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剑 《物理通报》2016,35(8):101-104
对2 0 1 5年高考中“ 万有引力与航天”相关的创新试题进行分析, 同时对现有发行杂志中存在的错误进 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2.
李芳  涂杰 《物理通报》2022,(3):44-47
立足于大概念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结合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特点,总结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构建思路,绘制了以"弦"为分析问题核心和以"半径"为解决问题核心的框架,解决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教学结构分散问题.用几道典型的题例证了用...  相似文献   

3.
陈长宏 《物理通报》2016,35(3):49-51
在“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堂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掌握科学的方法 论. 促进学科间的渗透整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科学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四层包含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拓展学科资源,以测定太阳能电池为例,着力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5.
 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被世人称为经典力学的四大定律。高中物理动力学问题以牛顿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核心(见图1),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对物体运动性质的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融合。牛顿运动定律贯串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它以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而一直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是历届高考试题中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近10年来再现率为100%。图1高中物理动力学知识结构动力学的任务是回答物体做各种不同运动的原因,即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具体来说,需要处理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6.
马云梦  徐金保 《物理通报》2021,(1):66-69,90
中国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包含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4个科学探究要素,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第23题为例,从“科学探究四要素”角度浅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关键能力是如何培养与测量的.  相似文献   

7.
张日东 《物理通报》2022,(1):80-82+88
电学实验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相对少见的电路设计问题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新高考物理考卷上.这一现象表面上是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解题要求,背后反映的是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科学探究"的进一步落实.传统的题海战术很难奏效,学生也容易在低效的练习中迷失方向,所以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梳理了电路设计问题的两条主线思路,明线是围绕核心物理量U和I的测量进行选材和设计;暗线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细节进行快速切入.两线并重以期突破电路设计这一难点,进而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8.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是高考的必考点,学生总结归类困难。利用万有引力和重力相等的关系和利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的关系,总结归类出:不同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问题、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p、天体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动能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地球同步卫星、双星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几乎都出现过与万有引力有关的物理问题.分析其原因,万有引力有关的物理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可以考查学生的相关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科综合能力等等.本文谈谈运用好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天体运动必须要理清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考试内容以学科素养考查为导向,即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导向,注重对核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引导学生夯实学习发展的基础,促进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基于物理学科素养,论证分析2020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压轴计算题,助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1.
陈丽珊 《物理通报》2023,(2):113-116
以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25题为例,围绕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水平质量标准的关键指标,从4个层面对该题进行了深度分析.阐释了试题命制要围绕已学教学内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维度,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导向.并提出HPS教育理念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莉 《物理通报》2023,(5):118-122
基于2017年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提出高中物理教育的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就创设情境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方向,分析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部分试题如何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要求,从而实现考查目的.从中挖掘信息,提出适合本地高中物理教育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是第五章曲线运动在天体运动学的运用与升华,本章知识点较多,研究对象多,导致学生掌握困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指导好学生认清楚题目的研究对象,就能突破学生在学习,解题中无从下手或者下手就错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长才 《物理通报》2023,(5):123-127
近年来高考试题均由大学教授命制或把关,试题不仅严格吻合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还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更加深入,考查方向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乙卷理综(下文中分别简称为甲卷、乙卷)为例,开展学科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方向研究,以期对我们今后的物理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齐含瑜 《物理通报》2024,(3):38-40+44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主要命题趋势,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而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感觉困难重重,尤其在物理核心素养之一——模型迁移方面存在不足.通过一道以光晕为背景的光学例题为载体,对学生典型错误成因进行探讨,以期为“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环境下的物理习题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物理通报》2024,(4):125-127
以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物理实验试题为例,分析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命题素材,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细化试题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水平,对考查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磊 《物理通报》2009,(12):24-26
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高考大纲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主干知识,几乎贯穿了中学物理力学和电磁学部分的所有章节,地位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时也都会比较重视.但不少学生由于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在学习其他章节时往往就会忽略对力与运动关系的分析,造成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在学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两章就会很明显地出现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第19题的深度剖析与探究教学,以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能力,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齐国元  方猎 《物理通报》2023,(3):122-125
信息提取是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之一.以浙江省2021年和2022年高考(选考)试题为例,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提出助推学生信息提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浸润与不浸润”作为高中非热点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不被重视.但该部分知识具有复习旧知、衔接新知的作用,不仅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还可以运用到手工创作上.了解其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以本文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及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