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旨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机器学习作为一门新工科专业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存在理论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课堂效率低下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该文基于项目教学法探索了一种以实践项目为行动导向的“点对点”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点与实践项目的实现环节相呼应,设计了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践项目库,构建了基于“实践”的课程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显示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机器学习理论,还能熟练地将其运用到实践项目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作为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发展"新工科"教育,培养"新工科"所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哈工大大学物理教研室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对大学物理课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在"新工科"的历史背景下改革专业实验室对创新性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地方高校工科实验室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学-研融合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在实验室建设理念、建设模式、软环境等方面深入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物理实验室建设的新方向、新模式。论证了创新性实验室的改革建设对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基础的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个体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物联网仪器管理、人机交互界面和微信公众平台等科技手段,将个性化选课系统、差异化教学方式和即时线上反馈功能引入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着力构建新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该系统包含个性化选课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仪器管理物联系统、微信教学管理平台四个子系统,其最大特色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对现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实验评价体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韩文娟  刘海  强睿 《大学物理》2023,(9):44-51+65
本文介绍热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先介绍热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再介绍本课程的思政理念及目标、以往的教学问题、所做的教学策略、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以及教师如何做好热学课程思政育人的主体.最后介绍热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为教师们做好专业课程思政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适应新形势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整个教学环节融入航天前沿科技和课程思政内涵,通过课前与学生沟通、安排线上预习,课上进行小组任务,课后组织实践作业,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新工科和新高考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的复杂学情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传统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展开分析,提出有效适应新时代复杂学情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将教学内容按照力、热、电、磁、光等五个物理学内容进行分类,并基于此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然后结合“自助餐式”全开放选课、分块授课、统一考核等过程以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最后分析改革之优势、困难及解决思路,对新工科、新高考背景下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安炜  徐平  王峥 《物理通报》2022,(2):38-41
对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大学生物理竞赛对于新工科建设理念有着很好的贯彻,其重视实践、强调与工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以及学生自主参与等特点,可以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及目前通信新技术发展迅猛,需要对传统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删除旧的教学内容、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压缩理论课时、增大实践课时比重、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协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以及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等方式,能够使得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积极对接新工科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力争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思维开拓、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总结了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并基于铸铁扭转实验对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实现了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为培养创新能力较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地方综合性大学“热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璠  李根全  侯晨霞 《大学物理》2011,30(7):37-40,43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地方综合性大学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应该依托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点.文章从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热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背景下,明确实验考核目的,梳理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课程考核模式,对保障或提升实验课教学品质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以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为例,在研究该课程考核模式现状及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将实验设计列为考核内容,基于实验平台建立实验设计考试题库,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和评分细则,进行了专业实验考核模式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工程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大学物理实验”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支撑。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内+课外”“课堂+现场”“线上+线下”“平时+期末”在内的系列课程改革,突出实验创新,形成以“理论知识内化、实验能力提升、工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教学内容重构、平台建设创新、评价体系完善”为载体,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支撑,以“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四位一体”课程改革思路,建构“理论课堂-实验实践-大赛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工科生的工程素养,夯实新时代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物理实验在大学物理线上教学和"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些适应线上教学及满足"新工科"要求的实验方法,探索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突出"移动课堂"、"创客课堂"和"在线微课堂"的重要作用,让在线课堂更加生动,让物理实验更加接近于工程需要,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健平 《大学物理》2022,41(4):32-38+43
在“新工科”教育要求的推动下,专业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线上互动性差、线下参与度不强等问题显著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了“4+3+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通过“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实施,发现大约9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相似文献   

18.
从未来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角度,探讨了光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对创新型光学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以光学为特色的地方高校,为国家培养光学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重点论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特色光学人才的培养,这对地方特色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聚焦卓越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产学协同育人是其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以大学物理资源库建设为目标,全面探讨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支撑作用及成效.通过多角度多层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手段和模式,对面向新工科的大学物理资源库建设给出了新的教学流程、模式以及内容,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创新性地整合与延展了当前大学物理资源库的建设及推广,为大学物理课程的产教融合、综合实践贯通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智能化、资讯网络化的时代,社会产业亟待升级,进而导致各产业领域对交叉型、应用型、创新型等综合性优秀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新工科”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是人才队伍的培育引擎和输送源头,其中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是工程类各专业的基础,肩负着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排头兵”的重要使命。本文从“新工科”概念入手,分析和探讨“新工科”的特点以及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路径,并以东南大学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这两门基础课为例,展示了契合新工科内涵的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