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抗滑桩设计推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坡推力是抗滑桩设计推力的重要依据,工程中通常使用剩余推力法来计算滑坡推力。为了比较准确合理地计算出抗滑桩的设计推力,提出了在剩余推力法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取值方法。分析极限平衡状态下和工程安全要求下各条块的剩余下滑力,选择合理的桩位,使得抗滑桩位于滑坡体的抗滑段;然后调整桩后滑体的剩余下滑力,其调整量一方面保证桩前桩后滑体满足工程安全要求,另一方面则作为抗滑桩设计推力的修正依据,其过程由程序实现。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对今后抗滑桩设计推力的合理取值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滑坡的发生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直接关系到滑坡的稳定性状况。因此 ,在滑坡治理工程中 ,首先需要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和工程治理措施对坡体地下水位的影响方式 ,从而正确分析滑坡成因机制和制定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基于工程滑坡实例研究 ,利用数值模拟 ,揭示了滑坡治理工程中地下排水洞的排水效果 ,分析了地表水集中入渗和设置抗滑桩后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特征。表明数值模拟研究 ,可以有效地揭示工程措施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滑坡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方式 ,为滑坡治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三维滑坡推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常亮  李同录  李萍 《力学学报》2011,19(2):162-167
常规二维滑坡推力计算没有考虑其横向变化,导致设计过于保守,三维推力计算方法的提出则能体现滑坡推力的空间分布,解决二维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三维极限平衡法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求解三维滑坡推力的统一公式。利用实例,通过二维推力计算与三维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三维推力的横向分布函数,有效反映出三维滑坡推力的空间分布状态,所得三维滑坡推力应用于设计更合理。  相似文献   

4.
滑坡是一种重大的地质灾害,本文结合杭州市郊来龙山的滑坡工程,具体分析了滑坡的成因、稳定计算和最终采取的治理措施,通过监测的具体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治理效果比较好,为以后该地区的滑坡治理与加固提供相关参照。  相似文献   

5.
滑坡防治工程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灾害防治是一门综合性工程,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取决于滑坡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本文就滑坡治理过程中各阶段易出现的问题予以实例说明,探讨滑坡防治工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同时强调监测在防治工程中的作用,其对于滑坡防治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机场北东角滑坡整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攀枝花机场地形及地质条件复杂,在修建过程中实施了大量的挖填方工程,填方边坡形成的沉降变形和滑坡成为机场主要的工程病害。本文阐述了机场北东角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综合反分析演算和试验结果确定了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在滑坡推力计算的基础上,对滑坡整治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而确立了以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削坡减载和地表防排水为主的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定向爆破治理滑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福兴  姚尧 《爆炸与冲击》1992,12(3):233-238
本文介绍了用定向爆破治理滑坡新技术。研究了在不稳定土体上进行爆破的许多特殊问题,探讨了如何防止爆破瞬间可能引起的诱发滑坡问题,并将此技术用于工程实践中,获得成功。为治理滑坡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滑桩与护壁桩分别在滑坡治理和基坑支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实施正是利用了土中的成拱效应 ,然而传统桩的设计虽考虑土拱效应的存在 ,但桩间距确定理论与方法并未建立起来。本文首先基于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对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土体中的成拱作用进行研究 ,得出了抗滑桩的最大桩间距公式 ,并以某一具体工程为例 ,对该最大桩间距的物理意义和可用性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在考虑土拱效应的情况下合理桩间距的确定方法 ,并以此为据 ,对边坡加固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维刚体极限平衡法程序的编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臻蔚  王启耀  赵杰 《力学学报》2001,9(1):107-112
西安市黑河水库右坝肩变形体是在旋转变形条件下形成的, 这样, 对它的稳定性评价必须按空间问题来考虑, 要用三维分析方法来计算它的稳定性。鉴于目前的三维计算方法比较复杂, 得出的结果实用性不大, 本文首次编制了三维刚体极限平衡法程序, 该程序既能计算稳定系数, 又能计算出相应稳定系数下的滑坡推力。应用该程序计算黑河水库右坝肩变形体的稳定性, 得出的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同时又为工程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魏作安  尹光志  万玲 《力学学报》2005,13(3):336-339
露天矿边坡属于人工边坡,它的形成不仅时间长,而且一直处于动态过程中。露天矿滑坡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滑坡治理的目的是保证矿山在开采期限内安全采出设计境界内的矿石。基于这些特征,在文中提出了适合露天矿滑坡治理的新方法-动态治理法及其可行性,并以潘洛铁矿露天矿滑坡灾害治理为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可为露天矿滑坡治理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方玉树 《力学学报》2007,15(2):200-204
当前,在我国工程界,滑坡支挡结构上的荷载取值普遍以传递系数法的条间力(即剩余下滑力)为基础,本文对这种荷载取值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稳定性为基础确定滑坡支挡结构上荷载的方法,该方法能弥补现行荷载取值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降雨滑坡的启动机制研究与数字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雨对滑坡体的含水量和容重均有影响, 该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进程, 同时滑坡滑带土的含水率对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滑坡启动的两种不同机制。通过降水滑体含水率滑体容重、滑带土内摩擦角、内聚力以及它们与滑坡稳定系数的定量关系及其时间效应, 建立起滑坡启动的速度、推力、方向和启动时间的预测、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藕塘古滑体在三峡水库形成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库水位变化、渗透压力、建筑荷载以及地震等诸多因素对滑体稳定性的影响 ,并给出了滑体失稳的临界破坏条件。为库区移民迁建新址的勘查工作提出了量化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微型桩单桩加固滑坡体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开展滑坡基本参数试验和微型桩加固滑坡体的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单桩加固滑坡体的承载机理、受力情况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微型桩可有效提高滑坡的稳定系数,采用微型桩加固滑坡后,可将滑坡的稳定系数由0.96提高至1.35;微型桩所受的滑坡推力呈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分布,滑床抗力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分布,且随加载量的增加合力作用点逐渐向滑面靠近;微型桩于滑面附近发生破坏,其破坏模式可判断为弯剪破坏。  相似文献   

15.
石玉玲  李貅  李凯玲 《力学学报》2007,15(3):412-415
锚索抗滑桩与普通抗滑桩相比,其受力状态更加合理。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简图,推导出锚索在桩身任意位置的计算公式,并编制程序实现弯矩和应力的计算,确定出最优的锚固角和最优的锚索位置,可以有效减小抗滑桩的弯矩,更加充分的发挥锚索的作用。文中最后结合延安宝塔山滑坡治理,给出了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6.
滑坡灾害超前预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质构造控制论为理论核心,以地层、构造、地形等要素的系统分析为指导,以滑坡的形成、演化及特征为对象,首次提出了滑坡地质灾害超前地质预判的概念:滑坡灾害超前地质预判主要是指在各级勘察工作前期,不借助任何勘探手段,运用各种超前地质预判的方法,根据滑坡的地质地貌特征确定滑坡的空间位置及滑坡类型,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技术方法。以此建立了该技术的基本体系、判别方法及工作程序,并在陕南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晓利  叶洪  程菊红 《力学学报》2006,14(3):333-338
地震滑坡是一种有着严重危害的次生地震灾害形式,形成机制复杂,涉及因素众多。运用G IS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地震滑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潜在地震滑坡区的预测,是地震滑坡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1976年龙陵地震引发的地震滑坡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特征的研究成果,应用G IS对该区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是一种累积型测氡方法。由于累积测氡时间长,其灵敏度和异常的重现性远比一般累积测氡及其子体方法好,因此,在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寻找滑坡体边界的应用中,取得的测量效果明显,表明该方法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