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使我认识到:“实验”的确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加强实验工作确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现在仅就我怎样改进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巩固以及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技巧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体会和同志们商讨,并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实验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准备工作做得如何我从来没有这样冒险过——未经充分准备就到课堂上去做演示实验或领导学生进行实验。只有通过细致的、周密的准备,才能发现药品和仪器是否合用,所生现象是否鲜明。在办公室里考虑出来的方法,只有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习作业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须从多方面着手而且要经常进行。过去通报上曾刊登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章,现在我再提出下列两点补充意见,我认为这些问题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教师要逐步放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不要处处限制学生操作。所谓逐步放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并不是说可以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不要处处限制学生操作,也并不是说可以让学生任意操作。逐步放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的机会,要随年级的增加与学生操作熟练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同时应注意下列两方面的培养:1.关于装置仪器方面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装置,而且要培养学生能独立地进行装置。例如在实验氧气的制取和它的性质时,仪器管理员和教师只须把铁架台、试管、导管……等仪器准备好就行了,并不须要事前替学生装置好,应由学生按照已预习过的装置图形来练习操作。教师应在实验前检查学生准备情况时结合检查学生对仪器的装置情况,这样才可能逐步地培养学生使用仪器的技能技巧,从而达到独立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颖  杜晶晶 《化学教育》2010,31(2):71-72
针对初三化学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不足之处,分别从仪器改进、药品添加方法、药品配比及用量4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2个实验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实验完成时间短,现象明显等特点,便于开展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4.
牛钟峣 《化学教育》1988,9(5):40-41
为了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所做的实验,从仪器的选择,药品的用量,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加以改进。一、增强直观效果一个模糊不清的现象,不仅失去了对知识的说服力,还可能造成观察时的错觉,又常常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可见,改进实验时,首先应该重视如何提高直观效果。1.仪器的选择和药品的用量仪器的大小和用药的多少应以教室最后排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为标准。显然,反应容器大,药品用量多直观性就强。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化学系自1955年起,在无机化学讲授中做了一些课堂表演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所表演的实验内也有一部分实验是失败的,或者是效果不好的。在对表演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只就实验内容来看,成功的实验多半是那些仪器装置复杂的实验,像催化法合成三氧化硫,氨的合成和其他一些类似的实验。另外像一些带有燃烧、爆炸等显著现象的实验也是成功的。在失败的和效果不好的实验中,除去一部分因为准备不够而失败的以外,还有相当多的实验是由于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教师学历、实验员配备及实验准备情况、仪器药品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配置、实验室配备及学生实验分组情况、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完成情况5个方面的调查,深入了解内蒙古西部城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内蒙古西部城市高中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尤其是为内蒙古自治区进入高中新课程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章演示实验有十几个,着重树立学生对“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概念。其中如溴的扩散、高锰酸钾的扩散都是给予学生“物质由分子构成”初步认识的重要演示。初中化学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所以本章的演示实验要求教师们一定作得清楚正确,以便给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些演示都是初次给学生们看,所以应该在进行演示之先要把仪器的名称,使用的试剂以及演示的目的一一简单地告诉学生;并应对使用的仪器是否明亮光洁,试剂的质量是否合适课前加以检查,即使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应仔细地准备。此外,对於演示实验的布置必须能达到在演示进行中,使学生们看得清楚;同时把观察的现象随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做好教学笔记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峰 《化学教育》1998,19(8):36-38
实验教学是复杂、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几年来,我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做教学笔记,获益匪浅。一、教学笔记的内容教学笔记是实验教学活动的记录、分析和总结。所记载内容包括:1.准备实验的情况。包括实验器材准备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条件的探索、实验现象数据的记录,特别是对于异常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2.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及原因分析。3.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的记录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4.实验教学的经验和教训。5.对实验内容改进和完善的意见。二、教学笔记的作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最近,很多学校都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实行了“边讲边实验”教学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这种方法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技巧,贯彻基本生产技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突行这种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准备实验的问题。因为实行“边讲边实验”,教学法,在每节课差不多都有学生实验。而且学生实验要分25组以上进行,(每两人一组。如果人多了做实验时学生就要离开座位,影响课堂秩序)每一个班就要准备25份以上的仪器,药品。如果一天有三个班上课,突验的准备工作就成了大问题。最初,我们学校既没有实验室管理员,又没有供讲  相似文献   

10.
讲到初中化学新课本(许国培、王世显、周芬编)第一章第五节中,糖在加热时变成了炭和可燃性气体的演示实验时,我感到在实验仪器上需要改进一下。这个实验主要是说明糖经加热后,变成了炭和可燃性气体,当用火点燃来证明有可燃性气体放出时,因为试管口太粗,气体跑得太快,使火焰很难站住,这样所得到的现象就不够明显,最好用一个带有导管(不很长的玻璃管)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5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大学以来,已受到近二年的高等教育,学习上出现的一些困难,自然原因很多,但有些困难也是与中学学习中的缺点分不开的,下面简单谈一下化学实验方面的问题。大学化学实验第一次是领取仪器,仪器单上印着各种仪器名称,很多同学都认不得。如看见了分液漏斗和乳钵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分不清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至于各种仪器的规格就更不知道了。第二次实验为基本操作,很少有人作出合乎要求的滴管,弯的玻璃管也粗细不均。试管拿法,加热,移液方法以及实验姿式都各式各样,还得由教师一个个地纠正。装置较复杂的实验,所用时间比实际操作的时间还长,往往由于装置技术不佳而发生漏气等现象,得不出很好的实验结果。上述的情况不只是两三个人,而是大多数同学存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全部教学中广泛进行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获得清楚、正确和巩固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奠定了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现在来谈谈我们对演示实验的几点体会。希望同志们给以批评和指正。 (一)作演示实验时,为了使学生清楚了解各种现象的发生,向学生交代关于仪器的使用、装置技巧、名称、性能是很必要的。例:在实验室作制取大量或少量氢气、氧化-还原反应、制取蒸馏水、演示灭火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实验时,我们为了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装置和实验的全部过程,在实验室里放着同样的装置两套。一套是装配齐全,准备着演示实验用的;另一套是准备着向学生进行交代随时拆卸用的。这样作,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且为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自始至终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列为教学目的的首位。本文以辅导学生改进高中的一个实验为例,浅谈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一、做法 1.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无论是在第一课堂还是在第二课堂,我都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想、质疑、问  相似文献   

14.
中学化学从初三到高三共4个年级,要完成202个演示实验、46个学生分组实验,根据授课需要还要有所增加。这么多的实验要一个一个地准备,工作量是较大的,而且有些演示实验有一定难度,没有一定的经验较难成功,弄不好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要克服这些困难,除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规范、合理的存放仪器药品的管理措施外,我在实验工作中设立了实验卡片,经过使用,效果很好,不仅大大节省了准备实验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化学实验的质量(特别是演示实验),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率,现把我的几点做法提出来,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课前应做好一切准备,包括分析教材,掌握教学目的和重点,结合学生水平,拟定教学方法,使学生将全部精力贯注到整个的实验中,注意仪器的装置及使用,同时还必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事物的表象进而掌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自觉地作出结论。这样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和目的。“木材干馏”这节课我就根据这一原则来进行教材分析和讲解的,但由于个人水平的限制,可能存在很多的问题,希望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我对“木材干馏”这一节课的认识“木材干馏”这一节课是处在“燃烧的条件”和“缓慢的氧化和爆炸”之后;在“火焰”之前。当学生了解并掌握燃烧的条件后,会很容易的联系到由燃烧这种化学变化所引起的现象——火焰的生成。但物质燃烧时生焰与不  相似文献   

16.
唐佐林 《化学教育》1985,6(4):12-14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本文就自己在这三方面的作法和体会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敏锐而精确的观察,往往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先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感知越充分、完整,思维就越有源泉,就越有助于获得真正的知识。因此,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分清主次,抓住本质。许多化学实验,其现象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学习过程是理性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学教育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任务的情况下,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校系52年开办的,设备方面和经验都不够,起初几年未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内容组织学生实验,今年已能按照规定作了全部实验,我认为要搞好初中学生的实验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把学生组织起来。首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当然越少越好),我校由于物质条件限制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平均6—7人,其中一人被指定为小组长,负责领取仪器,协助化学教师领导学生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8.
韩程明 《化学教育》2010,31(5):69-69
阐述了验证白磷燃烧条件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从实验的设计意图、实验装置的准备、实验的具体操作与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作了完整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都学习了苏联先进教学经验,实行“边讲边实验”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在于在讲解中要插入一些学生实验,所以妥善地选择实验内容,就成为实行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教师怕麻烦,让学生少做实验,就抹煞了这种教学法的优越性。相反地,如果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把必要的和不必要的实验一齐搬上来,单是实验就占去一节课的一大半时间,由于侵占了讲解的时间,解释问题就可能不够细致、深入。这一来不但达不到改进教学的目的,相反地反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在选择学生实验时,应该特别注意。根据过去实践中的体会,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振声 《大学化学》1987,2(4):39-39
多年来,我从事分析化学课的教学,常常在带学生的实验中遇到一些不正常的“怪现象”,在讲课或答疑中也能发现一些不易理解或不大好解释的问题,为了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我除了请教书本和同行前辈以外,也经常带领同学查资料,做实验,开展小型的科研活动。通过这些过程,使一部分问题可以得到较深入的理解。我认为结合基础课教学搞点科研,对教学大有益处,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就我带学生的一个分析实验而言,用硝酸钠重氮化法测定扑热息痛(对乙酰氮基酚)含量,这个实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