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农村地广人多,更是关键地区.灾民安置的紧迫性要求农居建设先行,相关规划跟进.针对非常规建设程序下的农村规划问题——防震减灾、规划选址、土地整治、产业规划、村民意愿等,以什邡市湔氐镇下院村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地震灾后农村重建规划经验,试图建立以快速安置为先导的震后农居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2.
多值移位型计数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和讨论了基于全状态图的多值移位型计数器的设计方法,指出了当将该方法用于更多值的移位型计数器的设计时,将变得非常复杂,失去了直观性和方便性的特点.提出了多值全状态表及基于全状态表的多值移位型计数器设计方法.此方法能解决上述问题,并给出了二变量四值移位型计数器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机械产品结构对称性设计知识模型, 建立了包含结构对称、对称破缺和弱对称在内的完整机械结构对称性层次性模型, 以及结构对称性在实现机械产品功能、性能和约束中的设计知识模型, 包括单种结构对称性不同层次的设计知识模型、同种对称性程度不同对称性类型的结构对称性设计知识模型以及同种对称性类型不同对称性程度的结构对称性设计知识模型. 建立的结构对称性设计知识模型能较完整地描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不同对称性程度的结构对称性设计知识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机械结构对称性设计知识的挖掘和应用规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现有异或门/同或(XOR/XNOR)门的设计,指出了基于不同逻辑类型设计的门电路的优缺点.考虑到基于CMOS设计的XNOR门相对于其他逻辑门在各方面的优点,重点分析了CMOSXNOR门结构对门电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颖的CMOS同或门电路.经PSPICE仿真模拟表明,新设计在没有增加管子数的前提下,改善了门电路的性能.将新设计应用到全加器的设计中,其功耗和功耗延迟积的改进分别达到了9.9%和11.6%.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械手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此法应用 Bachstepping方法的思想 ,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同时设计控制规律和观测器 ,并用数字仿真对设计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ECL触发器设计中存在电路结构复杂、设计过程繁琐等不足,在分析ECL电路特点和阈算术代数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ECL算术运算单元电路,进而提出了基于阈算术代数系统的ECL触发器的设计方法,具体设计了ECL二值主从型D触发器、ECL三值D锁存器以及ECL三值T触发器置数单元.采用TSMC 0.18 μm工艺参数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HSPICE模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和良好的瞬态特性,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与以往的ECL触发器电路相比,本方法设计的ECL触发器电路结构有所简化,运用和图方法,使得设计更加简单、直观有效.特别是在较复杂电路设计时,本方法更显优势,电路结构更为简单,所用晶体管数量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的世界已进入到广泛使用催化剂的新时代.面临这种新形势,我们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按逻辑开发、研制催化剂,也就是设计催化剂.英国 Dowden,D. A.在1967年首先写了题为《多相催化剂设计》的文章.后来“催化剂设计”便成为专有名词,其核心是在充分的科学根据的基础上有效地和快速地研制出新的优良催化剂.196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催化会议上也有类似的报告.这个名称不仅包含通常的设计含意,还包括制造催化剂在内.在日本,催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认知过程的分析,提出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方法:首先对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进行分析,然后建立人机交互模型,最后从功能性、认知性、审美性和整体性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最后提出了信息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情趣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三原则的研究,在参赛机器人的形象设计过程中加入比间艺术——皮影的成份,将机构功能与皮影的特征和谐的融合起来,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机械相结合,演绎了一出中国特色的机器人皮影戏.将西游记的故事予以新的包装和情节,赋予机器人参赛团队情趣化特征,使之成为机器人比赛赛场上的“一抹亮色”.通过多重材质的选择,包括布料、工程塑料、PVC管等,打破了现在国内机器人外观设计的单一取材从而探索了一条机器人设计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128dB数控衰减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ElectricErasablePot(E2POT)电位器的电气参数和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原理,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可用数码控制的衰减器,该衰减器操作方便,而且可准确定位,掉电后可以保持原来的状态信息,并可提供衰减量的数字显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快速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中乡村地域特色日益流失的现状,以宁波市鄞州区翻石渡村为例,探讨了传统地域特色在现代乡村住居规划中的表达和体现,并寻求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空间的共生与平衡,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乡村住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良好耦合有利于乡村资源要素的整合,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构建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得出浙江省整体及11个地级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借助耦合协调模型, 分析两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 结果表明 (1)2011—2020年浙江省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处于波动上升状态, 耦合协调水平由低水平协调逐步过渡到良好协调; (2)浙江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属于乡村振兴主导型发展模式; (3)浙江省各地级市两大系统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水平都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4)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级市旅游资源丰度、旅游文化服务功能以及人才引入等是影响浙江省各地级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山区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农村住房呈现地域性的空间格局,确定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及重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成为山区居民地规划管理的核心要素.以金寨县为例,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点格局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通过引入地形要素(海拔、坡度、起伏度)因子,探索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地形要素的影响.系列实验结果表明:金寨县农村住房点间距离在0~140m时,住房呈现聚集分布的态势,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之间因公共资源匮乏,受环境条件影响表现出较高的相互依赖性;而农村住房点间距离在140~400m时,住房呈现聚集、均匀、随机的多样性分布态势,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缺乏宏观规划与分配;这种随机性趋势在400~10 000m的大尺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受制于局部地形条件,在海拔低、坡度小、起伏度低的地区,住房的聚集性较强,体现为相关分析的回归系数均达0.7左右;通过比较发现,地形要素对大别山区农村住房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为坡度起伏度海拔,坡度的决定系数达到0.6左右,对格局的影响强度是起伏度的1.1倍、海拔的1.13倍.本研究可为大别山区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巫山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以乡镇和行政村为节点单元,采用公路网密度、乡镇间直达性指数、乡镇内直达性指数、居民点道路临近性、乡镇间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内节点可达性指数、干线衔接距离、地形位指数8项指标,引入熵权-TOPSIS模型,综合分析和评价巫山县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各项指标对巫山县乡村公路网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公路网密度>地形位指数>干线衔接距离>居民点临近性>乡镇内直达性指数>乡镇间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内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间直达性指数;除中心城区外,各乡镇贴近度为0.170 0>0.831 9,区域差异明显,其中铜鼓最高,当阳最低;整体上,巫山县乡村公路通达性以中等、较好等级为主,通达性空间格局总体以铜鼓、建平、三溪为核往外围扩散,与交通干线骨架吻合度较高,呈现“三核、一环、一域”的空间格局。研究成果对巫山县山区乡村公路网建设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分析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巫山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技术,以乡镇和行政村为节点单元,采用公路网密度、乡镇间直达性指数、乡镇内直达性指数、居民点道路临近性、乡镇间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内节点可达性指数、干线衔接距离、地形位指数8项指标,引入熵权-TOPSIS模型,综合分析和评价巫山县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各项指标对巫山县乡村公路网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公路网密度>地形位指数>干线衔接距离>居民点临近性>乡镇内直达性指数>乡镇间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内节点可达性指数>乡镇间直达性指数;除中心城区外,各乡镇贴近度为0.170 0>0.831 9,区域差异明显,其中铜鼓最高,当阳最低;整体上,巫山县乡村公路通达性以中等、较好等级为主,通达性空间格局总体以铜鼓、建平、三溪为核往外围扩散,与交通干线骨架吻合度较高,呈现“三核、一环、一域”的空间格局。研究成果对巫山县山区乡村公路网建设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分析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农村社区发展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加速推进,“老少边穷弱”地区扶贫攻坚更加显得意义重大. 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回族聚居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按居住地形对农村社区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影响不同类型社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研究区实际,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 研究发现,山地社区发展能力显著弱于川道社区;不同类型社区,影响其发展能力的因素差异显著;区位因素是决定社区发展能力的关键,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本研究可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提供参考,为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奉化溪口镇1990~201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 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城乡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核密度和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 探析奉化溪口镇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 结果表明: (1)1995~2015年, 溪口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增长速度不稳定, 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增长各具特点; (2)建设用地信息熵持续增加, 土地类型趋于复杂化、有序化; (3)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入面积远大于转出面积, 主要转入来源为耕地和林地; (4)城乡建设用地核密度高值区集聚于城镇的东北部, 核密度分布特征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5)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密度、高程值与距河流距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一种既留得住“乡愁”,又能适应当代乡村居民实际生活需求与愿望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开展乡村中观空间系统研究,从“空间、实体与活动”这一反映村落空间肌理最本质的内容着手,上承宏观地理学,下启微观建筑学,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体系的无缝对接与整合;通过内外机制兼修,即自组织与规划发展控制双管齐下的策略实现乡村文脉传承与现代乡村人居空间环境发展的双赢.以金华曹宅古村落为例,具体阐述了理论发展模型之内容.  相似文献   

20.
借鉴科学哲学理论,对专业认同危机、学科本体讨论等当前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城乡规划学科确立的意义是通过超越物质规划框架而取得的历史性进步;实质是在我国社会形态向后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封闭的现代学科”向“开放的后现代学科”的发展.根据学科概念和现代学科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应建立在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协作基础之上.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恪守“空间性”的专业特质,并实现从“小而全”式的精英教育转向“多专业、大而专”式的教育.如此我国城乡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意识主导的现代规划与发展模式”向“不同科学共同体有机协作的后现代规划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