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压电陶瓷致动器驱动电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伟  叶虎年  冯海  叶梅 《微纳电子技术》2006,43(3):138-140,149
根据压电陶瓷致动器对其驱动电源的要求,利用高压运放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驱动电源,通过对压电驱动器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分辨率高、纹波小和电路结构简单等优点,能够满足微定位系统中压电陶瓷驱动器的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以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中匹配FBG光纤解调为背景展开研究的,对压电陶瓷的材料特性、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软硬件设计和压电微位移致动在匹配FBG光纤解调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开发了实用的压电微位移致动器。针对压电陶瓷的容性负载特性,提出了驱动电源的设计方案,完成了驱动电源软硬件设计,构建了直流稳压电路、PA78组成的混合放大电路。实验表明,所研制的压电微位移致动器具有良好性能,可应用于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匹配FBG光纤解调中。  相似文献   

4.
大舟 《光机电信息》1997,14(2):21-23
在许多微系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预测微致动器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为在不断增多的微型化中有了适当的标度,又因为有可能在一块基板上相当简单地并行加工,所以,静电驱动原理得到多方的重视。与之不同磁性致动器的制造要求三维结构:一个碱性材料制作的铁磁心,它被线圈所环绕。随着微技术加工方法的进步,这一问题最近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新型致动器及其应用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叙述几种新型致动器的制作及其性能分析,并介绍了这些器件在光学技术和工厂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压电陶瓷致动器自适应逆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压电陶瓷器件在精密定位和微位移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也存在着迟滞,蠕变和位移非线性等不足,该文将自适应逆控制思想应用于对压电陶瓷致动器的控制,通过对其机电变换特性的分析,用自适应法建立压电陶瓷的迟滞蠕变模型和逆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实验系统,对压电陶瓷致动器进行自适应逆控制法的研究,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有良好的学习功能,系统的输出线性误差从28.1%减少到1.56%。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围绕微型热致动器的研制开发,对热致动方式进行较为深入研究,利用硅微细加工工艺制造出多种型热致动器,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  相似文献   

8.
大舟 《光机电信息》1996,13(3):25-27
人工实现自然界动物所具有的复杂运动机能,使之更完善、并应用于工业生产活动中等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电、磁力实现上述运动机能已为工业机器人广泛利用.毫米尺寸或更小尺寸的小型机器人(微型机械)用致动器,作为病理诊断、治疗等医用机器人和危险狭窄处配管检修机器人的移动机能所必不可少的,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异型管压电陶瓷结构器件的制备工艺方法,并用该方法制备出等效尺寸为(O)5.5mm ×57 mm×0.5 mm六边形管结构压电陶瓷致动器.结果表明,采用流延工艺薄膜缠绕成型法制备的管材尺寸范围为等效直径(O)(1~40) mm,长0~100mm,壁厚0.2~5.0 mm;(O)5.5mm×57 mm×0.5mm的六边形管结构压电陶瓷致动器可在直流(-300~+300V)范围内工作,最大可调节位移约20 μm;器件的正电压收缩滞后性明显优于负电压下的伸长滞后性,存在正负电压滞后性不对称现象;与叠层致动器相比,六边形管型致动器在抗弯曲特性、频率响应、阵列密排特性及电容特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大舟 《光机电信息》1996,13(12):23-26
压电固体致动器具有大的调节力、短的反应时间和坚固的结构.由此而得到的机电组件,由于集成了高集成数字技术,最后通往所谓的“自适应科学”,形成小型适配能力很强的结构,最适于新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1.
齐涤非 《光机电信息》1999,16(12):28-32
近期,随着光电子、海量存储、半导体以及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具有高分辨率、长期稳定性的运动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应用在光学领域的运动控制系统主要依靠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铁电致动器(主要是指压电晶体或是电致伸缩体)。这些装置由于具有高的重复精度和高的自动化程度,因而主要应用在装配生产线及机械加工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杨圣  江兵  周波 《微细加工技术》2003,(1):65-68,72
提出了一种将高位移分辨率的压电陶瓷致动器与大驱动力的电磁致动器进行有机结合,实行优势互补的新方法。基于新原理研制的实验样机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性能指标,即驱动力300N,刚度95N/μm;分辨率1nm;最大位移4μm。研究工作为大驱动力高刚度纳米致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十字交叉型压电陶瓷致动器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设计了一种适应高频响应、高压电性能、低电容的压电陶瓷致动器,并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4 mm×6.4 mm×64 mm(厚度0.5 mm)的十字交叉型压电陶瓷致动器具有滞后性、回零性、对称性好的特点,其电容为27.3 nF,200 V位移约为8μm;富氧去应力退火可降低材料的微缺陷组织,减少...  相似文献   

14.
大舟 《光机电信息》1997,14(10):31-33
永久磁铁薄片与薄膜,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致动技术中。从多个最小磁铁的机械连接过渡到磁性多极分布,可以采用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在这方面,认识磁力、膜厚和极宽(极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决定性的标准。为了开发利用磁力传输的致动器,需要带有精细磁极分布的永久磁铁薄膜。图1示出一个以永久激励磁阻步进马达为基础的X和XY直接驱动机构,其中要求薄磁片的厚度为100μm。采用现代磁性材料,利用薄膜制作工艺和通过脉冲技术精细磁极结构的最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正在迅速地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各种老式的高耗能电磁执行机构,如普通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电磁阀等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本文介绍一种适应数字电路的新型电磁执行机构SH(双斥)型单向脉冲激励、永磁保持、节能抗震的双稳态电磁致动器。用它可构成各种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如节能型双稳态电磁铁、电磁阀、电磁离合器、继电  相似文献   

16.
压电致动器双向电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压电致动器电源,它可以实现对压电致动器的从负电压到正电压的双向电压作用,且作用电压可以很高并可不间断连续作用。该电源具有易于实现压电致动器输出自动控制和输出范围大的特点,适宜逆压电效应为基本原理的压电器件在以静态位移输出为主要目的的场合应用。文中论述和分析了这种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推导出理论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实验结论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从压电本构方程出发,将外加电信号处理为外界激励作用。在理论上给出了应用最广泛的矩形薄板压电致动器在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学效应,同时给出了其致动作用力表达式,为以前的有关报道结果提供了严格的理论依据。根据结果不难具体分析这种压电致动器的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进一步拓宽柔性器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双层膜光驱动软体致动器的新型信息示假隐真技术.首先,将所制得的不同长径比的金纳米棒通过图案遮罩和涂覆的方法,均匀地分散到聚丙烯/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体系中,制得双层膜光热驱动软体致动器,接着将软体致动器进行选择性剪切.当无外界光刺激时...  相似文献   

19.
MEMS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MEMS微致动器和各类驱动模式的优缺点,并以微泵为例,详细比较了致动器的执行机制和原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悬臂梁式分割电极片状压电致动器的位移特性,理论分析表明,分割电极缝宽度会减小致动器自由端的位移输出,但光缝宽度小于致动器电极宽度的10%时,可忽略狭缝宽度的影响。致动器端部位称的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与现有磁头悬浮臂尺寸相近的致动器在,20V-50V的电压驱动下均可获得1μm-2μm的致动位移。对9850道/厘米的密度磁盘,该位移能覆盖至少一个磁道宽度,满足磁头定位两级间伺服系统对第二级致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