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聚合技术,在掺杂的导电聚吡咯薄膜修饰过的铅笔芯电极上,吸附葡萄糖氧化酶制备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首先在含有0.1 mol/L吡咯和0.01 mol/L HCl的溶液中,于0.7 V恒电位下吡咯单体氧化聚合,在铅笔芯电极表面形成聚吡咯薄膜;然后将葡萄糖氧化酶吸附在修饰过的电极上制备出葡萄糖氧化酶-聚吡咯-铅笔芯电极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实验考察了吡咯聚合时间、聚合温度、葡萄糖氧化酶吸附量、检测电压以及干扰物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7.78μA/mmol/L,线性范围0.8 mmol/L,线性相关度R=0.9918,响应时间小于16 s,检测下限为18.75μmol/L,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玻碳电极上电聚合聚苏木精的方法制备了聚苏木精修饰电极,研究了酪氨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3.0)中,富集电位为-0.3 V,富集时间为180 s,氧化峰电流与酪氨酸的浓度在5.0×10-6~1.0×10-4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7mo...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形成聚吡咯膜,以固定电位过氧化法去除印迹分子,制备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极.本印迹电极能促进水杨酸电氧化过程,有效地避免结构类似物(如苯甲酸)对其测定的干扰.循环伏安法用于电化学检测,当富集时间为10 min,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6.86 时,在1.0×10-6~2.0×10-3 mol/L浓度范围内,水杨酸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 μmol/L, 用分子印迹膜电极对加标样品进行分析,回收率为94.6%~103.4%.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恒电位法电化学聚合吡咯的同时 ,将酪氨酸酶固定在导电聚吡咯膜内 ,制成一种灵敏、稳定的酪氨酸电极 .讨论了溶液 pH值和聚合电位对酶固定化的影响 ,对酶分子嵌入吡咯膜前后的SEM图和CV曲线进行了分析、比较 .该电极对甲苯酚响应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8~ 1.0× 10 -6mol/L ,最适 pH值为 6 .6 ,酶反应表观上遵循Michaelis_Menten动力学 ,表观米氏常数为 2 .2× 10 -5mol/L .  相似文献   

5.
先以氧化石墨烯(Graphen oxide,GO)为阴离子掺杂剂,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膜(PPy-GO)。分别在0.10 mol/L Na Cl和0.10 mol/L NaOH溶液中对其进行还原和过氧化处理,制得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OPPy-ERGO)。再以此OPPy-ERGO复合膜为载体,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氧化铜-过氧化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CuO-OPPy-ERGO/CCE)。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此电极进行表征,研究了葡萄糖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电极对葡萄糖的电氧化过程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在0.20 mol/L NaOH溶液中,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5.0×10~(-7)~1.0×10~(-3)mol/L,检出限(3Sb)为2.0×10~(-7)mol/L,灵敏度为121.8μA/(mmol·L~(-1))。该电极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0%~110.1%。  相似文献   

6.
聚吡咯/亚铁氰化钾/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亚硝酸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滴涂碳纳米管的电极表面制备了聚吡咯/K4Fe(CN)6复合膜,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对NO2-的电催化还原。结果表明,固定于聚吡咯膜中的K4Fe(CN)6作为电子递质与碳纳米管和聚吡咯对NO2-电还原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安培法检测NO2-的线性范围为1.5×10-6~1.8×10-3mol/L,检出限为3.0×10-7mol/L,该法已用模拟水样中NO-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孔聚碳酸酯膜,采用两步模板电沉积法制备了铂/普鲁士蓝(Pt/PB)复合纳米线。将Pt/PB复合纳米线固定在玻碳(GC)电极上,构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Pt/PB复合纳米线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电位为-0.1V时,响应电流信号与过氧化氢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1×10-4~1.8×10-2 mol/L,检出限(S/N=3)为5.0×10-7 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响应速率快、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pH 7.0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将邻苯三酚氧化电聚合制成稳定的水不溶性膜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将制得的膜修饰电极(PPG/GCE)在一定电位下选择性预富集铜(Ⅱ),并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膜修饰电极对铜(Ⅱ)的富集作用明显强于裸玻碳电极。对电聚合条件、富集和溶出介质、还原时间、富集电位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u(Ⅱ)的浓度在5.0×10-8~1.0×10-5mol/L范围内与阳极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1,检出限为1.0×10-9mol/L。制得的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人发的分析,样品的回收率为99%~104%。  相似文献   

9.
聚灿烂甲酚蓝膜修饰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灿烂甲酚蓝薄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二步法电聚合制备的修饰电极性能优于一步法电聚合,在该电极上抗坏血酸的过电位降低320mV,催化氧化峰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2×10-5~5×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82。方法可用于药品及食品中抗坏血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单壁碳纳米管作为电极材料,基于减压过滤和电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薄膜型一氧化氮(NO)电化学传感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表征表明,减压过滤可以制备出导电性好、电分析性能优良的薄膜电极,而罗丹明B能通过电聚合在其表面形成高比表面的纳米敏感结构。这种薄膜型电化学传感器对NO具有灵敏的电化学响应,其安培氧化电流与NO浓度在7.2×10-8~2.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达3.6×10-8mol/L。将该传感器紧贴在麻醉豚鼠的肝脏表面,成功实现了肝组织细胞在L-精氨酸刺激下NO释放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