸或3.6V磷酸的钴盐溶液中均有锑的氢催化波。其主要研究的体系是在pH 2时的0.4M硫酸钠,10~(-4)M硫酸钴溶液。作者研究了盐酸、钴盐体系中的氢催化波,发现盐酸浓度在0.5—10M之间,在一定的锑量和钴盐浓度时均能产生氢催化波。由于盐酸对某些物质的可溶性和省却调节pH值等优点,在该一底液中的锑的氢催化波是有利于分析上应用的。在测定0.05—1微克锑/毫升时,最宜的测定条件是2M盐酸,10~(-3)M氯化钴、10~(-4)M溴化四丁基铵。当把盐酸浓度改为1M时,可测0.015微克锑/毫升。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脱羧酶电极与大肠杆菌膜电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继烈  何红 《分析化学》1993,21(3):251-254
本文研究了分别用谷氨酸脱羧酶和大肠杆菌作为催化L-谷氨酸脱羧的酶材料来制作的生物传感器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电极各具特点。谷氨酸脱羧酶电极对底物L-谷氨酸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16×10~(-4)mol/L~1.0×10~(-2)mol/L。斜率为46mV,响应时间为6~8min电极寿命仅为5天。而大肠杆菌膜电极线性范围为4.22×10~(-4)mol/L~1.78×10~(-2)mol/L,斜率为48.5mV,响应时间为8~9min,电极寿命达34天。这两种电极对底物L-谷氨酸皆具有专一的选择性,且在磷酸吡哆醛的存在下,活性都有所增加。将电极用于味精中L-谷氨酸钠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是光度法测定钒的灵敏显色剂,而钒和5-Br-PADAP配合物的极谱催化波却未见报导。我们发现在稀硫酸介质中,V(V)-S-Br-PADAP-H_O_2-NaClO_3体系于-0.3V左右钒产生一个极灵敏的催化波,波形尖锐,对称,稳定。钒浓度在5.5×10~(-8)M-2.2×10~(-6)M间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本文对该催化波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影响催化波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用拟定的分析手续对地矿部化探标样进行测定,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钒(Ⅴ)在磷酸盐体系中过氧化氢的极谱催化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催化波的分析条件为0.2MNaH_2PO_4,0.05MH_2O_2,pH=5底液中,钒(Ⅴ)浓度由1×10~(-8)—7×10~(-7)M之间与电流呈直线关系。推导了利用催化电流求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的关系式为,1/i=1/imax 1/βimax·1/[H_PO_4~-]~(n■)并求得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为H_2VO_5H_2PO_4~(2-),相应条件稳定常数β=25.2。同时求得在砷酸盐底液中电极活性络合物组成为H_2VO_5H_2AsO_4~(2-),相应β=28.3。另外由汞柱高对催化电流影响、电毛细管曲线、i-t曲线、三角波扫描图形等实验判断.认为催化电流是由VO_3·H_2PO_4~(2-)在电极上被吸附,因而催化了过氧化络合物的形成和在电极上放电。  相似文献   

5.
钯的极谱催化波试验及其在矿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钯在氢氧化钠(0.1M)、1.2环己烷二酮二肟(1×10~(-3)M)底液中,产生一个催化波,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导数部分)上峰电位约为-1.02伏(对S.C.E.),利用此催化波可测5×10~(-5)M—5×10~(-8)M的钯,从峰电流与汞柱高度的关系,温度对峰电流的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及电毛细管曲线等实验,初步认为是钯与1.2环己烷二酮二肟形成络合物的吸附催化波。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D-和L-苯丙氨酸对碱性条件下Cu(Ⅱ)催化振荡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均可使体系的电位发生明显变化,但对体系的影响程度不同.当D-苯丙氨酸的浓度在1.80×10-9~1.40×10-4mol· L-1范围内时,其浓度的负对数与振幅的改变量△A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3,检出限(LOD)为2...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铽-8-羟基喹啉(Ox)-高氯酸钠体系的极谱行为。在高氯酸钠底液中,Ox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个稳定的还原波P_1,加入Tb~(3 )后,P_1降低,而在后面出现一个新波P_2。在最佳实验条件(pH4.0~4.5,0.1MNaClO_4-8.0×10~(-5)MOx)下,Tb~(3 )在1.0×10~(-6)~1.0×10~(-5)M范围内与P_1的降低有线性关系;在0.1M NaClO_4~-2.0×10~(-4)MOx下,Tb~(3 )在3.0×10~(-6)~3.0×10~(-5)M范围内与P_2的峰高有线性关系。应用多种极谱技术研究了此体系的电极反应机理,证明它为配位吸附波;写出了电极还原步骤,测定了Ox的离解常数。  相似文献   

8.
微量钽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钼-酒石酸-铜铁灵三元络合物在H_2SO_4介质中的极谱行为。钽-酒石酸-铜铁灵三元络合物能在—0.70伏(对饱和甘汞电极)处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性催化波。最恰当的支持电解质为40%H_2SO_4,1.8%酒石酸溶夜,0.01%铜铁灵溶液.在3×10~(-7)M~3.3×10~(-5)M范围内,钽浓度与吸附催化波成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催化极谱法测定超痕量铑(Ⅲ)的新方法,在0.1 mol· L-1 HAc-NaAc底液(pH=4.8)中,铑(Ⅲ)与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反应形成稳定配合物,并在适量HClO4底液中于-1.02 V(vs.SCE)处产生灵敏极谱催化波.该催化波一阶导数峰电流ip'与铑(Ⅲ)浓度在9.7×10-12~3.9×10-9 mol·L-1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3.0×10-12mol·L-1.研究证明该波为铑(Ⅲ)-5-I-PADAT配合物的催化氢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方法用于铑炭催化剂中铑的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在示波极谱上,锆、铪在0.08M盐酸-8×10~(-5)M偶氮胂Ⅲ体系中有一灵敏的极谱络合吸附波。锆浓度在1×10~(-7)~4×10~(-6)M,铪浓度在1×10~(-7)~4.5×10~(-6)M范围内,与导数波高成线性关系。机理研究表明,锆与偶氮胂Ⅱ的络合物及其电极反应产物都在滴汞电极上吸附,吸附平衡不能瞬时达到,络合物中锆与偶氮胂Ⅱ组成比为1:2,络合物为负四价络阴离子。实验表明,胂羧基偶氮试剂如偶氮胂M、偶氮胂羧、偶氮胂Ⅰ、偶氮胂Ⅱ均能与锆、铪产生同样的极谱络合吸附波,而非胂羧基偶氮试剂则不能。在胂羧基偶氮试剂中,位于胂羧基另一侧苯环上的基团不影响试剂与锆、铪形成络合吸附波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