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分析计量》2011,(3):83-83
由兰州慧盟生物有限公司与兰州大学合作完成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番茄检疫性病害高通量快速检测蛋白芯片研制”,不久前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任务验收。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组的分离与分析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蛋白质组学正在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的高通量分离和分析技术,包括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二维谱新技术和蛋白芯片的发展现状以及蛋白质组学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分析化学在蛋白质组学领域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分子阿特拉津和罂粟碱检测的免疫芯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蛋白芯片竞争法对小分子半抗原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在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前提下,首先将阿特拉津半抗原进行了衍生化,然后将该衍生物和氨基罂粟碱分别与载体蛋白质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实验证明新合成的完全抗原能够与其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实验还对蛋白芯片检测阿特拉津进行了条件优化,其抗体固定化时间为2h,用卵清蛋白为封闭液的封闭时间为1h,样品稀释液pH值为8.0。并对阿特拉津及罂粟碱进行了定性、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信号强度随待测物浓度的降低而增强,有一定的线性趋势,阿特拉津检出限为0.001mg/L,罂粟碱检出限为0.01mg/L。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食品中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含量同时检测的微阵列蛋白芯片法。结果显示:克伦特罗的线性范围为0.07~1.2 ng/g;莱克多巴胺的线性范围为0.05~0.8 ng/g。猪肉、猪肝中上述两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74%~13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将所建立的方法与HPLC-MS方法进行对比,两者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简单、快速、通量高,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许丹科  陈洪渊 《化学进展》2009,21(11):2379-2387
生命分析化学是研究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化学分子检测原理与方法的新兴交叉科学领域。将电化学分析方法与生物芯片相结合形成的电化学生物芯片正在向集成化、通量化、微型化和自动化等方向迅速发展。本文介绍近年来电化学检测在DNA芯片、蛋白质芯片以及适配体芯片等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进展。文中阐述了高、低密度电化学DNA芯片的制备与多种伏安检测方法;讨论了多酶电极芯片结构与测定干扰之间的关系,介绍了伏安法、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在蛋白芯片中的应用进展。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电化学适配体芯片的制备及检测方法,并展望了电化学生物芯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并鉴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 采用蛋白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正常人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分别进行检测, 共发现了44个差异蛋白, 其中21个上调, 23个下调.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其中表达差异最明显的蛋白, 并进行质谱鉴定. 通过蛋白功能结果分析表明, 这些蛋白的差异表达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用于水体中副溶血弧菌、河弧菌和大肠杆菌检测定量的蛋白微阵列免疫分析法。以Cy3标记免疫球蛋白(IgG)为探针,蛋白芯片为载体,对孵育反应的IgG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IgG浓度为0.1g/L在37℃下孵育60min,可以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在优化条件下,本方法中副溶血弧菌、河弧菌和大肠杆菌的检出限分别为9.9×104个/mL、9.3×104个/mL和3.9×105个/mL;将本方法与ELIS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快速、操作便捷、高通量检测等特点;并将本方法应用于海水中这3种致病菌的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将微孔板生物芯片制备技术与银增强显色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高通量蛋白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采用夹心法反应原理,将人IgG捕获抗体以微阵列形式点样于96孔板底部制备成蛋白微阵列,并依次与人IgG、生物素标记二抗及链亲和素胶体金反应,最后用银增强法显色。采用平板式扫描仪对微孔板显色结果进行快速扫描成像,图像采用luxscan 3.0软件处理。结果表明:微孔板蛋白芯片的最低检测量可达0.6 ng/mL,线性范围10 ng/mL~100μg/mL,相关系数为0.98,重复性较好(CV10%)。  相似文献   

9.
可视化蛋白芯片检测牛奶中庆大霉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间接竞争免疫法,研究了可视化蛋白芯片快速检测牛奶中庆大霉素的方法。在固定有庆大霉素人工抗原的醛基修饰芯片的反应区内,加入庆大霉素单克隆抗体和游离的庆大霉素或牛奶样品混合物,待抗原抗体反应完全后依次加入纳米银标记的二抗(羊抗鼠)及银增强显色剂进行可视化检测,结果采用可视化生物芯片检测系统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设计制备内标点及建立的内标曲线,可在同一孔内定量检测游离的庆大霉素。该法庆大霉素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200ng/mL,检测限为0.1ng/m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2%。  相似文献   

10.
量子点银增强可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制备链霉亲和素修饰的CdTe量子点探针,建立了基于量子点探针的银增强显色可视化检测方法,并结合蛋白质芯片分析技术,将此方法应用于反相蛋白芯片的分析检测.以人IgG测定为模式,在醛基片上固定人IgG,加入10 ng Bio-羊抗人IgG及CdTe-SA探针,银增强显色15 min.结果显示,人IgG样品量在100 pg~1.6 ng范围内,其对数值与信号灰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检出限为50 pg.本方法可实现微量蛋白的灵敏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对仪器要求低,结果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