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正>第二十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于2018年11月1~4日在南京大学恩玲剧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及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有机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协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500名会议  相似文献   

2.
3.
4.
前言     
张希 《高分子学报》2020,(1):I0006-I0007
1920年德国化学家Hermann Staudinger发表《论聚合》一文,认为橡胶、纤维、淀粉和蛋白质等是由成千上万个碳原子像链条那样联合起来的大分子(Macromolecules).尽管之前人们已经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混合之后可以制成汽车轮胎,但并不知道其具有良好弹性的原因.Hermann Staudinger的这篇经典之作的发表标志着高分子化学的诞生,至今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前言     
张礼和 《化学进展》2007,19(12):I0001-I0001
当今,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基本过程的研究和阐述进入了一个定量和系统整合的新阶段,它显示出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因此,化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与融合就成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前言     
<正>回顾几百年来化学发展的历程,从元素周期律发现后化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认识了自然界存在的千奇百异的天然化合物,而且合成了无数新物质,满足了人类的多种需要。在化学家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现代科学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推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生物学从物种深入到细胞和蛋白质分子,物理学从物体和微粒子研究走向介观层次。人们逐渐认识到,决定物质性能的不仅是构成系统分子的理化性质,还要看分子如何结合成材质。在许多情况下,分子并非乌合之众,它们以不同方式自组装成分子聚集体,进而成为生命物质和许多非生命物质的基本构件并赋予这些物质独特的物理、  相似文献   

7.
前言     
在这本专辑中收载了我国一些在中药、天然药物领域工作多年的化学家以及药理学家对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8.
前言     
今年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共同组织了一次关于“生物无机化学”发展战略讨论会。会上大家首先分析了生物无机化学对发展生命科学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认为近 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的飞速发展 ,生命科学对化学无论从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挑战性的需求 :例如既要求研究平衡态 ,又要求研究生命体内大量存在的非平衡态过程 ;既要求研究时间域的问题 ,又要求研究空间域的问题 ;既要研究一般的反应速度 ,又要研究超快速 (飞秒级 )的反应 ;既要研究静态 ,又要研究动态及实时过程 ;既…  相似文献   

9.
前言     
<正>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已应用于高科技领域和民用领域,故借2016年11月召开"2016年国际光致变色会议"之机出版主题专辑,内容主要涉及光致变色和荧光探针领域,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推动包括光致变色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正>中国女化学工作者是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在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重要科技成果.为了促进女化学工作者交流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宣传女化学工作者的业绩,展现女化学工作者的职业魅力和风采,激励更多女性投身科学研究,2014年1月21日,中国化学会成立了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为了介绍女化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在《中国科学:化学》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邀请了部分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共同完成了"女化学家"中文专刊(Ⅰ,Ⅱ),以及"Chemistry from Chinese Female Chemists"英文专题.其中中文专刊(Ⅰ,Ⅱ)共出版17篇文章,包括11篇评述和6篇研究论文.英文专题出版7篇文章,包括3篇综述和4篇研究论文.专刊/专题内容涉及先进材料,包括类石墨烯材料、新型纳米材料等的  相似文献   

11.
前言     
邱勇  段炼 《中国科学B辑》2013,(4):373-374
有机材料通常被认为是绝缘体,但是自从20世纪50年代发现有机色素的半导体特性以来,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相关研究逐渐兴起.1963年,纽约大学的Pope等利用蒽单晶制备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但是起亮电压高,器件性能很差;1970年,美国IBM公司首先将有机光导材料(聚乙烯咔唑/三硝基芴酮)用于复印机的感光鼓,实现了有机半导体材料最早的应用;1987年,  相似文献   

12.
前言     
自20世纪初期,德国化学家EmilFischer首先合成了甘氨酸二肽片段,并第一次提出"peptide"(多肽)这一名词,多肽化学的研究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1953年,Vigneand小组首次完成了生物活性肽催产素的合成,并因此于195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正当举国上下,努力从事“四化”之际,《有机化学》迎来了铅印发行十周年纪念,并经审定获准为中国化学会刊物展现在国内外读者面前。《有机化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科研事业繁荣昌盛,“四化”建设欣欣向荣。在四届人大,周总理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是这一强大动力促使了《有机化学》作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内部情报交流刊物的诞生,并取得了读者的热情关注。当时,国家正值动乱,科学研究的开展和科研刊物的出版同样是困难重重。但由于所领导,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前言     
人类通过运用独有的思维、模拟和设计能力,在实现已知材料独特的功能集合,扩展其应用范围的同时,更为重要地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与新材料,进而开辟全新的科学与技术领域.目前,针对电致发光、化学传感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对发光材料所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科技人员已经研发出各种结构与功能的发光材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正>质谱分析是通过将待测样品离子化再测定各组分离子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自从1912年J.J.Thomson制成第一台质谱仪,1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改善仪器性能,拓宽了质谱分析的应用领域.早期的质谱分析主要应用于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20世纪40年代以后初步应用于有机物分析.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70年代出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使质谱检测的性能快速提升,应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化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与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学科的生长点.化学生物学通过化学的方法和技术,运用化学小分子探针研究生物体系中复杂分子事件,为研究生命现象、发现新的生物调控系统和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药物)提供新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早在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的概念刚被接受时,W.Kuhn、E.Guth和H.Mark就基于高分子的长链特征创立了橡胶弹性的分子理论;后来基于格子模型,P.J.Flory等建立了高分子溶液的相平衡和相图计算方法,以及P.E.Rouse和B.H.Zimm等建立了高分子溶液体系的流体动力学理论,这些理论可对高分子的复杂宏观行为做出大致合理的描述.2013年美国理论化学家M.Karplus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标志着复杂大分子体系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获得了科学界的认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涌现了一支上百人的高分子理论模拟研究队伍,反映出我国高分子科学已经逐步走向成熟的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这期专辑收录了反映部分重要学科前沿理论模拟研究的8篇综述,分别来自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大分子理论模拟科学工作者课题组,展示了他们生动形象的科学问题描述,深入浅出的理论方法介绍,以及充满激情的模拟结果探讨.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正江明教授,高分子物理化学家,1938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55年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1958年提前毕业,跟随于同隐教授创建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1979年初,他作为改革开放后派出的首批访问学者,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习2年.1981年回国,他先后在复旦大学化学系、材料系、高分子科学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于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明教授在嵌段共聚物/均聚物的相容性、聚合物的特殊相互作用和相容性、聚合  相似文献   

19.
前言     
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筹)和《分析试验室》编辑部,为了加强分析技术情报的交流,促进有色金属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帮助广大分析工作者,特别是有色金属分析工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分析化学发展动态,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及许多兄弟单位大力支持下,编辑出版了这本专辑,作为有色金属分析科技资料选编(一供有关读者参考。本专辑选译了近几年发表的15篇文献,其中包括有色金属分析现状;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法、X 射线荧光分析、无机分光光度法、室温磷光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等重要分析技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前言     
《物理化学学报》创刊时,我们二人通过函件交换了意见,建议《学报》筹备出一专刊,纪念我国物理化学界已故的几位前辈。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专刊现在问世了。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完成的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请允许我们和全国的物理化学同仁一道,对一切为专刊作了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