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氯仿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物的平衡结合试验表明: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16时所得的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吸附量最大;合成时溶剂和引发剂用量对聚合物吸附量有很大影响;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9.17μmol·g-1和22.6μmol·g-1,选择性结合试验中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和苏丹红Ⅲ的吸附量分别为26.8μmol·g-1和5.26μmol·g-1,说明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具有特异性吸附;Scatchard分析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具有两类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
苏丹红Ⅰ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分离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的Fe3O4为磁性组分,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磁强计对其进行表征。Scatchard分析表明,该磁性印迹聚合物有两类结合位点,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84.59、210.49μmol/g;磁性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Ⅰ/苏丹红Ⅲ的相对选择系数分别为2.47和2.24,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吸附性。将该磁性印迹聚合物应用于辣椒粉提取液中苏丹红Ⅰ的分离富集,用磁铁将其与溶液快速分离,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其检出限为0.50μg/g,样品回收率为78%~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8%~5.8%。  相似文献   

3.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红椒粉中的苏丹红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以甲基丙烯酸(MAA)、4-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制备了两种模板聚合物(MAA-MIP和4-VPy-MIP)。对4-VPy-MIP进行了Scatchard方程分析。分别以这两种模板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材料来填充固相萃取柱,从掺有苏丹红Ⅰ的红椒粉中萃取苏丹红Ⅰ。本文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在合适的萃取条件下,采用填充4-VPy-MIP的固相萃取柱可以有效地从红椒粉中分离富集苏丹红Ⅰ。  相似文献   

4.
在线分子印迹-化学发光法对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丹红Ⅰ作模板分子,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出微米级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将其做成微固相萃取柱,直接安装在流动注射系统的八通阀上,对样品溶液中的苏丹红Ⅰ进行在线分离和富集;经甲醇和甲酸混合洗脱液(体积比2:1)在线洗脱后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化学发光反应。据此建立了在线分子印迹微固相萃取,高锰酸钾氧化苏丹红化学发光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测定的苏丹红Ⅰ线性范围为1.0×10^-6~7.0×10^-4g/L,方法检出限(3仃)为3×10^-7g/L,11次平行测定1×10^-5g/L苏丹红Ⅰ溶液的化学发光强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0%。  相似文献   

5.
苏丹红I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晴  王妍  包学伟  荆涛  郝巧玲  周宜开  梅素容 《色谱》2009,27(6):764-768
以苏丹红I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苏丹红I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评价和前沿色谱实验,评价了致孔剂的选择和用量、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以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为30:10)为致孔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且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8:1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因子为2.32,亲和位点总数(Bt)为0.50 μmol/g;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用于辣椒粉样品中痕量苏丹红I的净化和富集,结果表明: 苏丹红I浓度在10~500 μmol/L范围内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3.3 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5.87%~98.4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1%。该方法有望用于辣椒粉样品中苏丹红I添加剂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6.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合成了苏丹红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食品中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测定。样品经乙腈提取,所得提取液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然后用乙醇-正己烷(1+1)溶液作洗脱剂将苏丹红洗下,收集洗出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异选择性。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5 mg·L-1,检出限(3S/N)为4μg·kg-1。以辣椒粉和辣椒酱为基体,在3个浓度水平下做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0.3%~85.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低于6.0%。  相似文献   

7.
以对苯二胺(p-PD)为模板分子,分别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PD的印迹聚合物P(MAA)和P(AA),采用色谱法考察了其分子识别特性。结果表明,P(AA)对p-PD无明显的印迹效应;而甲醇为流动相时,P(MAA)能够选择性结合p-PD分子(k′=3.57),对p-PD有显著的印迹效应(印迹因子IF=2.95),P(MAA)柱可以实现p-PD与邻苯二胺(o-PD)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色谱分离。通过光谱实验及HF/6-31G*量化理论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了p-PD与MAA和AA之间的相互作用。MAA与p-PD能够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物,P(MAA)对p-PD具有更好的分子识别能力。研究表明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以及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法可作为功能单体筛选的有效手段;对于荧光模板分子,荧光光谱法具有简便、灵敏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吡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性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本文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吡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吡哌酸呈现较高的选择识别特性,可作为固相萃取剂,在人血清吡哌酸的分析中对样品进行了有效的提取和净化。  相似文献   

9.
以苏丹红I印迹的凝胶膜对模板分子的响应收缩为基础,利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芯片上制备了苏丹红I印迹SPR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和溶胀测量技术对传感器进行表征,建立了对苏丹红I的SP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10~1.0×10-8 mol/L(R2=0.9987)。 方法用于样品红辣椒粉和腌制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其检出限分别为3.4×10-10和2.5×10-10 mol/L。 红辣椒粉中两个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8%和2.10%,腌制品试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3%。 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0.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OS)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自制的SiO2微球表面成功合成了对苏丹红Ⅰ具有良好选择识别性能的核-壳型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子印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材料壳层厚度约为150 nm;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印迹材料对模板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以PTMOS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其分离选择因子为2.62。在吸附过程中,模板分子苏丹红Ⅰ与印迹聚合物形成2种结合位点,2种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30、10.78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27.40、128.53μmol/g。将该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样品进行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技术成功用于辣椒油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热聚合制备左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聚合制备左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左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Scatchard分析;热力学  相似文献   

12.
锌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Zn(Ⅱ)和2,2′-联吡啶为模板,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锌离子配位模板聚合物;系统研究了锌离子对聚合物识别的调节作用;平衡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锌(Ⅱ)在一定浓度条件下能显著提高聚合物对2,2′-联吡啶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环丙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环丙沙星为印迹分子,以甲基丙烯酸和4-乙烯基吡啶同时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底物选择实验表明,这种聚合物对环丙沙星呈现高的选择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识别性能;磺胺二甲嘧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硅胶;分子识别  相似文献   

15.
用于分子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定相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着重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作为一种分离介质在手性化合物拆分方面的应用,系统总结了分子印迹的原理和MIP的4种合成方法,初步探讨了MIP的分子识别机理,并阐述了它的应用以及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聚合物;依诺沙星;分子识别;固相萃取  相似文献   

17.
以伊诺沙星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伊诺沙星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利用铽敏化荧光,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此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伊诺沙星有较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水相识别分子印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基于超分子方法的仿生识别体系中,分子印迹聚合物已经证明是一种有潜力的合成受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分子印迹技术通常是在有机溶剂中制备对小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而在水相中制备及识别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仍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从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有机相到水相,反映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最近几年分子印迹在水相制备与识别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探讨了水相识别印迹聚合物的设计策略与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水相识别技术在固相萃取、色谱固定相、药物控释、中药有效成份提取以及生物分子识别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提高水相识别选择性的途径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铜离子配位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宁  李元宗  王宗睦  常文保  李铁津 《化学学报》2001,59(10):1572-1576
为了探讨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提高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的选择性与亲和性,制备了金属铜离子与2,2‘-联吡啶配合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平衡吸附法系统研究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铜(Ⅱ)-2,2‘-联吡啶配合物的识别。证明印迹聚合物对铜(Ⅱ)-2,2‘-联吡啶具有选择性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显示在聚合物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求得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和最大结合量,并研究了识别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较快的动力学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20.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线用于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是拆分手性化合物,特别是氨基酸和羟基酸对映体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以光活性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子,可通过键合及涂渍制备手性固定相,也可作为流动相添加剂来实现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分离分析,配体交换键合固定相需要完成载体和手性选择子之间的偶联,键合量因受到载体和制备条件的影响而较难控制,且柱效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