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自兴 《大学化学》1997,12(4):45-46
什么是元素有机化学?单自兴(武汉大学化学系430072)元素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元素有机化学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结构、新理论,丰富和强化了化学科学的理论宝库;元素有机化学的研究,导致众多新试剂、新催化剂、新反应、新方...  相似文献   

2.
龚流柱 《有机化学》2008,28(6):1126-1126
手性2,3-二氢吡咯是合成天然生物碱的重要中间体, 而且可以很容易转化成多取代的吡咯烷, 因此发展高效合成手性二氢吡咯的方法对于有机合成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不对称诱导和金属催化合成光学活性的吡咯烷的方法已有很多, 但还没有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2,3-二氢吡咯的报道. 金属化的异氰与不饱和烯烃可以环化生成消旋的二氢吡咯(Saegusa, T.; Ito, Y.; Kinoshita, H.; Tomita, S. J. Org. Chem. 1971, 36, 33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龚流柱小组首次报道了金鸡纳碱衍生物1催化的不对称异氰酸酯和硝基烯的环化反应, 以51%~99%的产率和90%~99% ee (dr值最高大于20∶1)得到相应的2,3-二氢吡咯衍生物.  相似文献   

3.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ration of bimetallic Pd-Fe/Al_2O_3 catalysts—Characterization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XIAO,T.C.;AN,L.D.;TANG,A.H.;XU,X.L.(1)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metallic Pd-Fe/Al_2O_3 catalysts-Characterization by TEM,EDX,XPS and ESR…………………………XIAO,T.C.;AN,L.D.;TANG,A.H.;LI,S.L.;XU,X.L.(13)Effect of phosphorus addition to ZrO_2/SiO_2 on 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dehydrogenation ofmethanol…………………………………………………………ZHANG,F.X.;MA,J.;XU,P.P.(24)Study of TPD and kinetics on NO+CO over copper-substrate catalysts……………………………………………………………………………………LU,G.Z.;WANG,R.(35)Effect of pelleting pressures on global reaction rates of methanol synthesis over CU-basedcatalyst……YAO,P.F.;LIU,G.J.;ZHU,B.C.(44)Selective oxidation of propane over α-Bi_2Mo_3O_(12)/MoO_3catalyst……WU.T.H.;YU,J.F.;YANG,H.M.;WAN,G.J.;JIANG,Y.Z.LI,Y.G.(53)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ruthenium carbonyl,ke  相似文献   

4.
黄炳南 《有机化学》1990,10(5):473-482
从Sharpless环氧化催化剂的~1H及~(13)CNMR谱学研究[P.G.Potvin et al.,J.Chem.Soc.,Chem.Commun.,1988,773]得到这样的结果:在-43℃到室温下,(R,R)-酒石酸二异丙酯(115)与Ti(OPr~i)_4在CDCl_3中,生成2:2单环配合物(116),早些时间有人假设这个催化剂系由三环二聚体组成。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剂文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茜素氟兰—镨(Ⅲ)络合物改性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选择性吸附氟离子Chikuma, M.; Nishimura, M.;Reactive Polym. 1990, 13(1—2), 131由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IRA 400)和茜素氟兰(AFB)的镨络合物制得了选择性吸附F~-的功能树脂。AFB-Pr(Ⅲ)通过离子交换和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骨架之间的非静电的相互作用被固定到树脂上。用AFB—Pr(Ⅲ)络合物改性的树脂(AFB—Pr树脂)  相似文献   

6.
AI ,MinseeCHEN ,Chuan FuAI ,Shi Yun—GAO ,Meng Nan ;CAI ,Qi ;SUN ,Zheng Dong ;JIN ,Li TongStudyonLeadDioxideModifiedElectrodeandItsApplicationinDetectionofPhenols 15 7AISA ,HajiAkber—LU ,Wei ;CAI ,Jun ChaoSynthesisandAntitumorActivityofTanshinoneAnalogues 72 0ALEXANDER ,IvanovseeYIN ,Ye GaoALI ,A .—NAIN ,A .K .;KUMAR ,N .;IBRAHIM ,M .MolecularInteractionsinBinaryMixturesofBenzenewith 1 Alka nols (C5,C7,C8)at 3 5℃ :AnUltrasonicStudy 2 5 3ALY ,A .A…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盐作为氧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高锰酸盐作为氧化剂在有机化学中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加相转移催化剂的高锰酸盐氧化剂,高锰酸季铵盐试剂的新应用,固载高锰酸盐氧化剂,Ba(MnO_+)_2氧化剂,KMnO_4氧化剂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炳南 《有机化学》1990,10(4):369-386
制定天然物质合成总体计划的策略(例如对新的活性物质Calicheamycin,埃斯波霉素);由准分子激光器激发而产生的二卡宾作为活泼中间体;Huckel的4n+2规律被延伸至n=8;抗体作为催化剂以及有机分子作为能量传  相似文献   

9.
连位多元醇85012 利用手性烷氧基乙酸酯、羟乙醛的等当物,以立体控制对映和非对映选择的醇醛(?)合方法得到连位多元醇Dangelo,J.;Pages,O.;Maddaluno,J.;Dumas,F.;Re(?)ial,G.(ESPCI,Lab.Rech.Org.,75231 Paris 05,France.)  相似文献   

10.
王宗睦 《大学化学》1992,7(6):18-22
有机反应进程解析,即考察从反应物经由过渡状态到产物的转变过程中,结构的改变和所伴同的能量变化,是物理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这方面的主要理论有Hammond假设(1955)、Marcus反应速率理论(1964)等;前者是定性的,后者是定量的。70年代后期,主要由以色列的A.Pross和S.S.Shaik发展起来一个新的定性的理论,即CM模型(CM是configuration mixing——“组态混合”的缩写)。在CM模型中,有关结构的描写,可用价键(共振)法  相似文献   

11.
周剑章 《电化学》2005,11(1):113-118
能量存储与转移高温 /低湿度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稳定杂多酸 /Nafion复合膜 Ramani, V.; Kunz, H.R.; Fenton, J.M. , ElectrochimicaActa, 2005, Vol50(5), 1 181~1 187直接甲醇燃料电池Nafion TiO2 复合膜:填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电化学性能 Baglio, V.; Aricò, A.S.; Blasi, et. al. ,ElectrochimicaActa, 2005, Vol50(5), 1 241~1 246Li[Ni1 /3Co1 /3Mn1 /3 ]O2共沉淀合成的优化 Lee, M. H.; Kang, Y. J.; Myung, S. T.; Sun, Y. K. , ElectrochimicaActa,2004, Vol50(4), 939~948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氧电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灿屏  唐晋 《化学进展》1999,11(4):441-445
金属有机化学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它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界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当代化学的前沿领域。50年代初,二茂铁的发现与π键型夹心结构的阐明以及ZieglerNatta催化剂使乙烯在温和条件下聚合成功,使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飞跃。自60年代以来,先后已有8位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的科学家(K.Ziegler,G.Natta,1963年;E.O.Fischer,G.Wilkinson,1973年;W.N.Lipscomb,1976年;H.C.Bro…  相似文献   

13.
前言石脑油催化重整的催化剂,自1949年美国UOP公司开发了铂催化剂以后,铂—卤素—氧化铝催化剂在约廿年的时间内成为重整催化剂的主流,铂重整催化剂虽然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但不能满足高辛烷值汽油和高芳产的要求。1968年出现了铂—铼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它具有稳定性好,容碳能力高,低压低氢油比下产品收率高和辛烷值高的特点。因此,铂—铼催化剂的出现引起了催化重整第二次划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有机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与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协办的“2 1世纪中国有机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 2 0 0 1年4月 2 0— 2 1日在上海青浦举行。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道本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主任张礼和院士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等系统的 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包括 1 1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6位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教授 ,一位来自美国的大学教授。在两天的研讨会中 ,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中国有机化学在新世纪之初…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组分类水滑石前驱体Co-M—Al和Co—M—Ce—Al(M=Zn,Ni,Cu)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分解N2O.结果表明,Co—M—Al系列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Co—Ni-Al系列〉Co—Zn-Al系列〉Co—Cu-Al系列;CeO2添加使得催化剂催化活性进一步提高,N20分解温度T50和马0均下降80℃;继续负载碱金属K也使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N2O分解温度T50和T90下降约50℃.  相似文献   

16.
Pt-Cu/Al2O3催化剂表面金属物类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烃类加工及环境保护方面已广泛使用以Pt为基础的双金属或多金属催化剂,例如Pt—Re,Pt—Ir,Pt—Sn和Pt—Cu等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性能都比单Pt催化剂大有改善和提高.这种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与其所含金属物类的性质直接有关.催化剂的金属物类性质不仅决定于金属组元,而且制备方法对金属物类的结构和性质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X射线波谱微区分析、漫反射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不同方法制备的Pt—Cu/Al_2O_3催化剂的Pt和Cu分布、金属物类的特征谱带及其还原性质进行了考察.讨论了催化剂所含Pt和Cu之间的相互作用和Pt—Cu双金属簇物类的形成、性质及其与制备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先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CuO—ZnO催化剂,然后以CuO—ZnO催化剂作为晶核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CuO—ZnO/HZSM-5(氢型ZSM-5分子筛)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和氨程序升温脱附手段对复合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应用于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这种CuO—ZnO/HZSM-5复合催化剂与采用物理混合法制备出的复合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不但提高了CO2的转化率、二甲醚的选择性以及二甲醚和甲醇的总选择性,同时还改善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王昊阳  郭寅龙 《中国科学:化学》2014,(5):39-41,690,693
有机化学反应中活性中间体的性质各异,对反应中间体的表征和研究对于阐明和确证反应机理、优化反应条件、筛选催化剂和发现新类型反应至关重要.近年来,质谱技术和在线微量采样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地拓展了质谱学在该领域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本领域发展的新策略、技术和方法,以及有机质谱技术在反应中间体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流动法测定催化剂活性的实验,采用浸渍-煅烧法和共沉淀.煅烧法分别制备了CuO—ZnO/Al2O3和CuO—ZnO—NiO/Al2O3催化剂,并与传统的ZnO/Al2O3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浸渍一煅烧法制备的CuO—ZnO—NiO/Al2O3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最高。实验表明,采用新型CuO.ZnO—NiO/Al2O3催化剂可将甲醇分解的实验温度降低100%,且实验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通过选择CH_3OH—NaOH,NaBH(,H_20,CH_3OH—H_2O为还原体系制备了四个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分散钯催化剂,它的结构经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丙烯酸甲酯的加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钯的价态,钯微粒的分散状态以及催化剂的加氢活性都与还原体系有关。经CH_3OH—NaOH还原制备的催化剂分散状态最好,加氢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