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重瓣红玫瑰繁殖周期长,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山东平阴地区培育的一种重瓣玫瑰作为实验材料,利用其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初代培养、继代培养、无菌苗的生根及移栽,探索其诱导、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重瓣红玫瑰诱导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MS culture medium(MS)+6-苄氨基腺嘌呤(6-BA)1.5 mg·L~(-1)+萘乙酸(NAA)0.1 mg·L~(-1)+蔗糖30 g·L~(-1)+0.8%琼脂;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MS+6-BA 2 mg·L~(-1)+NAA 0.25 mg·L~(-1)+蔗糖30 g·L~(-1)+0.8%琼脂;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吲哚丁酸(IBA)1 mg·L~(-1)+蔗糖30 g·L~(-1)+0.8%琼脂+黑暗条件培养.  相似文献   

2.
金边瑞香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金边瑞香顶芽在MS 0.05 mg/L 6-BA 0.1 mg/L NAA培养基中预培养20 d,再在34 ℃(11 h) 23 ℃(13 h)的昼夜温度交替下处理30 d后,剥离0.2~0.3 mm大小的茎尖在MS 0.1 mg/L6-BA 0.1 mg/LNAA培养基中的诱导成活率为80.0%,并获得脱毒苗.继代和增殖培养基为MS 0.5~1.0 mg/L6-BA 0.1 mg/LNAA,增殖系数4.1.试管苗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平均生根率为82.6%,在珍珠岩:泥炭=2:1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6.46%.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甜叶菊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以及60 Co-γ辐射诱变育种的剂量,以无菌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对其增殖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5、15、30、60、90、120和150Gy剂量的60Co-γ射线对甜叶菊茎段进行辐照诱变,每隔15d记录其生长情况,统计死亡率;并测定≤30Gy剂量处理的叶片中可溶性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甜叶菊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5mg·L-1+TDZ0.1mg·L-1+6-BA 1.0mg·L-1。60 Co-γ射线诱变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Gy,处理后的甜叶菊外观呈现显著差异,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强,30d后甜叶菊死亡率分别为1.7%,2.4%,20.5%,92.7%,98.9%,99.4%,100%,辐射剂量是5、15、30Gy时,可溶性多糖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76.77%,26.73%,15.29%,表明辐照诱变导致甜叶菊试管苗短期的应激效应。研究结果为甜叶菊的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的快速繁殖和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蝴蝶兰的花梗、幼叶、茎尖和根尖为外植体,对影响原球茎发生、增殖、分化、炼苗和规模化栽培等外部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幼叶与茎尖是蝴蝶兰原球茎诱导的较佳外植体;1/2 MS+3 mg/L 6 BA+10%椰子汁+3%蔗糖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理想培养基;1/2 MS+0.1mg/L NAA+2%蔗糖+15%椰子汁是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活性炭可促进生根壮苗.  相似文献   

5.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深山草莓花瓣诱导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主要因子和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深山草莓花瓣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TDZ 2.06 mg.L-1+2,4-D 0.60 mg.L-1,诱导率为98%;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适宜培养基为1/2 LS+TDZ 2.30 mg.L-1+NAA 0.10 mg.L-1+KT1.30 mg.L-1,分化率为96.3%.炼苗移栽后观察植株的形态、花、果及生长等特征,以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株系.  相似文献   

6.
以温泉瓶尔小草新生幼叶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M+ZT0.50 mg·L-1+2,4-D1.90 mg·L-1,诱导率为96.5%;芽苗分化的培养基为WPM+ZT1.70 mg·L-1+NAA0.10 mg·L-1,分化率为99.0%;生根培养基为1/4MS+IAA0.05 mg·L-1+IBA0.03 mg·L-1,生根率达97.8%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WPM+KT1.10 mg·L-1+根皮苷3.20 mg·L-1,通过24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6.5%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温泉瓶尔小草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温泉瓶尔小草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天目铁木嫩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茎尖基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DR+TDZ 2.30 mg·L-1+2,4-D 0.55 mg·L-1,诱导率为93.5%;愈伤组织芽苗再分化培养基为1/2DR+TDZ 3.30 mg·L-1+KT 0.70 mg·L-1,分化率达99.8%以上. 成功建立了天目铁木嫩茎尖离体诱导愈伤组织和芽苗再分化体系,且再生芽苗与野生植株染色体数目相同.  相似文献   

8.
以始兴石斛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NAA、6-BA、IBA、蔗糖以及活性炭(AC)等对种子无菌萌发及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是MS+6-BA1.5mg.L-1+NAA 0.6mg.L-1+AC0.1%,萌发率可达100%;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0.8mg.L-1+NAA0.3mg.L-1+蔗糖4.5%,增殖系数为7.75倍;适合分化的培养基是MS+6-BA2.5mg.L-1+NAA0.5mg.L-1+AC0.03%,分化率为92%;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IBA0.5mg.L-1+AC0.05%,生根率为95.3%;以苔藓和树皮作为基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试管微型薯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大西洋(Atlantic)为材料,采取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培养基种类、B9浓度和光照三个因子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的影响存在极显著的水平差异,另两个因子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实验表明提高总薯重和平均薯重的最优组合是MS+5 mg@L-1B9+黑暗;提高薯数的最优组合是B5+0 mg@L-1B9+黑暗.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舌唇兰和凹舌兰的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适合于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及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长白舌唇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NAA0.01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2.5%;最适合凹舌兰原球茎和类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N6+TDZ0.05 mg.L-1+KT0.50 mg.L-1,诱导率为98%;长白舌唇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萌发率为96%;凹舌兰类原球茎萌发为完整植株的最佳培养基为N6+IAA0.01 mg.L-1+GA30.01 mg.L-1,萌发率为94.5%.以类原球茎的切片为材料进行类原球茎快繁的结果表明,在30~40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达100以上,成功建立了两种兰的高效快繁体系.同时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两种兰的类原球茎发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疆甜瓜组培体系的优化及抗病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新疆优良甜未成熟子叶切块作为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以MS为基本培养基,取3日龄子叶块外植体,选用MS+6-BA0-2.5mg/L诱导丛生芽,最高诱导率可达89%,在整个再生体系建立过程中,6-BA的浓度逐渐降低,在生根培养培养基中,附加活性炭和硝酸银有利于极的诱导,在甜瓜高效再生体系基础上,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新疆甜瓜中,经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获得转化的再生根植,用PCR反应,点杂交及SDS-PAGE等手段,进一步研究了再生植株的基因整合与达情况,经PCR扩增反应和琼脂糖电泳检测,在转化植株中扩增出了特异片段,点杂交检测转化植株有阳性反应,SDS-PAGE分析表明,转化植株比对照在35.5KD处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其分子量与几丁质酶基因表达产物分子量相符,初步确定该基因在转化植株风得到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以山荷叶新生嫩叶为外植体,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宜的离体培养和种质试管保存各阶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 BA 1.00 mg·L-1+IBA 0.08 mg·L-1,诱导率为99.7%;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MS+6 BA 2.80 mg·L-1+IBA 0.02 mg·L-1+GA30.90 mg·L-1,分化率为99.5%;生根培养基为1/6MS+IAA 0.02 mg·L-1+IBA 0.04 mg·L-1,生根率达99.2%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1/4MS+6 BA 0.10 mg·L-1+根皮苷2.50 mg·L-1,通过27个月的保存,芽苗生长率仅在7.9%以下.试验结果证明,成功建立了山荷叶离体培养体系,常温条件下利用延缓生长的方法在试管内保存山荷叶种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甜瓜品种红蜜脆、皇后的无菌子叶块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处理。针对遗传转化处理后,在外植体上长出的甜瓜不定芽发生黄化的现象,从品种差异、遗传转化条件、矿物营养含量、光照强度、温度等多方面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与未遗传转化处理的子叶块上长出的不定芽相比,转化处理后的子叶块上长出的不定芽黄化现象普遍。将后者分别转接入多添加了Fe或Mg或B或K盐的改良芽生长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形态观察表明,在多添加了Fe盐的培养基上不定芽转绿明显,其次,在多添加了Mg盐的培养基上不定芽也有转绿。显微、超微结构上显示,在多添加了Fe盐的培养基上不定芽叶栅栏细胞内含较多的叶绿体,其叶绿体内有丰富的光合片层结构。光照强度对不定芽转绿作用不明显,温度保持恒定(270C 20C)或波动(150C-350C)对甜瓜不定芽转绿影响不大,两个品种在这方面的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4.
探讨来自脐血的贴壁细胞的特征及其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脐血中培养出的贴壁细胞进行了鉴定,同时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由此建立细胞饲养层;在饲养层基础上建立共培养体系,分别体外扩增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观察饲养层对体外扩增的影响,并检测扩增后细胞的GEMM-CFC形成潜能.结果表明,脐血贴壁细胞呈纤维状,其CD14阳性细胞仅3.8%,而CD13、CD166、CD29阳性细胞分别为51.8%、35.6%、16.5%;与仅用外源细胞因子的非共培养体系相比,用饲养层加外源细胞因子建立的共培养体系中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扩增效率分别提高了2.09倍和2.94倍,并且前者扩增出的细胞比后者具有更高的GEMM-CFC形成潜能.可初步推定,从脐血中培养出的纤维状贴壁细胞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形成饲养层细胞,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提供支持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直剪试验, 研究培养液类型、浓度和培养时间3因素变化时, 微生物对粉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通过向土体中注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淀粉溶液, 对土体进行15、30和60d的培养. 制作环刀试样, 进行直剪试验. 分析发现, 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培养的微生物均能显著提高粉土的抗剪强度; 相同培养时间下, 培养液浓度增大,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呈增大趋势; 用葡萄糖和淀粉溶液培养60d后, 粉土的粘聚力提高2.38和2.03倍, 内摩擦角扩大了6.54和8.40倍. 实验结果可为微生物改性土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帘不同外植体培养,诱导出胚性、中间型和非胚性3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由胚性愈伤组织与叶肉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启动了细胞分裂并形成了多细胞团.同时,还研究了影响玉帘组织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条件下竹笋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2种竹笋(毛笋和雷笋)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竹笋褐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笋的褐变与其PAL活性密切相关,PAL活性越高,越容易发生褐变,竹笋PAL以基底部为最高,其次为中部,顶尖部最小,竹笋PAL活性受贮藏温度和状态的影响,低温(3~5℃)状态的酶活低于高温(18~24℃)状态,剥壳状态的酶活高于带壳状态.而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雷笋的PAL活性明显高于毛笋,在3~5℃冷藏时,带壳雷笋和毛笋的PAL活性均会在2d后有所下降,然后在11d时出现一个酶活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