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物理实验课中学生通过使用仪器去了解物理实验的知识、方法、技能以及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仪器不仅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也是物理实验学习的对象之一。学生在接触仪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与思考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从接触仪器开始认识实验,通过了解仪器去理解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的能力包括诸多方面,最基本的应有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能力,对装置故障的排除能力,这些都是以熟悉仪器为起点的。正因为如此,物理实验课的基本要求中对了解仪  相似文献   

2.
灵敏电流计在学校物理实验室里对许多实验是一件不可缺少的仪器,特别是在需要显示出微安级电流的时候。用这种仪器能够很好的显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的电磁感应现象,温差电动势的产生,光电效应等等。  相似文献   

3.
CCD在物理实验中除同步放映实验现象外,还对现象有放大的作用,能提高演示效果,一般是与该仪器专门配套使用,如CCD分光仪。本人利用现有的设备组装一套CCD分光仪,制作方法简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制了光的干涉、衍射实验教学仪器,该仪器可以观测正n(n=3,4,5,6,7)边形孔和圆形孔的衍射现象;也可以通过调节单缝宽度,演示缝宽连续变化过程中,亮条纹的宽度变化过程;同时该仪器还可以开展双缝干涉实验来测定光的波长.实验装置轻便、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实验中所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1所示,额定工作电压为4~6V的交流电,通常工作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但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中发现,用该仪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并未发现图2所示的打双点现象.但用该仪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却发现打双点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牛顿环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基础性实验,而仿真实验可以不受实验仪器和实验场所的限制,效果形象、直观,有助于理论和实践教学。本文基于ZEMAX软件对牛顿环仪及其变形装置进行仿真,对实验方案进行了综合性拓展及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通过在模型中改变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入射波长、介质折射率和介质薄膜厚度等参数,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可对实际实验中有效而准确的调节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有效减少贵重仪器的划伤并轻松排除外界干扰;针对白光源干涉场强较弱牛顿环现象难以观察、透镜凸球面换为非球面时条纹分布规律难以用解析法得到的难题进行了仿真分析,可有效突破实验仪器对实验内容拓展和延伸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国利 《应用声学》2012,31(3):235-238
《声速测定》是大学物理实验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综合性实验。在声速测定实验仪的基础上,改进了信号源,并制作了声悬浮配件,使其实现既可以用多种方式测量声速,又可演示声悬浮实验现象。声悬浮及声速测定实验仪悬浮稳定性强,声速测定准确,仪器造价低,使用方便,这样设计节省了实验室资源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磁聚焦现象观测实验仪器,使用亥姆霍兹线圈和透明的阴极射线管,能够直接观测到磁聚焦现象中粒子的整体运动轨迹区域,直观地展示了磁聚焦现象.同时该仪器还能够利用磁聚焦法测量带电粒子比荷,演示带电粒子的静电偏转效应以及磁效应.  相似文献   

9.
用电位差计校正电表实验是主要针对工科学生所开的一个电学实验。由于仪器较多容易出的故障也较多,所以怎样根据仪器故障现象尽快对故障可能存在的部位作出判断,然后排除故障,是实验课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厂研制的JC多功能测磁仪是大学及中等专业学校电磁学教学的专用仪器. 1.它是教学中必要的演示仪器.磁学的重要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是揭示电流产生磁场的规律.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给学生认识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说→实践检验→假说上升为理论.多功能测磁仪设计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这一点.本仪器有助于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教师不用再在黑板上讲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用该仪器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可得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2.充实目前实验教学大纲内容,以利于增强学生对“磁场…  相似文献   

11.
<考试说明>中对实验能力的表述为: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和控制实验条件;会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在这些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物理实验教学在各级学生教育与培养中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仅依托于实验器材进行教学,存在着实验室资源有限、预习效果不佳、不利于器材维护与增加运行成本等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引入AR等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鉴于此,我们将AR技术与传统纸质教材和实验仪器或实验装置实物进行结合,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就可以观看实验仪器或装置的内部三维模型和三维动画等内容,实现了仪器或实验现象的可视化和交互化操作,打破了实验仪器"黑盒子"或实验现象不可见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了预习和教学效果,增强了实验资源对课内课程、课外实践的支撑力。同时,该方法不需要专门配备VR眼镜等装备,易于大规模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当学生学习物理学和电工学时,遇到的许多现象都是以自感现象为基础,因此只有很好的理解自感现象的物理本质,才能自觉地掌握这一切现象,而为了掌握自感现象的本质必须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简单的和利用示教仪器就能完成的演示实验。在许多物理教学法书籍中所介绍的自感实验都没有完全满足以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旋转液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如何利用旋转液体这一有趣现象进行物理实验作了探索,设计出一套用于进行旋转液体实验的仪器,并介绍了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流线体实验在流体力学中是最关重要,而且也是最饶兴趣的。不过这些实验做起来比较困难,目前有些学校设备有限,没有专用的仪器,因此多半把此类实验略掉,这样就常使学生因看不到现象而感到困惑。现在我把办法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验方法介绍如下: 1.用具: (1) 长方形玻璃板两块。大小为200×150  相似文献   

16.
利用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测量液体黏度的实验中,有几种产生误差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指针摆动不稳而引起的.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没有调节垂直,或转子外套筒安装不垂直,或仪器本身制作工艺不精良,外套筒轴线与机身轴线不严格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造成指针左右摆动不稳,读数不准,产生误差.可用以下方法解释此种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两端固定张紧弦"异常"共振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熹  谯春  舒达 《物理实验》2005,25(3):41-43
用弦音计做两端固定弦振动实验中出现了和音叉计不同的共振现象,如长春五光的仪器出现了 f0 ∶fk=1n∶1的共振现象,PASCO公司的产品出现了f0∶fk=12n∶1的共振现象,本文分析和解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实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1设计演示仪的构想角动量守恒演示仪常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但是多数学校配备的都是操作过程复杂的全机械结构,并且实验现象比较单一.如果将此类仪器电动化,并引进多方面的对比,则不仅可使演示的效果愈加明显,增加趣味性,更使得实验仪器具有了"综合性、  相似文献   

19.
1 原教材中的实验 原教材中的2521型学生实验仪的单缝是采用真空镀铬工艺镀铬在玻璃片上.镀铬的部分像镜子一样反光,不能透光;不镀铬的部分(即单缝所在位置)则透光.将此单缝与激光器、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高度(使之在同一水平线上)和距离,使激光照射单缝,在光屏上投下的衍射条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观察到单缝衍射的图样外,还希望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及不同缝宽的衍射图样的不同,而原器材中只是配有两种不同缝宽的单缝,这是此仪器的不足之一;其次,我们知道光不仅遇到狭缝会出现衍射现象,在遇到障碍物时一样会出现衍射现象,而该仪器就无法做到这点,这是此仪器的不足之二.  相似文献   

20.
测量的量或者所观察到的现象不是预期的结果,甚至错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坐失良机.这不仅仅是科技研究中值得注意的话题,也是实验教学中要加以重视解决的问题. 测量的失误原因是多样的,理论上闪失.实验方法欠缺.仪器设计不善.或使用不当.操作安排上的疏漏,数据采集没有反映实际.对实验结果解释不妥.实验精度不够等,都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科研中有时甚至是由于科学家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和冲破旧观念的勇气,教学中则有可能起因于教师不了解新的成果.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实验上的失误是合乎逻辑的现象,而且往往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