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a1-xZnxTiO3:Pr3+的固溶特性及其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名义组成为Ca1-xZnxTiO3:Pr^3+(x=0.0~0.20)的红色发光材料,采用XRD和光谱等手段研究微量Zn掺杂的单相Ca1-xZnxTiO3:Pr^3+材料的晶体结构参数与发光性能,分析了等价Zn^2+的掺杂对固溶体结构参数与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x≤0.01微量Zn掺杂时,Zn取代Ca形成单相Ca1-xZnxTiO3:Pr^3+固溶;其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260和330nm两激发带以及610nm发射峰强度均随Zn掺量增加快速减小,且发光强度与晶胞参数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与Zn取代Ca形成的固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了名义组成为Ca1-xZnxTiO3∶0.002Pr3+(x=0.0~0.20)的红色发光材料,采用XRD和光谱等手段研究微量Zn掺杂的单相Ca1-xZnxTiO3∶0.002Pr3+材料的晶体结构参数与发光性能,分析了等价Zn2+的掺杂对固溶体结构参数与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x≤0.01微量Zn掺杂时,Zn取代Ca形成单相Ca1-xZnxTiO3∶0.002Pr3+固溶;其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260和330 nm两激发带以及610nm发射峰强度均随Zn掺量增加快速减小,且发光强度与晶胞参数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与Zn取代Ca形成的固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林晓敏  闫石  朱丽丽  李莉萍  苏文辉 《化学学报》2009,67(12):1389-1394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固溶体Ce1-xPrxO2-δ (x=0.05~0.30). 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 在x≤0.30的范围内形成了单相萤石结构固溶体Ce1-xPrxO2-δ;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 样品中氧缺位浓度随掺杂量增大而增大, 铈离子主要为Ce4+离子, 镨离子以混合价态Pr3+和Pr4+存在; 拉曼光谱(Raman)观察到两个峰, 458 cm-1峰为特征F2g振动谱带, 较宽的570 cm-1峰与样品中氧离子缺位有关; 交流阻抗谱测试表明, 固溶体Ce1-xPrxO2-δ的电导率随掺杂量增加而增大, x=0.2时, 电导率达到最大, 活化能较低, σ600 ℃=3.28×10-2 S/cm, σ700 ℃=6.06×10-2 S/cm, Ea=0.54 eV (250~650 ℃), Ea=0.49 eV (650~800 ℃).  相似文献   

4.
低温燃烧法制备纳米Ce1-xNdxO2-x/2(0≤x≤0.6) 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工艺,在甘氨酸-硝酸盐体系下制备出纳米Ce1-xNdxO2-x/2(0≤x≤0.6)系列粉体(NDC)。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Nd^3 取代Ce^4 进入晶格内部,形成具有单相立方萤石型结构的固溶体,其晶格常数随Nd^3 掺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晶粒尺寸在17~28nm之间。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粉体尺寸在30-40nm之间,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拉曼光谱(Rman spectrum)表明%宽化峰与掺杂后固溶体中产生的氧空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掺杂Tb3+离子的CaxSr1-xWO4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掺杂Tb^3 离子的CaSr1-xWO4荧光体,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系列CaxSr1-xWO4荧光体属四方晶系,属I41/a空间群,CaWO4与SrWO4可形成良好的混合的固溶体,且晶胞参数随组成呈线性变化规律,测定了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探讨了掺杂Tb3 离子的CaxSr1-xWO4荧光体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6.
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Li2 xRExSi1 -xO3(RE =Pr ,Nd ,Sm ,Gd ;x =0~ 0 15 ) ,用DTA TG ,XRD ,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及离子导电性等进行了观察和测试。其固溶体形成范围是 0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LiNiO2和α-LiAlO2的制备条件,合成出LiNi1-xAlxO2(x=0~0.6)材料.XRD和XPS测试结果表明,各样品均具有α-NaFeO2型单相结构,并形成LiNi1-xAlxO2固溶体.随着Al固溶量x的增加,材料Ni(Al)—O结合能增加,晶胞的a轴缩短,c/a比增大,层状属性更加明显,结构稳定性增强.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在低Al固溶量时,材料的合成需要在氧气气氛中进行,Al掺杂能够抑制结构中的Li缺位,降低材料形成温度及其在合成过程中对氧气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8.
Ca,Sr掺杂的La2NiO4的电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建  任玉芳 《应用化学》1993,10(3):39-41
制备了一种新的固溶体La_(2-x)Ca_xNiO_4(0≤x≤1.4)并与固溶体La_(2-x)Sr_xNiO_4作了对比。它们都具有四方的K_2NiF_4结构,其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都随x的增加而减少。固溶体La_(2-x)Ca_xNiO_4的室温电阻率随x的增加而增加,而固溶体La_(2-x)Sr_xNiO_4的室温电阻率却随x增加而减小,这种电学性质上的差别可能是由于Sr或Ca掺杂后引起Ni的价态变化导致Ni~(3+)的电子构型转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BaZr1-xAlxO3(x=0~0.08)中空微球,通过XRD,SEM,TEM,PL,FTIR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铝成功地掺杂进入了BaZrO3晶格中,占据了B位ZrO6八面体中Zr4+的位置,铝的掺入导致晶胞参数的减小。TEM结果证实了微球的空心结构,产物的平均粒径为150 nm。中空微球在355 nm激光的激发下,均发出波长为423 nm的紫光。与未掺杂的BaZrO3相比,铝掺杂引起的晶格收缩使发光强度呈整体下降趋势,而不等价掺杂引起的氧空位变化导致发光强度随着铝掺杂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Me)La4Si3O13∶Eu3+(Me=Sr,Ba)系列红色荧光体,考察了Eu3+掺杂浓度和Sr2+,Ba2+置换对荧光体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Eu3+最佳掺杂浓度为nEu3+∶nLa3+=1∶7,5D0-7F2与5D0-7F1跃迁发射强度比为2.55。Eu3+掺杂使晶胞参数a和c呈线性变小,对c的影响大于a,使a/c比增大。Sr2+和Ba2+分别置换基质中的Ca2+可以形成完全固溶体,晶胞参数随Sr2+或Ba2+的置换量增加呈线性增大,使a/c比减小。各发射峰强度在Sr2+置换量为0.4 mol时出现极大值,但随Ba2+置换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全置换后荧光强度最大。荧光体的色坐标为(0.638 5,0.353 0)。  相似文献   

11.
Hexagonal Al-doped zinc oxide (ZnO) powders with a nominal composition of Zn1-xAlxO (0≤x≤0.028)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contents of the Al element in 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OES) technique. The structures of the Zn1-xAlxO (0≤x≤0.028) compounds calcined at 1000 and 1200℃ have been deter- mined using the Rietveld full-profile analysis method. Rietveld refinements of the diffraction data indi- 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l initially has a considerably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creasing of the lattice parameters a and c of Zn1-xAlxO, but the effect becomes very slight and even negative with the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Al content. The solid solubility limit of Al in ZnO (mole fraction y) is 2.2l%, resulting in Zn0.978Al0.22O. It seems that when the Al content is excessive, Al prefers to form a ZnAl2O4 compound with ZnO, but not to incorporate into the ZnO lattice to occupy the Zn2 cites. Two phases, [ZnO] (or Al-doped ZnO) and [ZnAl2O4], are obviously segregated in Zn1-xAlxO while the value of x is larger than 0.024. Th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show that the Al-doped ZnO exhibits a red-shift in the absorption edge without reduced transmission compared with pure ZnO, which also confirms that Al ions enter the ZnO lattice and form a Zn1-xAlxO solid solution.  相似文献   

12.
Ba~1~-~xCa~xSn~yTi~1~-~yO~3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压水相法,在100℃以下制备了一系列Ba~1~-~xCa~xSn~yTi~1~-~yO~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5,0≤y≤0.3),经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组成图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7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以及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用软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钙和锡,由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引起T~c降低,室温介电常数达9800,经BaTiO~3纯相提高6倍,而介电损失却降低50%。  相似文献   

13.
 锡锆固溶体催化剂Sn0.55Zr0.45O2具有较好的NO选择性还原性能.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金属氧化物掺杂,发现用浸渍法掺入碱性金属元素Y,La,Ba和Zn以及用研磨法加入α-Mn2O3可以提高Sn0.55Zr0.45O2的NO选择性还原性能,用浸渍法掺入过渡金属元素Ce,Ag,Cu,Mn及Ni降低了母体催化剂的活性,而浸渍硫酸镓由于在表面引入B酸位使催化剂严重积碳而大大降低了催化剂的NO选择性还原性能.文中给出了活性改善体系的最佳掺杂量,并测定了其抗水性能.在反应气中不含水的条件下,添加2%Ba的样品活性最高,而掺杂1%Zn样品具有最好的抗水性能.对丙烯氧化反应和NO氧化反应的研究表明,抑制还原剂 丙烯的完全燃烧或促进NO氧化为NO2可能有利于NO选择性还原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以纳米ZnO为载体,制备了复合无机抗菌剂Ce4+/ZnO.考察了不同氧化锌、Ce4+比例下的掺杂情况,利用Rietveld方法对掺杂样品的结构进行了精修,在自制实验装置上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营养肉汤法"对其抗菌性能作了检测.结果表明,ZnO对Ce4+的吸附率很高,可达100%,且几乎不受摩尔比的影响.X射线精修结果表明,有部分Ce4+进入了氧化锌晶格形成了固溶体.掺杂Ce4+明显提高了纳米ZnO的光催化性能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一种绿色合成工艺,采用巯基乙酸作为配体,在水溶液中成功合成了水溶性的Cu∶CdS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显微分析(FE-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样品的晶体学性质、结构、形貌、成分、吸收光谱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着重研究了掺杂浓度对Cu∶CdS纳米晶的晶体学性质及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Cu∶CdS纳米晶为立方相,通过谢乐公式估算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 nm;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产物的晶胞参数也逐渐增大,表明Cu离子已经掺入到CdS纳米晶中,该发现与EDX结果相吻合。FT-IR红外光谱发现,配体巯基乙酸成功包覆在纳米晶的表面。UV-vis吸收谱表明,掺杂后的Cu∶CdS纳米晶的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这种红移主要是Cu离子在CdS纳米晶中的掺杂而形成电子能级跃迁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丁士文  王静  康全影  刘燕朝  刘淑娟  丁宇 《化学学报》2002,60(12):2141-2144
采用微波反应技术,合成了一系列Ba1-xZnxTi1-ySnyO3固溶体纳米粉末(0≤ x≤0.3,0≤y≤0.5),XRD物相分析和d间距一组成图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 互溶取代固溶体,结果符合Vegard定律。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 径4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介电损失以及 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采用化学方法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锌和锡,由 于掺杂离子均匀进入母体晶格,引起tc降低,室温介电常数达12000以上,介电损 耗仅为0.007。纳米粉体的烧结温度为1150℃,比传统微米级粉体的烧结温度降低 200-250℃。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e1-xSmxO2-δ(x=0,0.1,0.2)系列固体电解质.通过XRD,Raman,SEM和交流阻抗技术系统研究掺杂浓度、相对密度、晶粒大小和氧空位浓度对电解质导电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呈现CeO2结构,即形成了 Ce1-xSmxO2-δ固溶体.在掺杂离子相同,电解质的晶粒大小和相对密度十分接近的情况下,较多Sm3+的掺人能促使样品形成较多的氧空位,更有利于O2-的传递,从而使得Ce0.8Sm0.2O2-δ的电导性能高于Ce0.9Sm0.1O2-δ样品.  相似文献   

18.
Ce O2 具有典型的萤石结构 ,当晶格中产生氧缺位时则形成氧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 Ce O2 -δ.Ce O2中的氧缺位浓度可通过掺入不同价态的离子来调整 ,如通过掺杂 Ca,Sr,Y或其它稀土离子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比 Y稳定的 Zr O2 更高的离子电导率 [1] .近年来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些 Ce O2 基固体电解质 [2~ 4 ] ,在对 (Ce O2 ) 1- x(Bi O1.5) x 固溶体的研究中发现 ,Bi2 O3在 Ce O2 中的固溶限可达 5 0 % ,而 Sm2 O3在 Ce O2 中的固溶限仅为 3 0 % .高温高压在化合物的合成方面具有可调节离子价态和阴离子缺位数等特点 .本文利用高温高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从1%-10%不同浓度Eu离子掺入的SiO2玻璃,并对于不同浓度掺杂和退火处理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测试显示,制备出了Eu离子掺入的无定形SiO2玻璃。SEM显示,退火处理后的样品呈多孔“蜂窝”状结构。稀土离子掺入的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对Eu离子掺入的SiO2玻璃的结构和荧光发光性质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发现稀土离子掺杂浓度从1%-10%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浓度淬灭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SrAl_(12)O_(19):Mn~(4+)是一种用于高显色性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候选红色荧光材料。本论文研究了Mg~(2+)、Zn~(2+)和Ge~(4+)离子的掺杂效应以及Ga~(3+)、Ca~(2+)和Ba~(2+)离子的取代效应对SrAl_(12)O_(19):Mn~(4+)荧光材料性能的影响。样品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焙烧温度在1250~1500℃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相纯度,用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表征了材料的荧光性能。研究结果指出,与未进行Mg~(2+)或Zn~(2+)掺杂的样品相比,Mg~(2+)或Zn~(2+)离子对Al~(3+)格位的掺杂可以使材料的发光强度提高~60%,其原因被认为是掺杂促进了激活剂Mn~(4+)离子进入晶格,其过程可以表示为:MO+MnOM_(Al)'+Mn_(Al)+30o~×(M=Mg,Zn),电子顺磁共振谱支持这一结果。Ge~(4+)离子的掺杂使材料的发光性能明显下降。Ga~(3+)离子可以取代Al~(3+)离子形成全范围的固溶体,其中少量Ga~(3+)离子的掺杂可以使材料的荧光发射强度提高~13%,而掺杂量进一步提高使材料的荧光性能下降。Ca~(2+)和Ba~(2+)对Sr~(2+)的取代仅形成有限范围的固溶体。Ca~(2+)的取代使材料的发光性能提高;而Ba~(2+)的取代使材料的发光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