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学》的主旨是要在文明层面回应西方冲击,树立一个取代程朱理学的思想典范,标志着近世中国思想体系向近代的蜕变。谭嗣同在同时代的变法思潮中,融合了康有为与宋恕的变法思想,在其师刘人熙等人影响下,立足于王船山、魏源的思想传统,吹响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双重革命的号角。谭嗣同在北游访学前后思想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主因是受到宋恕等人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为了协调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美国各州和联邦政府开始了有限度的经济立法。由于深受自由放任经济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一时期的判例中从州和联邦两个层面限制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重点集中在对州铁路运费法规、联邦反托拉斯法、州际商务法和联邦所得税法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谭嗣同着重批判了传统社会中以君主专制为主的国家、家族群体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伦理价值,认为这种价值系统,由于内存结构和外部效用的存在性障碍,导致了国家家族群体价值及个人价值的位移和异化,阻滞了社会和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摧残和窒息了个体生存选择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仁学》的主题有二:一是,"仁"与"学";二是,"仁之学"。通盘考察《仁学》一书,再反观《仁学·自序》中谭嗣同对其写作《仁学》的论述,可以发现:通过对"仁"的整合和提升,谭嗣同由"学"至"仁"、化"学"归"仁",试图把"学"的认知理性和功利实用收摄在"仁"的道德理性与道德实践中,是一种关于"仁"的新学说。因此,谭嗣同的《仁学》,虽不脱中体西用论的窠臼,但是却具有融合中西文化的特点;虽是雏形,但却是近代学人会通中西文化而建构哲学体系的第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经》可以说是集中而突出地反映贵和思想的最早的一部书。这种贵和思想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而这一点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诗经》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职思政课建构“知行合一”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是当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的题中之义,更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形式化严重、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支撑等问题,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改革思政课教学理念、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完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策略等措施,建构“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后期创造社三诗人中,王独清对象征主义的撷取具有代表性,他这种文学创作偏好与中心人物投入革命洪流的实践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倾向,成为创造社发展历程中比较奇特的一个阶段。而对象征主义趋向虚无的艺术的不满和强调主观体验的写实文学观,维系着他无法忘情的家国关怀。沉迷于颓废派诗歌,却不忘家和国,披着世纪末呓语的外衣,内心却饱含现实的进取精神,看似矛盾的因素其实已被整合起来。也正是这种痛切的现实体验和深沉的社会感应,才为他后期迅速转向革命的现象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师范生小学数学教学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与小学教学实际脱离,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脱节。知行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应恰当处理好知与行的矛盾关系,促进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训练方式、情感因素的调动等视角,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结合重庆文理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入"知行合一"的课程改革理念,从更新课程改革理念、改变应用型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师资培训和课程内容改革力度等方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究,旨在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曹禺早期的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充满深厚的“自由”思想。剧中年轻人渴求着自由但又深受家庭伦理道德、残酷社会现实的束缚以及封建落后文化的精神扼制。自由思想在曹禺作品中具有较清晰的演变轨迹及其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经》可以说是集中而突出地反映贵和思想的最早的一部书.这种贵和思想一以贯之的本质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而这一点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诗经》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邹容革命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过程,教育思想内容以及教育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指出邹容的革命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教育达到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易筮作为古代预测手段,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龟卜,在西汉时本来已经逐渐消失,但司马迁以专篇收录散失的卜辞,这正好说明卜筮这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性。探究司马迁记载卜筮的原因,除了卜筮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以外,还因为司马迁想通过卜筮等神秘文化来实现“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三维解读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他早期的童话作品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夜莺与玫瑰》以其深刻的主题、纯美的意象、诗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情节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其作品的艺术美、精神至美和美文思想又使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他对生死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也在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所以,只有从文学、美学和哲学的三维视角才能比较全面地解读王尔德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美国城市化的飞跃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极大繁荣及奢华,然而这难以掩盖城市中人内心的空虚,浮躁与迷茫。本文旨在通过对霍桑短篇小说《胎记》的解读,透视城市的集成单一以及不可逆的构建对人的心灵带来的束缚,压抑与扭曲。文中首先解读城市化的文学内涵;其次剖析霍桑小说《胎记》中对现代文明产物——城市的原罪控诉;最后纵观十九世纪美国小说的历时统一主题:对城市及现代文明的批判及反思,以及对自然和人灵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侠义小说强调的是"义",没有"义"的内在观照,"侠"之行动的破坏性会更强,其形象是不完美的。通过对历史存在之"侠"复杂性的分析以及"义"之宽泛内涵、"侠"义"结合过程的阐释,可以看出,《三侠五义》是"侠"、"义"结合的典范。《三侠五义》中侠客行侠仗义有两种模式,其形成既与历史上的"侠"相关联而又有所演变。  相似文献   

18.
汉代诗学其主导的、典型的诗学思想可以一言尽之,曰:“诗”与“经”的矛盾.汉人以《诗》为“经”,通经致用,《诗》成为现实政治讽谏的张本.汉代诗学便在以“经”解《诗》的矛盾中确立起来.“诗”与“经”的矛盾表现之一是“虚虚实实的历史批评”;表现之二是“拘拘挛挛的情性说”;表现之三是“是是非非的比兴论”;汉人从以经评《诗》、解《诗》中引伸出的文学理论与原则,又成为其衡《骚》评赋的标准.汉儒解诗形成的《诗》“经”精神,一方面涉及到诗的艺术本质,另方面又过分注目、牵附政教风化,以至于损伤了诗美,也未形成纯粹的诗理论与诗美学.  相似文献   

19.
丹增曲珍是一位深受藏文化影响的白族女作家。她的两部长篇小说《狼毒》和《格桑花》1均以藏族女性为主人公。前者借狼毒这种一年两季绽放的植物寄托对作品中女性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生命活力的赞许;后者深入人物内心,以格桑花的生命周期喻示藏地女子的青春成长经历。小说充满对女性人生的关注、体恤和理解。对作者来说,性别超越族别,在这里成为一种天然的纽带,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丹增曲珍的写作由此而具有了一定的跨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20.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的瑰宝,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道德学问,提倡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也是实践哲学,鼓励人们通过实际行动以获取事物真理。安全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即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安全问题。知行合一思想跨越时空界限,其道德性和实践性对当今安全社会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