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三氟化硼引发体系制备聚丁二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量在3000以下特别是1000或2000的聚丁二醇(PTMG)是制备嵌段聚醚聚氨酯及嵌段聚醚聚醋弹性体的重要软段原料。用三氟化硼(BF_3)体系引发制备PTMG巳有报道,但尚难在工业上采用,主要是引发效率低。前已报道,BF_3-环氧氯丙烷(ECH)体系的引发效率比BF_3-环氧乙烷(EO)体系高2.5~6倍,比BF_3-环氧丙烷(PO)体系高2~3倍。本文用BF_3-ECH为引发体系,并用水为分子量调节剂制备分子量1000或2000的PTMG,测  相似文献   

2.
<正> 由结晶型芳族聚酯为硬链段,无定型脂肪族聚醚为软链段的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热塑弹性体,本文研究链段相容性对这类聚合物组成均一性的影响,因此,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链段结构的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 如硬链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丁二醇酯(PBT);软链段有聚乙二醇醚(PET)、聚丁二醇醚(PTMG)、聚二醇醚(PPG)和四氢呋喃同环氧丙烷的共聚醚二醇  相似文献   

3.
以环氧丙烷聚醚三元醇(PPO)为起始剂, 开环聚合D 型丙交酯(DLA), 合成三臂环氧丙烷聚醚三元醇-聚右旋乳酸(PPO-PDLA)嵌段预聚体. 采用端基活化技术对预聚体进行端羟基活化, 再与L 型丙交酯(LLA)进行逐步开环聚合,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三臂环氧丙烷聚醚三元醇-聚右旋乳酸-聚左旋乳酸(PPO-PDLA-PLLA)嵌段共聚物. 采用红外(FTIR)、核磁(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三臂PPO-PDLA-PLLA 嵌段共聚物的测试表明, 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分子链具有很高的立构规整度; 通过调节LLA 单体与PPO-PDLA 预聚体的投料比, 不仅可控制产物的分子序列结构, 而且样品的数均分子量可大于100 kDa.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广角X 射线衍射(WAXD)结果显示, 三臂PPO-PDLAPLLA嵌段共聚物的异构体链段分子间生成立构复合晶体, 其熔点约为200 ℃, 且没有PLLA 均聚物链段结晶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 这是一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型耐热聚乳酸(PLA)材料.  相似文献   

4.
陈宇  张鸿志 《高分子学报》2000,35(4):506-509
在以低浓度杂多酸(HPA)催化四氢呋喃(THF)聚合反应中,我们曾采用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和环氧氯丙烷(ECH)等三元环醚为促进剂,发现它们对聚合反应都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1~3].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具有四元环醚结构的氧杂环丁烷(OX)对THF聚合的促进效果.OX用作促进剂有以下优点,由OX促进THF聚合所得聚醚的端羟基为伯羟基,作为生产嵌段聚醚氨酯或嵌段聚酯弹性体的原料具有与四氢呋喃均聚醚相似的高反应活性;与EO相比,后者虽然促进THF聚合所得聚醚的端羟基也为伯羟基,但其沸点过低,不利于操作和贮存.1 原料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氯化亚铜/α,α'-联吡啶配位化合物作催化剂.首先在130℃时用1-苯基氯乙烷在引发苯乙烯(St)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再以其产物PS-Cl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烯酸甲酯(MA)在反应温度为120℃时进行聚合,得到两嵌段聚合物PS-PMA-Cl.此两嵌段共聚物在特殊混合溶剂--丙酮/正丙醇(体积比7:3)中仍然可以作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由于聚合体系接近于均相.所以表现出了较高的反应活性,并且合成的聚苯乙烯一聚丙烯酸甲酯一聚苯乙烯(PS-PMA-PS)三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与设计值接近、分子量分布比较窄,反应的条件温和,可控性好.最后通过NMR技术对三元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迸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正> 用亲水性单体对嵌段聚醚氨酯(SPEU)膜接枝共聚以改善其抗凝血性能,在医用材料的研究中已引起普遍重视,但由于一般化学方法接枝引发系统中带入的小分子常常对产品的医用性质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曾报道通过Co~(60)-γ射线预辐照法用亲水性单体对以PTMG;MDI与不同的二胺类扩链剂制备的SPEU膜接枝共聚。本文在此基础上选用了两种单体AMP和MAMP。  相似文献   

7.
非线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春雁  潘才元 《化学通报》2004,67(6):408-417
主要介绍了非线形嵌段共聚物,如星型嵌段共聚物、杂臂星型共聚物、梳型聚合物等的合成方法,包括多官能团引发剂法、大分子引发剂法等。各种活性聚合方法,如阳离子开环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等都可以用于合成非线形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以低不饱和度环氧丙烷聚醚三元醇与L型及DL型丙交酯为原料, 合成了不同单体物质的量比的聚醚与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采用FTIR, 1H NMR, GPC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DSC, DTA对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及热分解温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丙交酯在聚醚多元醇端羟基的引发下发生开环反应, 得到聚环氧丙烷L型乳酸(POLLA)或聚环氧丙烷DL型乳酸(PODLA)二嵌段共聚物. POLLA二嵌段共聚物具有结晶能力, 且随着L型聚乳酸链段的增长而增强. PODLA二嵌段共聚物为非晶态聚合物. 两种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共聚物的组成有关, 其值介于聚醚和聚乳酸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 与聚醚三元醇相比, 二嵌段共聚物的耐热性得到提高, 其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0~60 ℃, 约为235~262 ℃. 共聚物的结构和组成对材料的热降解机制有很大影响. PODLA在高温区发生热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9.
链结构及频率对嵌段聚醚氨酯介电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不少研究者用介电驰豫的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5].对多嵌段的两相体系,介电驰豫的方法很灵敏.我们曾用此法研究了不同扩链剂及软段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嵌段聚醚氨酯(SPEU)的分子运动,观察到软段结晶的αc[6].本文用介电驰豫方法进一步考察软段链结构不同对温度谱的影响,以及不同驰豫单元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大分子引发剂进行ε-己内酯的酶催化开环聚合, 合成出嵌段共聚物, 然后将其转化成大分子引发剂型单体(Macroinimer), 最后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嵌段型支化聚合物.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 建立高效、 精准、 普适的SIS功能化方法一直是提高TPE材料性能的关键. 首先, 利用双烯单体与单官能度引发剂的反应合成了双官能度的双锂引发剂; 然后采用双锂引发法, 以炔基功能化单体封端, 高效合成了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聚合物. 采用叔丁醇锂作为异戊二烯聚合段的调节剂, 叔丁醇钾作为苯乙烯聚合段的调节剂, 合成了低乙烯基结构含量(5.8%)、 窄分子量分布(<1.17)的SIS三嵌段聚合物; 再向SIS三嵌段聚合物中一步加入炔基官能化的1,1-二苯基乙烯(DPE)衍生物进行封端, 以高于90%的收率高效合成了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三嵌段模块聚合物, 借助炔基的高效点击反应, 实现了功能化及拓扑化TPE材料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体摩尔量0.02%的低浓度二价铜盐和廉价配体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络合物为催化剂的ARGET ATRP法,以双官能团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BA)聚合得到大分子引发剂Br-PBA-Br,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和可控性的影响.再用氯化铜为催化剂,以Br-PBA-Br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ARGET ATRP聚合,得到窄分布的PMMA-b-PBA-b-PMMA三嵌段共聚物,并采用硅藻土对聚合产物进行微量残留铜盐脱除处理,使铜离子含量降到了聚合物质量的0.001%.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三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在51000~110000,分布指数低于1.50.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得产物共聚组成与GPC结果相近.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证明三嵌段共聚物呈现良好的相分离.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所得三嵌段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在2.7~11.7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124%~231%之间.采用ARGET ATRP可以合成组成和性能连续可调的PMMA-b-PBA-b-PMMA三嵌段共聚物,同时解决了催化剂用量大,不易脱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氢呋喃与环氧氯丙烷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晃玉等曾以BF_3-二元醇(DO)引发四氢呋喃(THF)与环氧氯丙烷(ECH)共聚合,用所得共聚醚制成嵌段聚醚聚氨酯,与用THF均聚醚或THF-环氧丙烷(PO)共聚醚为软段的聚氨酯相比,分别在低温性能及强度上有明显改进.且由于引入氯甲基侧基可作进一步接枝共聚改性。但用BF_3-DO为引发剂很难制得不含环聚体的共聚醚,  相似文献   

14.
工业中大量生产的端羟基聚醚 ,由于羟基的反应活性不够 ,不能直接用于增韧胺类固化的环氧树脂 .Bu2 SnO Bu3PO4 缩合物能催化羟基对环氧基的加成反应 .本文研究在Bu2 SnO Bu3PO4 缩合物Sn P6 70 0的存在下以端羟基聚四氢呋喃 (PTMG)增韧芳香胺 4,4′ 二氨基二苯砜 (DDS)固化的环氧树脂 .PTMG首先与环氧树脂反应生成嵌段共聚物 ,在固化时发生微相分离 .分散相的尺寸在有利于增韧的范围内 .PTMG在分子量与浓度适当时 ,能使树脂的断裂韧性大大提高 ;抗弯强度也有显著提高 ,而Tg 和模量略有降低 .  相似文献   

15.
基于ATRP技术的多嵌段共聚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是合成结构规整性聚合物的有效途径。综述了近十年来采用ATRP技术合成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从引发剂、共聚单体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讨论了ABA型、ABC型和ABCBA型等类型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性质与潜在应用。对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在合成功能性多嵌段共聚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正> 嵌段聚醚氨酯(SPEU)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用亲水性单体进行表面接枝改性,已有不少研究,接枝聚合方法有铈盐引发、辐射引发以及光敏引发等。 本文研究一种新的接枝方法,不加光敏剂,用紫外光照射,直接引发亲水性单体接枝于SPEU膜上、接枝的单体有丙烯酰胺(AAM)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从接枝前后膜的性能变化可以证实接枝反应的发生。文中研究了反应条件与单体结构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模型化合物,对接枝部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NaNO2/FeSO4·7H2O体系替代TEMPO在有机相中合成分子量可控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及酯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酸乙酯(EA)等]聚合,得到两嵌段共聚物.其多分散性指数小于1.5,体现了可控聚合的特征.用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进行活性链增长,单体的转化率较高.嵌段共聚物的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结构经1HNMR和GPC表征.NaNO2/FeSO4·7H2O体系在纯有机相中的应用降低了活性聚合的成本,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环氧丙醇(GL)与环氧乙烷(EO)的阴离子顺序开环聚合制备了水溶性嵌段共聚物PEO-b-PGL, 以PGL嵌段每个重复单元的侧羟基为引发点进一步引发ε-己内酯(CL)的开环聚合, 合成了结构规整的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主链的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EO-b-PGL-g-PCL). 研究了PEO-b-PGL-g-PCL在水相中的自组装行为, 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以疏水性药物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 研究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对药物的扩散释放以及降解释放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将活性负离子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相结合,运用机理转移法制备了一种两亲性材料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B-b-PDMAEMA)嵌段共聚物.首先通过负离子聚合方法设计合成聚丁二烯,用环氧丙烷封端,2-溴异丁酰溴作酯化剂,合成具有活性端基溴的聚丁二烯大分子引发剂(PB-B r),再用其引发亲水性单体DMAEMA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聚合动力学证实了该聚合反应具有典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行为.制备的大分子引发剂及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经凝胶色谱、红外和核磁表征证实了预定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正> 分子量在3000以下的四氢呋喃聚合产物-聚丁二醇(PTM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前报中我们已证明用BF_3-环氧氯丙烷(ECH)引发四氢呋喃(THF)聚合时引发效率较高,在这一基础上有希望通过在聚合体系中加水以达到控制产物分子量的目的。 文献上对水在BF_3-ECH引发THF聚合反应中作用的研究不多,Kyzaeb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