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O2/N2与O2/CO2条件下燃煤颗粒物的生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煤粉在O2/N2与O2/CO2条件下进行沉降炉燃烧实验,研究了燃煤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生成浓度以及元素组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燃煤颗粒物均呈三模态粒径分布,气氛的改变不影响各模态的分布趋势.相同O2含量条件下,与O2/N2气氛相比,O2/CO2气氛中PM10和PM1的生成浓度均降低,PM1易挥发元素Na、K、S的含量升高,而难熔元素Si、Al、Mg、Ca、Fe的含量降低.随着O2浓度的增加,O2/N2燃烧气氛下PM10和PM1的生成浓度逐渐增加,O2/CO2燃烧气氛下PM10的生成浓度增加,而PM1的生成浓度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2.
O2/CO2煤粉燃烧时细灰颗粒中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个煤种在沉降炉中的燃烧实验,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实验收集的细灰颗粒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定量测定,研究了O2/CO2煤粉燃烧对痕量元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2/N2燃烧相比,O2/CO2燃烧对LPI颗粒物中Cu、Zn和Mn元素的分布形式没有影响,但显著增加了Cu、Zn元素在亚微米颗粒中的富集程度, Mn元素住细灰颗粒上没有出现富集,但O2/CO2燃烧时Mn在亚微米和超微米颗粒中的含量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TG—DTA),在O2/N2及O2/CO2气氛下,研究了添加剂在不同氧浓度时对澳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添加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此添加剂为典型的碱土/碱金属氧化物添加剂;在氧摩尔体积浓度为20%时,加入添加剂后澳煤在O2/CO2气氛下的燃烧特性优于O2/N2气氛;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一种褐煤和一种烟煤进行不同混合比例(9∶1、7∶3、1∶1、3∶7和1∶9)和不同燃烧气氛(O2/N2和O2/CO2气氛)的沉降炉燃烧实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对燃烧生成的颗粒物进行收集,并对所收集的颗粒物开展生成浓度、元素组成等分析,研究了混煤燃烧减少细微颗粒物生成的作用机理及混煤比例、燃烧气氛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污染物在线分析仪、气相便携红外分析仪研究了程序升温条件下改变氧化介质时煤中氮,硫的释放特性以及含硫物相的浓度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气氛,CO2浓度与O2浓度单独变化时对NO、SO2析出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O2/CO2燃烧气氛下NO、SO2排放峰值及总量均低于O2/N2气氛.CO2气氛下烟气中存在大量的CO,有利于NO的降解,同时也促进了烟气中其他含硫物相的形成,随着CO2浓度的增加,特别是在燃烧后期,NO、SO2的排放显著降低.O2浓度改变对NO和SO2的释放影响不同:O2浓度升高促进了SO2的析出;但是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对NO的排放并无明显影响,随着O2浓度进一步增加,NO的释放峰向低温区迁移,同时排放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O2/CO2气氛下石灰石煅烧及烧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O2/CO2气氛下石灰石的煅烧和烧结特性.结果表明,空气气氛下煅烧所得CaO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均较O2/CO2气氛下的大,但O2/CO2气氛下煅烧所得CaO具有更大的最可几孔径.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1000℃煅烧时的产物具有最大的比孔容积和比表面积,且石灰石煅烧产物CaO的比孔容积和比表面积均随气氛中CO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低CO2浓度下下降较为迅速,而在高CO2浓度下下降逐渐趋于平缓.在延长相同烧结时间的情况下,O2/CO2气氛下CaO孔结构受烧结影响的程度要比空气气氛下轻微.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联用(TG-FTIR)的方法对O2/CO2和O2/Ar气氛下大同煤焦燃烧过程中焦炭氮的转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气氛下煤焦燃烧过程中焦炭氮会转化为HCN、HNCO、N2O等.与O2/Ar气氛下的实验结果相比,O2/CO2气氛下焦炭氮的转化时间延长,含氮气体产物的质量分数也存在差异.热解制焦温...  相似文献   

8.
O2/CO2循环燃烧中NOx的中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2/CO2 循环燃烧技术不仅便于回收烟气中 CO2,还能大幅度减少 SO2 和 NOx 排放.在国内第一台中试规模O2/CO2 循环燃烧台架上,对炉膛内部不同燃烧区域和尾部烟气的 NOx 排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台架燃烧一段是 NOx 排放的重点提升区,Air 气氛下 NOx 浓度上升了 109.7%,在 O2/CO2 和 O2/RFG 气氛下 NOx 浓度没有明显增加,分别上升 23.2% 和 21.6%,燃烧二段 NOx 浓度基本没发生变化.尾部烟气中,与 Air 工况相比,O2/CO2 循环燃烧工况下脱硝率为 83.41%,另外喷钙对 NOx 的脱除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微米及亚微米细颗粒物在煤粉自维持燃烧高温一维炉中的沿程演化特性进行了定量模拟。从高温火焰区到焦炭燃烧区,利用聚并机理和碳烟氧化模型计算了细颗粒物浓度的粒径分布(PSD)变化,表明碳烟氧化是焦炭燃烧区颗粒浓度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仅聚并作用无法生成PM_(0.1)以上颗粒。并通过预设碳烟份额得到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的焦炭燃烧区出口颗粒浓度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建立氧煤燃烧气固反应模型,分析煤在富氧燃烧条件下NOx生成机制,研究不同O2浓度和分级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富氧燃烧时,NOx生成主要路径为:HCN→CN→NCO→NO和HCN→CN→NCO→HNCO→HN2→NH→HNO→NO。初始O2增大,挥发分和HCN析出时间提前,高的O2初始浓度对燃料N转化率有促进作用;煤富氧分级燃烧时,主燃区还原气氛有利于NO还原为N2,其主要还原路径如下:NO+CO→N+CO2、NO+H→N+OH和NO+N→N2+O,当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SR1从1.15减小到0.6,N最终转化率(t=1000 ms)只是从0.379减小到0.339,相对于未分级燃烧时变化了10.55%,与煤空气分级燃烧相比,煤富氧分级燃烧对N转化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马鞍点变分方法和复数转动技术,计算了类锂离子2s2p2p2S三激发共振态的能量,并运用截断变分方法得到能量改进量,以及计算了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化效应,从而获得了高精度的能量计算值。还计算了该系统的Auger宽度,位移和辐射跃迁率。  相似文献   

12.
樊斌  张纪岳 《光子学报》1989,18(3):245-250
本文考虑了激光模式和泵浦光的空间分布,对线性驻波腔,我们建立了多模的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组,并由此导出了双模稳态条件下阈值泵浦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表达式。讨论了双模Na2激光器的运转行为,以及温度,Na2蒸汽带长度及缓冲气体的压力对激光器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H-13C相关(1H-13C COSY)谱对1β-乙酰氧基-2β(α-甲基丁酰氧基)-6α-羟基-8β,9α-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A),和1β-乙酰氧基-2β(α-甲基丁酰氧基)-6α-羟基-8β(β-呋喃甲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B)的13C NMR谱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利用1H-1H远程相关(1H-1H COSYLR)谱确定了化合物A和B中6-Ha和7-He,8-He和9-He的弱偶合,以及7-He和9-He的弱W型远程偶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基元反应模拟H2-O2(N2)混合气体的着火过程,得到了不同散热和不同燃料-氧化剂初始浓度比条件下着火临界曲线。结果表明: H2/O2摩尔比相同时,不同散热条件下的着火临界曲线非常相似,可近似看成同一曲线在第二区的“延伸线”上滑移。临界曲线第二区的P—T关系符合2k1=ks[Ms]。散热对着火极限的影响和着火延迟时间有密切关系,在临界曲线第二区延迟时间最小,导致散热对该区的影响最弱,从而使着火临界曲线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球元胞、中心力场、相对论费米统计近似,通过自洽场方法,应用平均原子模型计算了热稠密物质硅的类氖离子能级ZS→2P跃迁及其状态方程。  相似文献   

16.
N2O/C2H2FAAS法测定铝的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40种单个无机离子、混和无机离子及24种有机物在N2O/C2H2火焰中对铝吸收信号的干扰情况。并从物理干扰、光谱干扰和化学干扰等角度对它们的干扰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NO2ν2振动带的CO2激光磁共振垂直谱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使用CO2激光器测量了分子NO2v2振动带的垂直谱(△MJ=±1).观测到了前人没有测过的新谱,在22支激光谱线下新获得100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与MOCVD系统相连接的四极质谱仪实时研究了金属有机源Me2Zn和Pri2Te在反应器中热裂解行为。报告了纯态Me2Zn和Pri2Te及其混合物在H2和He气氛中的热裂解实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讨论,导出了可能发生的气相反应及热裂解机理。此外还探讨了Me2Zn和Pri2Te共裂解行为对ZnTe外延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H—NMR,反门控定量~(13)C—NMR,异核丁—分解2D、同核化学位移相关2D、异核化学位移相关2D等技术,鉴定了二种未见报道的吗啉付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并从磁通守恒方程出发,详细求导了Slab样品(厚度为d)交流磁化率的测量方程,并以MgB2为例,测量了在不同外场H和交流信号的频率γ交流磁化率,求得Ueff和J的关系实际上是满足Zeldov关系,实验结果和理论假设完全自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