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中国油菜育种研究技术,从常规育种发展到生物技术和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从最初的三系法正在逐渐向两系法过渡,最终将实现一系法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目标也从最初的产量育种到双低育种,再到今天的“高效型优质油菜”育种,包括在双低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油菜籽的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实王见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操作。说明我国油菜育种研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利用层次分析与功效函数,提出了一种构造多目标综合育种选择指数的新方法,并以油菜的品系选择为例,构造了油菜育种选择指数,预测效果,连优与育种方向,该方法较各种多元分析与通径分析更为适合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01,(7):16-17
在马鞍山市科委与当涂县政府日前联合召开的优质油菜“秦优七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现场会暨学术报告会期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殿荣研究员应邀参加现场会,并就我国的油菜的科研与生产作了专题技术报告。 李殿荣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油菜专家、博士生导师,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他培育的“秦油二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我国推广面积累计超过1333.3万公顷,为我国油菜单产、总产上台阶树立了里程碑。此后,李殿荣研究员又先后培育了7个油菜新品种(组合),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两项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00年这批品种(组合)共计推广1000万公顷,增产油菜籽43.5亿公斤,新增产值85亿元。 报告会上,李殿荣研究员就我国油菜生产的潜力、当前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近期品质育种的目标和目前油菜杂优利用途径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并介绍了“秦优七号”油菜新品种的生产示范情况和栽培技术。现刊登其报告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我国,也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之一。1995年世界油菜种植面积为2426万公顷,总产量为3469万吨,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为690万公顷,总产量为978万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油菜生产国纷纷开展了油菜生物技术研究。从早期的组织培养和染色体组分析,到现在的基因标记定位和基因克隆、转化等,研究技术日新月异,油菜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快了油菜育种研究的步伐。目前,油菜生物技术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组织培养技术在油菜育种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是植物体内一类由不同氨基酸衍生而来的合硫代谢物,在十字花科及相关物种中广泛存在,硫甙及其代谢物受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维持正常硫甙水平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硫甙在芥子酶的作用下会生成对动物有毒的代谢物,影响其作为饲料的价值.降低种子硫甙是油菜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9.
阐述了汉中油菜育种科研经历的五个阶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60年代初,为常规育种阶段,选育出了常规品种早丰系列,为汉中的油菜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90年代末,从常规育种转入杂交育种阶段,引进试验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替换了早丰系列,成为全市主推品种。本世纪初.推广双低油菜品种,制定高产保优栽培技术规程,使汉中油菜生产上了新的台阶。20064年开展了品质育种。通过细胞质不育系选育,选育出312A,通过省品种审定;保持系、恢复系改良和选育取得较好进展。运用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改良保持系、恢复系1200余份,利用36份。杂交育种取得成果,2008年推荐汉油杂07-1、汉油杂06-8两个杂交组合,参加全省区试,表现优良。在创造种质资源和培育油菜新品种途径上,正在开展染色体杂交技术应用和小孢子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10.
1 发展趋势 油莱是江苏的主体油料作物。面积和单产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常年种植面积在50万—55万公顷,单产水平在130公斤左右。苏州属江苏淮南地区油菜主产区之一,又是太湖沿江油菜的高产地区,常年生产面积为7万公顷,单产水平为140公斤左右。 油菜品种目前仍以品质较差的常规油菜品种居主体,约占70-80%,菜籽油脂质量差,饼粕作为高蛋白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为人们开辟了一条诱人的品种改良新途径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将会加速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至今常规技术仍然是油菜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碘乙酸钠在油菜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呼吸代谢EMP途径的抑制剂,碘乙酸钠,筛选出经EMS诱变处理的油菜幼胚培养苗的抗碘乙酸钠突变体。抗性系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不舔生明显高于对照,表明其HMP途径增强。对抗性系后代的多种生物学性状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其产量和含油量分别比对照高27.6%和6.55%,并且其油份品质提高,耐菌核病能力增强,成熟期提早。我们认为抗性系的这些优良性状与HMP途径增强直接相关,并提出呼吸代谢EMP途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建立了油菜抗病品种综合性状灰色选择模型.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优质油菜新品种zs049、zs821、zs220与理想抗病品种关联度大,综合性状表现优异,应重点关注和示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的理论及方法,概述近年来取得的成果,指明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并指出黄籽育种必须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才能适应育种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付忠 《青海大学学报》2006,24(2):67-68,106
以青油14号为母本,分别与10个优良的品种(品系)杂交,从后代筛选优良单株,获得了一些产量、抗病性比青油14号好的品系,产量增幅为8.5%~28.8%,菌核病发病率降低了29.0%~70.2%,其中14号×宽托姆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46个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利用37种多态性丰富的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研究材料分为3大类,所得聚类结果与系统聚类基本一致,说明利用RAPD标记可以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结果来看,材料26(谷城168)与其它材料差异很大,可能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大部分参试材料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培育更多的优良自交系仍是油菜双低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1.1品种选择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帮。1.2种子处理根据病害种类选其一。a.用种子重量的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霜霉病)。b.用种子重量的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防黑斑病、炭疽病)。c.用农抗751按种子量的1%~1.5%拌种(防软腐病)。  相似文献   

18.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其他作物一样,利用杂交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途径。因而,油菜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得到高度的重视,杂交油菜推广应用飞速发展。别的大田作物相比,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有其特点:(1)杂种优势强,增产效果显著,(2)杂种制种技术易于掌握,制种产量高而稳定。(3)繁殖系数高,种子成本低。因此,推广杂交油菜投资少,效益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麦、油菜的抗耐病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比较了上海地区大麦抗、感黄花叶病的品种和油菜耐、感菌核病的品种间的酶谱差异。结果表明,两类作物的抗耐病性在酶谱上呈现相同趋势。感病品种的酶带数量和强度要高于抗耐病品种。试验显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可作为大麦、油菜抗病育种中的一个鉴定手段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